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草部 (61)
草部 (61)
1. 木香
宣,行氣
辛苦而溫。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泄肺氣,疏肝氣,和脾氣(怒則肝氣上,肺氣調,則金能制木而肝平,木不剋土而脾和)。
治一切氣痛,九種心痛(皆屬胃脘,曰寒痛、熱痛、氣痛、血痛、濕痛、痰痛、食痛、蛔痛、悸痛。蓋君心不易受邪,真心痛者,手足冷過腕節,朝發夕死),嘔逆反胃,霍亂瀉痢,後重(同檳榔用。劉河間曰:痢疾行血則膿血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癃閉,痰壅氣結,痃癖症塊,腫毒蟲毒,衝脈為病,氣逆裡急。殺鬼物,御瘴霧,去腋臭,寬大腸,消食安胎(氣逆則胎不安)。
過服損真氣(丹溪曰:味辛氣升,若陰火衝上者,反助火邪,當用黃柏知母,少以木香佐之。王好古曰:《本草》主氣劣、氣不足,補也;通壅導氣,破也;安胎健脾胃,補也;除痰癖症塊,破也,不同如此。汪機曰:與補藥為佐則補,與瀉藥為君則瀉。
李時珍曰:諸氣膹郁,皆屬於肺,上焦氣滯用之者,金鬱泄之也;中氣不運,皆屬於脾,中焦氣滯用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腸氣滯則後重,膀胱氣不化則癃閉,肝氣鬱則為痛,下焦氣滯用之者,塞者通之也)。
番舶上耒,形如枯骨,味苦黏舌者良,名青木香(今所用者,皆廣木香、土木香)。磨汁用。東垣用黃連制,亦有蒸用,麵裹煨用者(煨用實腸止瀉)。畏火。
白話文:
木香
功效:
能疏通氣機,藥性辛苦而溫和。是調理三焦氣分的藥物,能使全身的氣機升降順暢,能疏泄肺氣、疏通肝氣、調和脾氣。(當人發怒時,肝氣會上逆;而肺氣如果調和,就能以金的特性來制約木的特性,使肝氣平靜,這樣木就不會克制土,脾氣也就能調和。)
主治:
治療各種氣痛,以及九種心痛(其實都屬於胃脘部位的疾病,包括寒痛、熱痛、氣痛、血痛、濕痛、痰痛、食痛、蛔蟲引起的疼痛,以及心悸引起的疼痛。真正的心痛是很少見的,因為心臟不容易受到邪氣侵擾,如果出現真心痛,會出現手腳冰冷超過手腕腳腕的關節,往往早上發病,晚上就會死亡),還能治療噁心嘔吐、胃氣上逆、霍亂拉肚子、痢疾、裡急後重(需要與檳榔一同使用。劉河間認為:治療痢疾時,如果能使血行流暢,膿血自然就會消失;如果能調暢氣機,裡急後重的情況也自然會解除),小便不通暢,痰多氣滯,腹部有腫塊,痃癖(腹部痞塊)以及腫毒、蟲毒,還有衝脈出現問題,導致氣逆裡急。此外,還能殺死鬼怪邪氣、抵禦瘴氣,去除腋臭,使大腸通暢,幫助消化、安胎(氣機不順暢會導致胎兒不安)。
注意事項:
過量服用會損傷人體的正氣。(朱丹溪說:木香的藥性辛溫,是上升的,如果體內有陰虛火旺的人服用,反而會助長火邪,此時應該使用黃柏、知母等藥物來降火,再少量配合使用木香。王好古說:《本草》中提到木香既能治療氣虛、氣不足,有補益作用;又能疏通氣機,有破氣作用;還能安胎健脾胃,有補益作用;也能去除痰積、痞塊,有破氣作用,它的功效多樣。汪機認為:木香與補益藥同用時則有補益作用,與攻下藥同用時則有攻下作用)。
李時珍認為:各種氣機鬱結的病症都與肺有關,上焦氣機阻滯,可用木香來疏通,這是以疏泄的方式來治療肺氣鬱結;中焦氣機不暢,都與脾有關,中焦氣機阻滯,可用木香來疏通,因為脾胃喜歡芳香之物;大腸氣機阻滯會導致裡急後重,膀胱氣化功能失常會導致小便不暢,肝氣鬱結會導致疼痛,下焦氣機阻滯,可用木香來疏通,這是以疏通的方式來治療氣機的阻滯。)
藥材辨識:
從外國運來的木香,形狀像枯骨,味道苦而黏舌的品質最佳,稱為青木香(現在使用的多為廣木香、土木香)。通常是將木香磨成汁來使用。李東垣會用黃連來炮製木香,也有蒸後使用或用麵包裹後煨烤的方式來使用(煨烤後有收斂止瀉的功效)。木香藥材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