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禽獸部 (3)

回本書目錄

禽獸部 (3)

1. 白馬溺

瀉,殺蟲,消症

辛寒。殺蟲,破症積,治反胃,(祖臺之志怪云:昔有人與奴皆患心腹痛病,奴死,剖之得一鱉,尚活。以諸藥投口中,不死。有人乘白馬觀之,馬溺墜鱉而鱉縮,遂以灌之,即化成水。主乃服馬溺而愈)。

白話文:

辛、寒。殺蟲,化解症積,治療反胃。(《祖臺的志怪》記載:從前有人與奴隸都患有心腹疼痛的疾病,奴隸死了,剖開肚子發現一隻烏龜,還活著。用各種藥物投進烏龜口中,烏龜都不死。有人騎著白馬觀看,馬尿滴在烏龜身上,烏龜縮了起來,於是就用馬尿澆灌烏龜,烏龜隨即化成水。病人於是喝了馬尿而痊癒。)

2. 驢溺

瀉,殺蟲

辛寒。殺蟲,治反胃噎膈(須熱飲之。張文仲《備急方》曰:昔患反胃,奉敕調治,竟不能療。一衛士云:服驢屎極驗。遂服二合,只吐一半,再服二合,食粥便定。宮中患反胃者五六人,同服之俱瘥)。

白話文:

辛辣微寒。可殺蟲,治療反胃噎膈(需要熱飲它。《備急方》中記載:以前患有反胃,奉命試驗治療,但是無法治癒。一位侍衛說:服用驢糞非常有效。於是服用兩份,只吐了一半,再服用兩份,喝了點粥便安定下來。宮中患有反胃的五六個人,一起服用後都痊癒了)。

3. 阿膠

平補而潤

甘平。清肺養肝,滋腎益氣(肺主氣,腎納氣),和血補陰(肝主血,血屬陰),除風化痰,潤燥定喘,利大、小腸。治虛勞咳嗽,肺痿吐膿,吐血衄血,血淋血痔,腸風下痢(傷暑伏熱成痢者,必用之。妊娠血痢尤宜),腰痠骨痛,血痛血枯,經水不調,崩帶胎動(或妊娠下血,酒煎服)。

白話文:

本藥性味甘平。能清肺養肝,滋養腎臟,益氣強身(肺主導氣息,腎臟能儲藏氣息),調和氣血,補充陰液(肝主導血,血屬陰),祛除風氣,化解痰濕,潤燥止咳,通利大腸和小腸。適用於治療身體虛弱導致的咳嗽、肺部虛弱導致的咳膿、吐血、衄血、血淋、痔瘡出血、腸道風氣引起的腹瀉(因暑熱引起的痢疾尤為適宜此藥,孕婦血痢尤為適宜)、腰痠骨痛、血虛導致的疼痛、經期不調、崩漏及胎動不安(或孕婦下血,可將藥材煮酒服用)。

癰疽、腫毒及一切風病、瀉者忌用(大抵補血與液,為肺、大腸要藥。寇宗奭曰:驢皮煎膠,取其發散皮膚之外。用烏者,取其屬水以制熱則生風之義,故又治風也。陳自明曰:補虛用牛皮膠,去風用驢皮膠。楊士瀛曰:小兒驚風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膠人參服,最良。阿膠育神,人參益氣也。

白話文:

凡是患有癰瘡、腫毒以及所有風寒、腹瀉的病人都不能服用阿膠(阿膠具有補血養液的功效,是肺和大腸的重要藥品。寇宗奭說:煎煮驢皮取其膠質,是用來發散皮膚表層。用烏色的驢皮膠,是因為它屬水能制約熱性,從而產生風氣,所以也能治療風病。陳自明說:補虛要用牛皮膠,去風要用驢皮膠。楊士瀛說:小兒驚風後,瞳孔對不齊的,用阿膠與人參等量服用,效果最好。阿膠養神,人參益氣。

按:阿井乃濟水伏流,其性趨下,用攪濁水則清。故治瘀濁及逆上之痰也)。用黑驢皮、阿井水煎成(蘇頌曰:《本經》阿膠亦用牛皮,見二膠可通用。牛皮膠製作不精,故不堪用),以黑光帶綠色、夏月不軟者真。銼炒成珠,或麵炒、蛤粉炒(去痰)、蒲黃炒(止血),酒化、水化,童便和用。

白話文:

阿井水是濟水在地下暗流,性質往下流,用來攪混濁的水可以讓水變清澈。因此,可以用來治療瘀血阻滯和氣逆痰多。

使用黑驢皮和阿井水煎煮成膠(蘇頌說:《本經》中的阿膠也可以用牛皮,說明兩種膠可以通用。但牛皮膠製作不精緻,所以不適合使用),以顏色黑亮帶綠,夏日也不軟化的為真。將膠銼成小塊,炒成珠狀,或用麵粉炒(化痰)、蛤粉炒(止血)、蒲黃炒(止血),用酒或水溶解,也可以加入童便一起使用。

得火良。山藥為使。畏大黃

4. 黃明膠

牛皮

補虛

甘平。功與阿膠相近,亦可代用。同蔥白煮粥,通大便(李時珍曰:真阿膠難得,牛皮膠亦可權用。其性味皆平補,宜於虛熱之人。張仲景治瀉痢,阿膠與黃膠、黃蠟並用。陳藏器曰:諸膠皆能療風補虛止泄,驢皮主風為最。《經驗方》云:癰疽初起,酒頓黃明膠四兩,服盡,毒不內攻。

白話文:

性質甘平。功效和阿膠相似,也可以互相替代。和蔥白一起煮粥,可以通便。(李時珍說:真正的阿膠很難得到,牛皮膠也可以暫時用。它的性質都是平補,適合虛熱體質的人服用。張仲景治療腹瀉和痢疾時,會同時使用阿膠、牛皮膠和黃蠟。陳藏器說:各種膠類都可以治療風、補虛、止瀉腹,其中驢皮膠對風的療效最好。《經驗方》中說:癰疽發作初期,用酒吞服黃明膠四兩,吃完後,毒素就不會向內攻入。

《唐氏方》:加穿山甲四片,燒存性用。昂謂:此方若驗,勝於服蠟礬丸也)。

白話文:

《唐氏方》:添加四片穿山甲甲片,燒製後使用。昂認為:如果這個方子有效果,比服用蠟礬丸更好。

5. 虎骨

宣,去風,健骨

味辛微熱。虎屬金而制木,故嘯則風生。追風健骨,定痛辟邪。治風痹拘攣疼痛,驚悸顛癇,犬咬骨哽(為末,水服,犬咬敷患處)。以頭骨、脛骨良(虎雖死,猶立不僕,其氣力皆在前脛。時珍曰:凡辟邪疰,治驚癇,瘟瘧、頭風,當用頭骨。治手足風,當用脛骨。治腰脊風,當用脊骨,各從其類也)。

白話文:

這種藥材味道辛辣,略帶熱性。老虎屬金,能剋制木,所以老虎嘯叫就能生風。它可以追逐風氣,強健筋骨,止痛驅邪。用於治療風濕痺痛、抽筋疼痛、驚悸癲癇、狗咬傷、骨頭哽在喉嚨(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狗咬傷時敷在患處上)。用虎頭骨和脛骨效果最佳(老虎即使死了,也能站著不倒,它的力氣都集中在前脛骨上。時珍說:凡是驅邪清瘟、治療驚癇、瘟瘧、頭痛,應當使用虎頭骨。治療手腳風痺,應當使用脛骨。治療腰背風痺,應當使用脊骨,各取其類)。

虎肚,治反胃(取生者,存滓穢勿洗,新瓦固煅存性,為末。入平胃散一兩,每服三錢,效。昂按:虎肚丸宜於食膈,若寒膈、氣膈、血膈、痰膈,恐難見功)。

白話文:

虎肚可以治療反胃(取生虎肚,保留雜質不清洗,用全新瓦片燒製後保持原性,搗碎成末。加入平胃散一兩,每次服用三錢,有效。李昴的按語:虎肚丸適合治療食膈,但對於寒膈、氣膈、血膈、痰膈等情況,可能難以見效)。

虎睛為散,竹瀝下,治小兒驚癇夜啼。

6. 犀角

瀉心、胃大熱

苦酸鹹寒。涼心瀉肝,清胃中大熱,祛風利痰,辟邪解毒。治傷寒時疫,發黃發斑(傷寒下早,熱乘虛入胃則發斑;下遲,熱留胃中亦發斑),吐血下血,蓄血譫狂,痘瘡黑陷,消癰化膿,定驚明目。妊婦忌之(能消胎氣。時珍曰: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風邪熱毒,必先干之,飲食藥物,必先入胃。

白話文:

苦、酸、鹹、寒。能清涼心肝,清除胃中過多熱氣,祛風化痰,驅邪解毒。治療傷寒和傳染病,發黃或出斑(傷寒發作早,熱趁虛而入胃中就會出斑;發作遲,熱留胃中也會出斑),吐血或便血,因積血而神志不清,痘瘡發黑並凹陷,消散癰疽化膿,安神明目。孕婦忌用(會消散胎氣。李時珍說:五臟六腑,都從胃中接收氣。風邪熱毒,必定先影響胃;飲食藥物,必定先進入胃。)

角,犀之精華所聚,足陽明胃藥也。故能入陽明,解一切毒,療一切血,及驚、狂、斑、痘之證。《抱朴子》云:犀食百草之毒及棘,故能解毒。飲食有毒,以角攪之,則生白沫)。烏而光潤者勝,角尖尤勝(鹿取茸,犀取尖,其精氣盡在是也)。現成器物,多被蒸煮,不堪入藥。

白話文:

犀牛角,是犀牛身上最精華的部分,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藥材。因此它可以進入陽明經,解百毒,治各種血疾、驚悸、狂躁、斑點、痘疹等症狀。《抱朴子》中說:犀牛食用各種有毒的草和刺,所以它能解毒。如果飲食中毒,可以用犀牛角攪拌,就會產生白沫)。黑色而光潤的犀牛角品質較好,角尖部位的犀牛角品質更佳(鹿茸取嫩茸,犀牛角取尖角,它們的精氣都集中在這些部位)。市面上的成品犀牛角大多經過蒸煮處理,不適合入藥。

入湯劑磨汁用,人丸散銼細。紙裹納懷中,待熱搗之立碎(《歸田錄》云:人氣粉犀)。升麻為使。忌鹽。

白話文:

用於湯劑時研磨成汁,用於丸散時研磨成細末。用紙包裹放在懷裡,等紙變熱了用東西搗碎(《歸田錄》中說:人氣會使犀角粉碎)。升麻可以做輔料。忌諱鹽。

7. 羚羊角

瀉心、肝火

苦鹹微寒。羊屬火,而羚羊屬木,入足厥陰(肝)、手太陰、少陰(肺、心)經。目為肝竅,此能清肝,故明目去障。肝主風,其合在筋,此能祛風舒筋,故治驚癇搐搦,骨痛筋攣;肝藏魂,心主神明,此能瀉心、肝邪熱,故治狂越僻謬,夢魘驚駭;肝主血,此能散血,故治瘀滯惡血,血痢腫毒;相火寄於肝膽,在志為怒,(經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此能下氣降火,故治傷寒伏熱,煩懣氣逆,食噎不通;羚之性靈,而精在角,故又辟邪而解諸毒(昂按:痘科多用以清肝火,而《本草》不言治痘)。似羊而大,角有節、最堅勁、能碎金剛石與貘骨(貘,音麥,能食鐵)。

白話文:

苦鹹味,微寒性。羊屬火,而羚羊屬木,可以進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眼睛是肝臟的竅門,羚羊角能清肝火,所以能明目去障。肝臟主管風邪,與筋脈相合,羚羊角能祛風舒筋,所以能治療驚風痙攣、抽搐、骨痛筋攣。肝臟儲藏魂魄,心臟主管神智,羚羊角能瀉心肝邪熱,所以能治療狂躁、僻謬、夢魘驚駭。肝臟主管血液,羚羊角能散血,所以能治療瘀血、惡血、血痢、腫毒。相火寄居於肝膽,在情緒上表現為憤怒(經書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液會瘀積在頭部),羚羊角能降氣降火,所以能治療傷寒伏熱、煩躁鬱悶、氣逆食滯。羚羊性靈敏,精華在角上,所以還能驅邪解毒(編者按:痘科疾病中常使用羚羊角清肝火,但《本草》中沒有記載其治療痘瘡的功效)。羚羊形狀似羊但體型較大,角上有節,極為堅硬,能碎金剛石和貘骨(貘,讀音麥,能吃鐵)。

夜宿防患,以角掛樹而棲(角有掛紋者真。一邊有節而疏,乃山驢、山羊,非羚也)。多兩角。一角者勝。銼研極細,或磨用。

白話文:

在夜晚宿營時,要防範危險,可以用角掛在樹上棲息(有掛紋的角是真的。一側有節點且間隔較疏的,是山驢、山羊,不是羚羊)。大多數有兩個角。只有一角的更好。磨細或研磨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