《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9)
卷二 (9)
1. 防風黃耆湯
治中風不能言,脈沉而弱者。
防風,黃耆(等分)
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中風無法說話,脈搏沈而弱的症狀。
使用防風和黃耆(兩者用量相等)
用水煎煮後服用。
柯韻伯曰:夫風者,百病之長也。邪風之至,急如風雨。善治者治皮毛,故用防風以驅逐表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黃耆以鼓舞正氣。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者,一攻一補,相須相得之義也。唐柳太后中風不言,許胤宗造防風黃耆湯數十斛,置床下蒸之,身在氣中居,次日便能語。
白話文:
柯韻伯說:風邪是各種疾病的來源。邪風來襲,就像風雨一樣迅疾。擅長治療風邪的醫生治療皮毛,所以用防風藥來驅逐外邪;邪氣聚集的地方,那裡的正氣一定虛弱,所以用黃耆來鼓舞正氣。黃耆配伍防風,其功效更大,一攻一補,相輔相成。唐朝的柳太后中風不說話,許胤宗製作了幾十斛防風黃耆湯,放在牀下蒸氣薰,將身體置於氣體之中,第二天就又能說話了。
是以外氣通內氣,令氣行而愈也。經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耳目修明,聲音能彰。制此方者,其知此義矣。夫熏蒸之力,尚能去病,況服之乎!今人治風,惟以發散為定法,而禁用參、耆。豈知目盲不能視,口噤不能言,皆元氣不足使然耳!誰知補氣可以御風,正勝而邪卻之理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信哉!
白話文:
因此,使用外氣來暢通體內的氣,使氣運行順暢而療愈疾病。經典中說:五種氣體通過鼻子進入體內,儲存在心肺,向上使耳目明亮,聲音能夠洪亮。制定這個方劑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燻蒸的功效尚且能夠祛除疾病,何況服用呢?如今人們治療風症,只把發散作為一成不變的方法,同時禁止使用黨參、黃耆。難道不知道眼睛失明不能視物,嘴脣緊閉不能說話,都是元氣不足所致嗎?誰知道補氣可以抵禦風邪,正氣勝過邪氣的道理呢?神妙而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或許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說得好啊!
2. 稀涎千緡湯
治風痰不下,喉中聲如牽鋸,或中濕腫滿。
半夏(大者,十四枚),豬牙皂角(一挺,炙),甘草(一錢),白礬(二錢)
上四味研末,用生薑自然汁少許,沖溫水一盞,調末一錢,灌之,得吐痰涎,即醒。
白話文:
-
半夏(大的,十四枚)
-
豬牙皁角(一根,燒烤過)
-
甘草(一錢)
-
白礬(二錢)
柯韻伯曰:攻邪有汗、吐、下三法。仲景於吐劑立梔豉、瓜蒂二方,所以導熱邪之外出,逐寒邪而外散也。其有不因外感,因醇酒厚味,漸漬凝結,變為頑痰,一旦乘虛上塞咽喉,氣不得通,忽然昏僕,目反直視,喉中聲如牽鋸,此為痰厥。先輩所云怪症多屬於痰者,此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攻擊邪氣的方法有汗法、吐法和瀉法三種。仲景在吐劑中設立了梔豉和瓜蒂這兩種藥方,目的是引導熱邪的外出,驅逐寒邪而使之向外散發。有的人不是因外感,而是因醇酒厚味,逐漸積結凝聚,變成頑痰,一旦趁虛乘虛而入,塞住了咽喉,氣不通暢,忽然昏迷不醒,眼睛直視,喉中發出像拉鋸子的聲音,這就是痰厥。前人所說的怪病多屬於痰,就是這種情況。
非用峻劑以攻之,頑痰不能遽退,故用生薑、半夏之辛以散之,甘草之甘以湧之,白礬之澀以墜之,牙皂之勇以開之。此斬關奪門之勢,惟稟氣素實而暫虛者可用。壅塞稍疏,續進他藥。不可多用,以傷元氣。如平素虛弱者,又當攻補兼施,六君湯中加牙皂、白礬末以吐之,則庶幾矣。
若誤作中風治之,去生便遠。
白話文:
如果不使用強力藥物攻治,頑痰不能迅速消除,因此使用生薑、半夏的辛味來宣散痰飲,甘草的甘味來湧吐痰飲,白礬的澀味來降下痰飲,牙皁的勇猛以開通氣道。這種斬關奪門勢頭,只有稟賦素來強壯而暫時虛弱的人才能用。壅塞症狀稍為疏通後,再續用其他藥物。不可多用峻劑,以免傷元氣。如果素來虛弱的人,又應該攻補兼施,在六君湯中加入牙皁、白礬末一起服用,才能見效。
3. 麥門冬湯
(《金匱》)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主之。
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二斗,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白話文:
麥門冬(七升):是一種具有清肺潤燥、益胃生津功效的中藥材,可以幫助治療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半夏(一升):也是具有清肺化痰、燥濕開鬱功效的中藥材,可以幫助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鬱等症狀。
人參(三兩):是一種具有大補元氣、補氣生津功效的中藥材,可以幫助治療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症狀。
甘草(二兩):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中功效的中藥材,可以幫助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等症狀。
粳米(三合):是一種常見的糧食,具有補益脾胃、生津止渴功效,可以幫助治療脾胃虛弱、腹瀉等症狀。
大棗(十二枚):具有補氣養血、益脾和胃功效的中藥材,可以幫助治療血虛萎黃、心悸失眠等症狀。
因此,這劑中藥方具有清肺潤燥、益胃生津、補氣生血的作用,常被用來治療肺熱咳嗽、口乾舌燥、身體虛弱、脾胃虛弱、血虛萎黃等症狀。
喻嘉言曰:此方治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而正氣不致,津液不生,不惟無益,而反害之矣。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者,謂肺藉其清涼,知清涼為肺之母也。
白話文:
喻嘉言說:這個方子治療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是治療本源的良方。使用降火藥,而火勢反而增強,使用寒涼藥,而熱症反而更嚴重,這都是隻知道與火熱相爭,而正氣得不到滋養,津液不能產生,不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有害。所有的肺病,如果胃氣充足就會痊癒,如果胃氣不足就會死亡。胃氣是肺的母氣。本草綱目中有一種叫做知母的藥,就是說肺依靠它的清涼,所以清涼是肺的母親。
有貝母之名者,謂肺藉其豁痰,豁痰為肺之母也。然屢施於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之症,而屢不應,名不稱矣。孰知仲景妙法,於麥冬、人參、甘草、大棗、粳米,大補中氣以生津液,津液隊中,又增入半夏辛溫之味,以開胃行津而助潤肺,豈特用其利嚥下氣哉?顧其利嚥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矣。
白話文:
提到貝母,人們會聯想到它能豁痰,豁痰是肺的母親。但是,貝母多次用於治療火逆上氣、咽喉不利的症狀,卻屢屢不應,可見它的美名不符其實。鮮少人知道仲景妙法,他使用麥冬、人參、甘草、大棗、粳米等藥材,大補中氣以生津液,津液得到補充後,再加入半夏辛溫的藥味,以開胃行津,並幫助滋潤肺部,難道只是為了利用它潤喉下氣的作用嗎?其實,貝母潤喉下氣的功效,並非它本身的功勞,而是仲景善用半夏之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