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1. 卷二
2. 小半夏湯三方
3. 小半夏湯
嘔家本渴,渴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白話文:
小半夏湯
病人原本嘔吐且口渴,口渴想喝水,但現在反而不渴了,這是因為胃中停滯有水飲的緣故。
用半夏一升,生薑半斤,加水七升,煮到剩下約一升半,分次溫服。
4. 小半夏加茯苓湯
治卒嘔吐,心下痞悶,間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
煎服如前。
白話文:
小半夏加茯苓湯
治療突然嘔吐,心窩部痞悶,偶爾伴隨頭暈心悸的症狀。
處方: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
煎煮方法同前。
5.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痰飲宿水,自吐出水,復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進之。
趙以德曰:嘔為痰飲動中,湧而出之。嘔盡本當渴,渴則可徵支飲之全去。今反不渴,是其飲尚留,去之未盡也。用半夏之辛溫,生薑之辛散,散其欲出之飲,則所留之邪自盡矣。半夏、生薑皆味辛,可治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目眩。然悸必心受水凌,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腎邪安心神也。
後方加人參、枳實、橘皮,此由上、中二焦氣弱,水飲入胃,脾不能輸歸於肺,肺不能通調水道,以致停積為痰,為宿水,吐之則下氣因而上逆,是為虛氣滿不能食。當補益中氣,以人參、白朮為君;茯苓逐宿水,枳實調諸氣為臣;開脾胃,宣揚上焦,發散凝滯,則陳皮、生薑為使也。凡積飲既去,而虛氣塞滿其中,不能進食,此症最多。
白話文:
治療心胸內有痰飲積水,會自行嘔吐出水,並且心胸間感覺虛弱脹滿,無法進食的症狀,能消除痰氣,讓病人恢復食慾。
藥方: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用法:以上六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濃縮至一升八合,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藥後,走個八九里路再服用下一次。
趙以德說:嘔吐是痰飲在體內活動,從而湧出。嘔吐乾淨後應該感到口渴,口渴就表示體內的積水已經完全排出。但如果沒有口渴,就表示積水還殘留在體內,還沒完全排出。因此加入半夏的辛溫和生薑的辛散,來散開那些想要嘔吐出來的積水,這樣體內殘留的邪氣就會自行消散。半夏、生薑都辛味,可以治療膈上痰飲、心下堅硬、嘔逆、頭暈目眩等症狀。但心悸一定是因為心臟受水氣侵襲,所以加入茯苓來去除積水,消除腎臟邪氣,安定心神。
後續方劑中加入人參、枳實、橘皮,是因為上焦、中焦氣虛,水飲進入胃部,脾臟無法將水氣輸送到肺部,肺部也無法正常調暢水道,導致水飲停積形成痰飲、積水,嘔吐後反而下焦之氣逆上,導致虛弱脹滿,無法進食。因此需要補益中焦之氣,以人參、白朮為主藥;茯苓去除宿水,枳實調和諸氣為輔藥;陳皮、生薑則能開通脾胃,宣通上焦,發散凝滯,為佐藥。凡是積水已去,但卻因虛氣脹滿而無法進食的症狀,是最常見的。
6. 瀉白散
治肺氣熱盛,咳嗽而喘,面腫,身熱。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水煎服。
季楚重曰:經云:肺苦氣上逆。上逆則上焦鬱熱,氣鬱生涎,火鬱生熱,因而治節不行,壅甚為喘滿腫嗽。瀉白者,正金之令,驅氣之逆,非劫金而瀉之也,法使金清則氣肅。桑根白皮稟西方燥金之氣,甘辛能入肺而瀉氣之有餘;地骨皮涼平,調不足之陰,能清陰中之火,滋腎子以清母;甘草益土和中,且生能瀉火,補土母以食子,瀉補交致,金元自正,於以佐桑皮而行諸氣之憤郁,鮮不達矣,較之黃芩、知母苦寒傷胃者遠也。
夫火熱傷氣,救肺之治有三:傷寒邪熱侮肺,用白虎湯除煩,此治其標;內症虛火爍陰,用生脈散益陰,此治其本;若夫正氣不傷,鬱火又甚,則瀉白散之清肺調中,標本兼治,又補二方之不及也。
白話文:
瀉白散主治肺氣熱盛引起的咳嗽、喘息、面部腫脹和發熱。
藥物組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水煎服。
詳細解釋:經書記載,肺氣容易上逆。上逆則上焦鬱熱,氣鬱則生痰,火鬱則生熱,導致氣機運行不暢,壅塞嚴重則出現喘息、腫脹和咳嗽。瀉白散的功效是順應金氣的特性,驅散逆氣,而不是損傷肺金。其原理是使肺金清肅,則氣機順暢。桑白皮性味辛甘,具有清泄肺氣的功效;地骨皮性涼平,能滋陰清熱,滋養腎陰以清肺熱;甘草能益氣和中,且能清熱瀉火,滋補脾土以生肺金,瀉中有補,補中有瀉,使肺金元氣得以恢復。這樣,桑白皮就能順利地疏通鬱結之氣,療效顯著。相比之下,黃芩、知母等苦寒藥物容易傷胃,瀉白散則溫和得多。
治療肺熱傷氣的方法有三種:若因外感寒邪熱邪侵犯肺部,可用白虎湯清熱解毒,這是治標;若因陰虛內熱灼傷肺陰,可用生脈散滋陰益氣,這是治本;但如果正氣未傷,而鬱火很盛,則瀉白散能清肺調中,標本兼治,比前兩種方法更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