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草部 (1)

回本書目錄

草部 (1)

1. 黃耆

補氣,固表,瀉火

甘溫。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丹溪云:黃耆大補陽虛自汗,若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朱震亨,號丹溪,著《本草補遺》)。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脾胃一虛,土不能生金,則肺氣先絕。脾胃緩和,則肺氣旺而肌表固實。

白話文:

黃耆性味甘溫。

生用時,可以固表止汗,沒有出汗時可以讓其發汗,有出汗時可以止汗。(丹溪說:黃耆可以大補陽虛引起的盜汗,如果表氣虛弱有外邪,發汗不出,服用黃耆也能讓其自發汗。丹溪是朱震亨的號,他著有《本草補遺》。)

黃耆可以溫暖脾胃,充實腠理,瀉除陰火,緩解肌肉發熱。

炙用時,可以補益中氣,增強元氣,溫暖三焦,強壯脾胃。(脾胃一虛弱,土不能生金,則肺氣就會先衰竭。脾胃調和,則肺氣旺盛,表裡肌膚也會強固。)

補中即所以固表也)。生血生肌(氣能生血、血充則肉長,經曰:血生肉),排膿內托,瘡癰聖藥(毒氣化則成膿,補氣故能內托。癰疽不能成膿者,死不治,毒氣盛而元氣衰也,痘症亦然)。

白話文:

補中也就是固護身體表面的方法。生血生肌(氣能生血,血充足了肌肉就會生長,經書說:血生肉),排膿內託,是治療瘡癰的聖藥(毒氣化成膿,補氣就能內託。癰疽不能成膿的,是必死的,因為毒氣盛而元氣衰弱,痘瘡也是這樣)。

痘症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新安汪機治痘症虛寒不起,用四君子湯加黃耆、紫草多效,間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藥之不精,思之至忘寢食,忽悟曰:白朮燥濕,茯苓滲水,宜痘漿之不行也。乃減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因名保元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湯

白話文:

痘痘不起,陽氣虛弱且沒有熱症的人適合服用的湯藥(清朝新安的汪機用來治療痘痘陰寒不出,使用了四君子湯加黃耆、紫草,效果很好。偶爾有痘痘枯萎而死者,汪機自責用藥不精,思考到廢寢忘食,突然領悟到:白朮有燥濕作用,茯苓有滲水作用,會妨礙痘漿運行。於是減少了這兩味藥,加上了官桂、糯米,來增強藥效,因此取名為「保元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這四味藥合稱四君子湯。)

王好古曰:黃耆實衛氣,是表藥;益脾胃,是中州藥;治傷寒尺脈不至,補腎元,是里藥。甄權謂:其補腎者,氣為水母也。日華謂:其止崩帶者,氣盛則無陷下之憂也。《蒙筌》曰:補氣藥多,補血藥亦從而補氣,補血藥多,補氣藥亦從而補血。益氣湯雖加當歸,因勢寡,功被參、耆所據;補血湯數倍於當歸,亦從當歸所引而補血。

白話文:

王好古說:黃耆可以增強體表的防禦力,所以是表藥;可以加強脾胃功能,所以是中州藥;可以治療傷寒導致的脈搏微弱,可以補腎氣,所以是裏藥。甄權認為:它能補腎,是因為肺氣屬水,腎是肺氣的母親。日華認為:它能止崩帶,是因為氣血旺盛,就不會下陷。

《蒙筌》說:補氣的藥物有很多,而補血的藥物也能補氣;補血的藥物有很多,而補氣的藥物也能補血。益氣湯雖然加了當歸,但因為當歸用量少,所以補氣效果主要來自人參和黃耆;補血湯中當歸的用量很足,所以補血效果主要是由當歸提供的。

黃耆一兩、當歸二錢,名補血湯。氣藥多而云補血者,氣能生血,又有當歸為引也。表旺者不宜用,陰虛者宜少用,恐升氣於表,而里愈虛矣。汪機,號石山,著《本草會編》。王好古,號海藏,著《湯液本草》。甄權,著《藥性論》。日華,著《大明本草》。陳嘉謨,著《本草蒙筌》)。

白話文:

黃耆一兩、當歸二錢,稱為補血湯。這帖藥方中氣藥比較多,但之所以稱之為補血湯,是因為氣能生血,再加上當歸引導。體表症狀明顯者不適合服用,陰虛體質者也要少用,以免升陽氣於體表,而體內更加虛弱。

出處說明:

  • 汪機(號石山):著有《本草會編》
  • 王好古(號海藏):著有《湯液本草》
  • 甄權:著有《藥性論》
  • 日華:著有《大明本草》
  • 陳嘉謨:著有《本草蒙筌》

為補藥之長,故名耆(俗作耆)。

皮黃肉白,堅實者良。入補中藥槌扁,蜜炙。達表生用(或曰,補腎及治崩帶淋濁,宜鹽水浸炒。昂按:此說非也。前症用黃耆,非欲抑黃耆使入腎也。取其補中升氣,則腎受蔭,而帶濁崩淋自止。即日華:氣盛自無陷下之憂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補彼經而益及此經者,此類是也)。

白話文:

皮黃肉白的黃耆品質佳。入中藥時可槌扁,再用蜜炙。用於發表時生用(或有人說,用於補腎或治療崩漏帶下尿濁,用鹽水浸泡後炒熟。昂按:此說不對。前述症狀使用黃耆,並非為了使黃耆的效用針對腎臟。而是取其補中益氣的功效,腎臟會因此受惠,而帶下、崩漏、尿濁等症狀也會因此自癒。就像《日華子本草》所說:氣血充足,自然不會有下陷的憂慮。這就是所謂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補養某一經絡,而其他經絡也會因此受益。)

茯苓為使。惡龜甲、白鮮皮。畏防風(東垣曰:黃耆得防風,其功益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李東垣,著《用藥法篆》)。

白話文:

茯苓用於引導藥物作用。與龜甲、白鮮皮相剋。忌用防風(東垣說:黃耆與防風配伍,效果更佳,因為它們相剋又可相配。李東垣,《用藥法篆》的作者)。

2. 甘草

有補有瀉,能表能里,可升可降

味甘。生用氣平,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火急甚者,必以此緩之)。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入涼劑則瀉邪熱(白虎湯瀉心湯之類),入峻劑則緩正氣(薑、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入潤劑則養陰血(炙甘草湯之類)。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

白話文:

甘草

**味道:**甘甜

生用: 性平,可以調和脾胃虛弱,緩解心火旺盛(火氣過烈的人,一定要用甘草來緩和)。

炙用: 性溫,可以補益三焦元氣,驅散表寒。

加入溫和藥劑: 具有補益作用。 加入發汗藥劑: 可以緩解肌表熱。 加入涼性藥劑: 可以清熱解毒(例如白虎湯、瀉心湯等)。 加入強力藥劑: 可以緩和正氣(例如薑、附加,用於防止藥性過於上亢;硝、黃,用於防止藥性過於下泄,都是為了緩和藥力的意思)。 加入潤膚藥劑: 可以滋養陰血(例如炙甘草湯等)。

甘草能協調各種藥物,使其不相互衝突。

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緩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藥毒(凡解毒藥,並須冷飲,熱則不效。小兒初生,拭去口中惡血,綿漬汁令咂之,能解胎毒),故有國老之稱。中滿證忌之(甘令人滿。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已。故《別錄》、甄權並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

白話文:

它能生肌止痛(土屬肌肉,甘味能緩解疼痛),通暢十二經絡,解百種藥物之毒(凡是解毒藥,都應冷服,熱服則無效。小嬰兒剛出生時,擦掉口中的惡血,用綿球蘸取此物讓嬰兒吸吮,能解胎毒),因此被稱為國老。

有中滿症狀時不能食用(甘味令人腹脹。也有人生用此物作為瀉藥,因為它能引導諸藥到達滿滯之處。《黃帝內經》說:「以甘補之,以甘瀉之」,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別錄》、《甄權》都說它能除滿,因為脾胃運化健旺,就能消除滿滯)。

仲景冶痞滿,有甘草瀉心湯。又甘草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陶宏景,著《明醫別錄》,發明藥性)。

白話文:

東漢名醫張仲景治療痞滿,有甘草瀉心湯。又發現甘草加上茯苓,就不會助長滿證,反而能瀉滿。晉朝道士陶宏景著有《明醫別錄》,闡釋了藥物的性質。

大而結者良。補中炙用,瀉火生用,達莖中(腎莖)用梢(梢止莖中痛,淋濁證用之)。白朮苦參乾漆為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並用者(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勞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非妙達精微者,不知此理。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棗十枚,仲景詒傷寒表已解,心下有水氣、喘咳之劑。

白話文:

大而堅實的茯苓品質好。

  • **補中炙用:**用來補益脾胃,炙烤使用。
  • **瀉火生用:**用來清除火毒,生用。
  • **達莖中(腎莖)用梢:**用茯苓的梢部來治療腎莖疼痛,淋漓濁證也可用。

輔料: 白術、苦參、乾漆。

禁忌: 遠志。

相反相剋的藥物: 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但是也有並用這些藥物的(胡洽治療痰癖,十棗湯中加入甘草;東垣治療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療勞瘵,蓮心飲與芫花同用)。如果不是對藥性精通深究的人,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棗十枚,是仲景留下的傷寒表已解,心下有水氣、喘咳的藥方。

時珍曰:甘草外赤中黃,色兼坤離,味濃氣薄,資全土德。協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贊帝力而人不知,參神功而己不與,可謂藥中之良相也。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逆、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即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見效,此古法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甘草表面是紅色的,裡面是黃色的,顏色兼具坤土和離火,味道香濃氣味淡薄,具備了厚重安穩的土性。甘草能與其他藥物協調配合,就像德高望重的元老一樣,可以治療各種疾病,有如掌握了王道的化育。甘草默默地輔佐君主,人們卻不知道它的功勞,它參贊神靈的功力,卻不居功自傲。可說是藥物中的良相啊。

唐容川註解:甘草的功效確實如此。所以張仲景有很多湯劑都使用甘草,比如: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青龍湯、理中湯、四逆湯、調胃湯、建中湯、柴胡湯、白虎湯等,都大量使用了甘草,輔助治療取得良效。後世的中醫先賢在益氣、補中、瀉火、解毒等藥方中,也都將甘草作為君藥,必須大量使用,才能見效,這是古人的用法。

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殊屬可笑。附記於此,以正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