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鱗介魚蟲部 (5)
鱗介魚蟲部 (5)
1. 蟬蛻
輕,散風熱
蟬乃土木餘氣所化,飲風露而不食。其氣清虛而味甘寒,故除風熱;其體輕浮,故發痘疹;其性善蛻,故退目翳,催生下胞;其蛻為殼,故治皮膚瘡瘍癮疹(與薄荷等分,為末,酒調服);其聲清響,故治中風失音;又晝鳴夜息,故止小兒夜啼,蟬類甚多,惟大而色黑者入藥,洗去泥土、翅、足,漿水煮,曬乾用(攻毒生用)。
蚱蟬,治小兒驚癇夜啼,殺疳去熱,出胎下胞(時珍曰: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治臟腑經絡,當用蟬身。各從其類也)。
白話文:
蟬蛻,性味輕清,可以疏散風熱。
蟬這種昆蟲是由於土木之氣的餘氣所化生,牠飲用風露而無需進食。它的氣味清虛,味道甘甜寒涼,因此可以去除風熱;它的體性輕浮,所以能使麻疹等疹子透發出來;它的特性是善於蛻殼,所以能消除眼睛的翳障,並促進胎盤娩出;蟬蛻只是空殼,所以可以治療皮膚上的瘡瘍和癮疹(可以和薄荷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它的叫聲清脆響亮,所以能治療中風導致的失音;又因為牠白天鳴叫晚上休息,所以可以止住小兒的夜啼。蟬的種類很多,只有體型大且顏色黑的才能入藥,使用時要洗去泥土、翅膀、腳,用米漿水煮過,曬乾後使用(若要攻毒則生用)。
蚱蟬,可以治療小兒的驚風、癲癇、夜啼,也能殺滅疳積、去除熱邪,並促進胎盤娩出。(李時珍說:治療皮膚上的瘡瘍風熱,應使用蟬蛻;治療臟腑經絡的疾病,應使用蟬身。各自發揮其作用。)
2. 五倍子
澀,斂肺
鹹酸。其性澀,能斂肺;其氣寒,能降火。生津化痰,止嗽止血,斂汗(鄭贊寰曰:焙研極細,以自己漱口水調敷臍上,治盜汗如神)解酒,療消渴泄痢,瘡癬五痔,下血脫肛,膿水濕爛,子腸墜下,散熱毒,消目腫(煎水洗之),斂瘡口(熱散,瘡口自斂)其色黑,能染須(丹溪曰:倍子屬金與水,噙之善收頑痰,解熱毒。黃昏咳嗽,乃火浮肺中,不宜用涼藥,宜五倍、五味,斂而降之。
《醫學綱目》云:王元圭虛而滑精,屢與加味四物湯,吞河間秘真丸及珍珠粉丸,不止。後用五倍子一兩,茯苓二兩,丸服遂愈。此則倍子斂澀之功,敏於龍骨、蛤粉也。昂按:凡用秘澀藥,能通而後能秘。此方用茯苓倍於五倍,一瀉一收,是以能盡其妙也)。嗽由外感,瀉非虛脫者禁用。
生鹽膚木上,乃小蟲食汁,遺種結球於葉間(故主治之證,與鹽膚子葉同功)。
五倍子殼,輕脆而中虛,可以染皂,或生或炒用。
白話文:
五倍子,味道澀,帶有鹹味和酸味。它的性質是澀的,能收斂肺氣;它的氣味寒涼,能降火氣。可以生津液、化痰、止咳、止血,還能收斂汗液(鄭贊寰說:將五倍子焙乾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自己的漱口水調勻後敷在肚臍上,治療盜汗的效果非常神奇)。此外,它能解酒、治療消渴症(糖尿病)、腹瀉痢疾、瘡癬、痔瘡、便血、脫肛、膿水濕爛、子宮下垂。能散熱毒、消除眼睛腫脹(煎水洗眼睛),收斂瘡口(熱散了,瘡口自然收斂)。它的顏色是黑色的,可以染黑鬍鬚。(朱丹溪說:五倍子屬金與水,含在口中能收斂頑固的痰液,解熱毒。黃昏咳嗽,是因為火氣浮在肺中,不適合用涼性的藥,應該用五倍子和五味子,通過收斂來降火。《醫學綱目》記載:王元圭體虛且滑精,多次服用加味四物湯,吞服河間秘真丸及珍珠粉丸都沒效果。後來用五倍子一兩、茯苓二兩,製成藥丸服用後就痊癒了。這說明五倍子收斂固澀的功效,比龍骨、蛤粉還好。昂按:凡是用於收斂固澀的藥,必須先疏通才能發揮固澀的作用。這個方子中,茯苓的用量是五倍子的兩倍,一瀉一收,因此能達到最佳效果)。因為咳嗽是外感引起的,腹瀉不是虛脫引起的,就不適合使用五倍子。
五倍子生長在鹽膚木上,是小蟲吸食樹汁後,在葉間遺留下的分泌物結成的球狀物(所以它的主治功效,和鹽膚木葉子相同)。
五倍子的外殼,輕薄而易碎,內部是空心的,可以用來染黑布,可以生用也可以炒用。
3. 白蠟
外用生肌
甘溫屬金。生肌止血(鄭贊寰曰:汪御章年十六,常患尿血,屢醫不效。予以白蠟加入沖血滋腎藥中,遂愈),定痛補虛,續筋接骨,外科要藥。
白話文:
外用可以幫助肌肉生長。
味道甘甜、性質溫和,五行屬金。可以促進肌肉生長、止血(鄭贊寰說:汪御章十六歲時,常年尿血,多次就醫都沒有效果。我用白蠟加入補腎、止血的藥中,就治好了他的病),還能止痛、補虛、接續斷裂的筋骨,是外科很重要的藥物。
4. 斑蝥
大瀉,以毒攻毒
辛寒有毒。外用蝕死肌,敷疥癬惡瘡;內用破石淋,拔瘰癧疔腫(楊登甫云:瘰癧之毒,莫不有根。大抵治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令其根從小便出,如粉片血塊爛肉,此其驗也。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斑蝥捕得,屁射出,臭不可聞。
故奔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能下敗物,痛不可當,用須斟酌),下狾犬毒(九死一生之候,急用斑蝥七枚,去頭、翅、足,糯米炒黃,為末酒煎,空心下,取下小狗三四十枚,如數少再服。又方,糯米一勺,斑蝥二十一枚,分三次,炒至青煙為度。去蝥,取米為粉,冷水入清油少許,空心下。
取利下毒物,如不利再進。愈後,忌聞鐘鼓聲,復發則不可治。服之肚痛急者,用靛汁或黃連水解之),潰肉(肌肉近之則爛)墮胎。豆葉上蟲,黃黑斑文。去頭、足,糯米炒熟,生用則吐瀉,人亦有用米取氣不取質者。畏巴豆、丹參。惡甘草、豆花(斑蝥、芫青、葛上亭長、地膽四蟲,形色不同,功略相近。
食芫花為芫青,青綠色尤毒,春生;食葛花為亭長,黑身赤頭,夏生;食豆花為斑蝥,斑色,秋生;冬入地為地膽,黑頭赤尾。陶隱居曰:乃一物而四時變化者。蘇恭曰:非也,皆極毒,須慎用)。
白話文:
斑蝥藥性猛烈,有毒,屬於以毒攻毒的藥物。
外用可以腐蝕肌肉,用於治療疥瘡、癬和惡性瘡瘍;內服可以通利小便,治療結石,拔除瘰癧(淋巴結核)和疔瘡腫痛。(楊登甫說:瘰癧的毒,都有根源,大多用斑蝥、地膽為主來治療,如果製作方法正確,能讓毒根從小便排出,像是粉末、血塊或腐爛的肉,這就是有效的證明。可以用木通、滑石、燈心草等藥物來引導藥力。斑蝥被捕捉時,會從屁股射出臭氣,非常難聞。)
因此,斑蝥的藥力會向下走,直達排泄的地方,能將體內廢物排出,但疼痛難以忍受,使用時必須謹慎。還能治療瘋狗咬傷的毒。(瘋狗咬傷是九死一生的情況,緊急時可用七個斑蝥,去除頭、翅膀、腳,用糯米炒黃後磨成粉,用酒煎服,空腹服用,能排出三四十條小蟲,如果數量少,就再服。另一個方法是,用一勺糯米,加二十一個斑蝥,分三次炒到冒青煙,去除斑蝥,將米磨成粉,用冷水加少量清油,空腹服用。
服用後如果能順利排出毒物就好,如果沒效就再服用。痊癒後,要避免聽到鐘鼓聲,如果復發就無法治療。如果服藥後肚子劇痛,可以用靛汁或黃連水來解毒。)斑蝥會使肌肉潰爛(靠近肌肉就會腐爛),還會導致墮胎。斑蝥是生長在豆葉上的蟲子,身上有黃黑色的斑紋。使用時要去除頭、腳,用糯米炒熟,生用會引起嘔吐腹瀉。也有人只用糯米炒過後取其氣味,而不取實質。斑蝥忌與巴豆、丹參同用,討厭甘草和豆花。(斑蝥、芫青、葛上亭長、地膽這四種蟲,外形顏色不同,但藥效大致相近。
吃芫花的是芫青,呈青綠色,毒性更強,春天出現;吃葛花的是葛上亭長,身體黑色、頭部紅色,夏天出現;吃豆花的是斑蝥,身上有斑點,秋天出現;冬天入地的叫地膽,頭黑色、尾巴紅色。陶弘景認為:這四種蟲其實是同一種蟲,只是隨著四季變化而改變形態。蘇恭認為:不是這樣,這四種蟲都劇毒,必須小心使用。)
5. 蠍
宣,去風
辛甘有毒。色青屬木,故治諸風眩掉(皆屬肝木),驚癇搐掣,口眼喎斜(白附、殭蠶、全蠍等分為末,名牽正散。酒服二錢,甚效),瘧疾風瘡,耳聾帶疝,厥陰風木之病(東垣曰:凡疝氣帶下,皆屬於風。蠍乃治風要藥,俱宜加而用之。汪機曰:破傷風,宜以全蠍、防風為主)。
類中風、慢脾驚屬虛者忌用。全用去足,焙,或用尾,尾力尤緊。形緊小者良(人被螫者,塗蝸牛即解)。
白話文:
蠍子,具有發散、祛風的功效。
味道辛辣甘甜,有毒。顏色青色,屬性為木,所以能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眩暈、搖頭晃腦(這些都屬於肝木的問題),以及驚風、癲癇、抽搐、口眼歪斜(將白附子、殭蠶、全蠍等磨成粉,稱為牽正散,用酒送服二錢,效果很好)。還能治療瘧疾、風疹、耳聾、疝氣,以及厥陰肝經風木之病(李東垣說:凡是疝氣、帶下等病,都屬於風邪。蠍子是治療風邪的重要藥物,都應該加用。汪機說:破傷風,應該以全蠍、防風為主)。
類似中風、慢性脾虛引起的驚厥,屬於虛證的人禁用。一般使用全蠍時要去掉腳,烘焙後使用。或者使用蠍尾,蠍尾的藥力更強。形狀緊緻小巧的蠍子品質較好(人被蠍子螫傷,塗上蝸牛就能解毒)。
6. 蜈蚣
宣,去風
辛溫有毒。入厥陰肝經。善走能散,治臍風撮口(炙末,豬乳調服),驚癇瘰癧,蛇症(能制蛇)瘡甲(趾甲內惡肉突出,俗名雞眼睛,蜈蚣焙研敷之,以南星末醋調,敷四圍),殺蟲(古方治嗽多生用之)墮胎。取赤足黑頭者,火炙,去頭、足、尾、甲,將荷葉火煨用,或酒炙。
畏蜘蛛、蜒蚰(不敢過所行之路,觸著即死)、雞屎、桑皮、鹽(中其毒者,以桑汁、鹽、蒜塗之。被咬者,捕蜘蛛置咬處,自吸其毒,蜘蛛死,放水中,吐而活之)。
白話文:
蜈蚣,性味辛溫,有毒。歸肝經。它善於遊走且能疏散,可以治療臍風撮口(將蜈蚣炙烤成末,用豬乳調和服用),驚風、癲癇、瘰癧、蛇咬傷(蜈蚣可以克制蛇毒),以及瘡甲(即腳趾甲內惡肉突出,俗稱雞眼,將蜈蚣烘焙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也可用南星粉末用醋調和,敷在雞眼周圍)。它還能殺蟲(古方治療咳嗽多用生蜈蚣),並且能墮胎。
選用紅色足、黑色頭的蜈蚣,用火炙烤,去掉頭、足、尾、甲,將蜈蚣用荷葉包著煨熟使用,或是用酒炙。
蜈蚣害怕蜘蛛、蜒蚰(只要蜈蚣走過的地方,蜘蛛和蜒蚰就不敢靠近,接觸到就會死亡)、雞屎、桑樹皮、鹽(中毒的人,可以用桑樹汁、鹽、蒜塗抹患處。被咬傷的人,可以抓來蜘蛛放在咬傷的地方,蜘蛛會自行吸毒,蜘蛛死後,將蜘蛛放入水中,會吐出毒液而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