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藥性總義 (1)

回本書目錄

藥性總義 (1)

1. 藥性總義

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咸屬水入腎,此五味之義也。

凡藥青屬木入肝、赤屬火入心、黃屬土入脾、白屬金入肺、黑屬水入腎,此五色之義也。

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

白話文:

酸味藥物有收斂、收緊的作用;苦味藥物有瀉下、乾燥、緊實的效果;甘味藥物有滋補、調和、緩和的作用;辛味藥物有發散、潤澤、橫向擴散的作用;鹹味藥物有軟化、下行、軟堅的作用;淡味藥物有利於疏通孔竅、滲漏排泄。這就是五種味道藥物的功效。

凡藥寒、熱、溫、涼,氣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氣為陽,味為陰。氣厚者陽中之陽,薄者陽中之陰;味厚者陰中之陰,薄者陰中之陽。氣薄則發泄(發散),厚則發熱(溫燥),味厚則泄(降瀉),薄則通(利竅滲濕)。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白話文:

所有藥物都帶有寒、熱、溫、涼等性質,這些性質稱為「氣」。而酸、苦、甘、辛、鹹等味道,稱為「味」。「氣」屬於陽,而「味」屬於陰。

「氣」強烈的,屬於陽中的陽;「氣」微弱的,屬於陽中的陰。「味」濃鬱的,屬於陰中的陰;「味」清淡的,屬於陰中的陽。

「氣」微弱的會發散,「氣」強烈的會發熱。「味」濃鬱的會瀉下,「味」清淡的會通利竅和滲濕。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此陰陽之義也。

白話文:

輕浮向上的是陽,沉重下落的為陰。陽氣從上部孔竅外出,陰液則從下部孔竅排出。清陽之氣佈散於肌膚腠理,濁陰之液流淌於五臟六腑。清陽之氣充盈於四肢,濁陰之液歸於六腑。這就是陰陽的道理。

凡藥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氣薄者降而收(象秋),氣厚者浮而長(象夏),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氣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此升降浮沉之義也(李時珍曰: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白話文:

藥性浮沉的原理

  • 輕而鬆散的藥物會上浮。

  • 重而緻密的藥物會下沉。

  • 味道淡薄的藥物會上升,具有升發特性(像春天)。

  • 氣味輕薄的藥物會下降,具有收斂特性(像秋天)。

  • 氣味濃厚的藥物會上浮,具有生長特性(像夏天)。

  • 味道濃鬱的藥物會下沉,具有收藏特性(像冬天)。

  • 味道平淡的藥物會化解並產生(像土壤)。

  • 氣味濃厚但味道淡薄的藥物會上浮。

  • 味道濃厚但氣味淡薄的藥物會下沉。

  • 氣味和味道都濃厚的藥物既能上浮又能下沉。

  • 氣味和味道都淡薄的藥物既能上升又能下降。

  • 酸味和鹹味不會上升。

  • 辛味和甘味不會下降。

  • 寒性藥物不會上浮。

  • 熱性藥物不會下沉。

李時珍注釋:

  • 上升的藥物可以使用鹹味和寒性藥物引導,這樣它們就會下沉並直達下焦。
  • 下沉的藥物可以使用辛甘酒引導,這樣它們就會上浮並到達頭頂。
  • 同一種藥物中,有的根部是向上生長的,而梢部是向下生長的;有的生藥是向上生長的,而成熟後藥性是向下生長的。因此,升降不僅存在於藥物中,也存在於人體中。

凡藥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則上升,半身以下則下降(以生苗者為根,以入土者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頭,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雖一藥而根、梢各別,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藥之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乾者內行臟腑。質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

白話文:

所有生長在土裡的藥材,地上部分向上生長,地下部分向下生長(這裡把發芽的苗莖視為根,進入土中的部分視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上半身用頭,中焦用身體,下半身用梢。雖然藥材只有一味,但根和梢是分開的,如果使用時混淆,服用了也不會見效)。藥材的枝葉部分作用於四肢,外皮部分作用於皮膚,藥材的心部位和乾的部分作用於內臟器官。質地輕的藥材能上升進入心臟和肺臟,質地重的藥材能下降進入肝臟和腎臟。

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裡。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外,各以其類相從也。

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肝與膽相表裡,膽為甲木,肝為乙木);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脾與胃相表裡,胃為戊土,脾為己土);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為庚金,肺為辛金);色黑、味鹹、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為壬水,腎為癸水,凡一臟配一腑,腑皆屬陽,故為甲、丙、戊、庚、壬;臟皆屬陰,故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經中,惟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無所主,其經通於足厥陰、少陽。

白話文:

所有顏色為青色、味道酸的、氣味刺鼻的藥物,性質屬於木,都歸屬於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肝和膽互為表裡,膽為甲木,肝為乙木)

所有顏色為紅色、味道苦的、氣味焦灼的藥物,性質屬於火,都歸屬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

所有顏色為黃色、味道甘的、氣味芳香的藥物,性質屬於土,都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脾和胃互為表裡,胃為戊土,脾為己土)

所有顏色為白色、味道辛辣的、氣味腥臭的藥物,性質屬於金,都歸屬於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肺和大腸互為表裡,大腸為庚金,肺為辛金)

所有顏色為黑色、味道鹹的、氣味腐敗的藥物,性質屬於水,都歸屬於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腎和膀胱互為表裡,膀胱為壬水,腎為癸水,每一臟對應一腑,腑皆屬陽,故為甲、丙、戊、庚、壬;臟皆屬陰,故為乙、丁、己、辛、癸。)

在十二經脈中,只有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沒有特定的歸屬,其經絡與足厥陰和足少陽相通。

厥陰主血,諸藥入肝經血分者,併入心包;少陽主氣,諸藥入膽經氣分者,併入三焦。命門相火,散行於膽、三焦、心包絡,故入命門者,併入三焦。此諸藥入諸經之部分也。

白話文:

厥陰經司掌血液,任何藥物進入肝經中的血部分,都併入心包經;少陽經司掌氣血,任何藥物進入膽經中的氣部分,都併入三焦經。命門之火,散佈於膽經、三焦經、心包經,因此任何藥物進入命門經的,都併入三焦經。這些就是各種藥物進入各經絡的部分。

藥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可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

白話文:

中藥中存在相須的關係,同類藥物搭配使用,缺一不可(例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等)。相使的關係,是藥物相互輔佐。相惡的關係,是藥物相互抵消功效。相畏的關係,是藥物相互受制。相反的關係,是兩種藥物不能同時使用。相殺的關係,是藥物相互制約毒性。這些都是中藥中不同配伍原則的含義。

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木喜條達),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散為補,以斂為瀉)。心苦緩(緩則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咸補之(按:水能剋火,然心以下交於腎為補,取既濟之義也),以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舒和),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白話文:

肝臟:

  • 肝臟屬苦,容易上火(血燥苦急),此時應食用甘味食物(食物甘能緩解苦)來緩解。
  • 肝喜條達疏散,應食用辛味食物(食物辛能散之)來疏散。
  • 辛味可滋補肝臟,酸味可瀉洩肝臟(條達為補,收斂為瀉)。

心臟:

  • 心臟屬苦,但心臟的活動是緩和的(緩則散逸),此時應食用酸味食物(食物酸能收斂)來收斂。
  • 心臟喜軟,應食用鹹味食物(食物鹹能軟化)來軟化。
  • 鹹味可滋補心臟(按:水能剋火,但心臟與腎臟相通,以鹹補心取意於既濟卦爻),甘味可瀉洩心臟。

脾臟:

  • 脾臟屬苦,容易受濕(苦濕),此時應食用苦味食物(食物苦能燥濕)來燥濕。
  • 脾臟喜舒和,應食用甘味食物(食物甘能緩和)來緩和。
  • 甘味可滋補脾臟,苦味可瀉洩脾臟。

肺苦氣上逆(火旺剋金),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堅固則無狂蕩之患),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此五臟補瀉之義也。

白話文:

  • 肺屬苦,氣逆向上(火氣旺盛剋制金氣),要及時吃苦味食物來瀉火。
  • 肺部需要收斂,要及時吃酸味食物來收斂。用酸味補充,用辛味瀉除。
  • 腎屬苦,容易乾燥,要及時吃辛味食物來滋潤。
  • 腎部需要強健(強健就不會有妄動),要及時吃苦味食物來增強。用苦味補充,用鹹味瀉除。
  • 這是五臟補瀉的原理。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屬木,辛為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水勝火,故治以鹹寒。

白話文:

風邪入侵人體內部:

  • 使用辛涼藥物治療,輔以苦甘藥物。
  • 以甘味藥緩解辛味藥的辛烈性,以辛味藥驅散風邪。(風屬木,辛屬金,金能克木,故用辛涼藥治療。過度辛味恐傷人體正氣,故須輔以苦甘藥,苦味克辛,甘味益氣。木性急,故用甘味藥緩解其急躁。木喜通暢,故用辛味藥驅散其阻滯。)

熱邪入侵人體內部:

  • 使用鹹寒藥物治療,輔以苦甘藥物。
  • 以酸味藥收斂熱邪,以苦味藥發散熱邪。(水克火,故用鹹寒藥治療。

甘勝咸,佐之所以防其過,必甘苦者,防咸之過,而又以瀉熱氣佐實也。熱淫故以酸收之,熱結故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為土氣,苦熱皆能燥濕,淡能利竅滲濕,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鹹冷。

白話文:

甜味勝過鹹味,用酸味輔助來避免過度甜味。一定要用甘苦的藥物,來避免過度鹹味,同時以瀉熱藥物輔助實證。

熱邪過盛,因此用酸味收斂止熱。熱邪凝聚,因此用苦味宣發熱邪。

濕邪過多在體內,用苦熱藥物治療,輔助以酸淡藥物。苦味可以燥濕,淡味可以利水滲濕。使用酸味,是因為木氣可以剋制土氣。

火邪過多在體內,用鹹冷藥物治療,輔助以苦辛藥物。酸味可以收斂,苦味可以宣發。

辛能滋潤,酸能收斂,苦能泄熱,或從其性而升發之也)。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屬金,苦屬火,火能勝金,故治以苦溫。甘能緩,辛能潤,苦能下,故以為佐也)。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土能制水,熱能勝寒,故治以甘熱。苦而辛,亦熱品也。

白話文:

辛味能滋潤,酸味能收斂,苦味能清熱。有的藥物會根據其特性發揮昇發的作用。

如果體內有燥熱,可以使用苦溫的藥物治療,並輔以甘辛的藥物。因為苦可以瀉下,而燥屬金,苦屬火,火能克金,所以用苦溫治療。甘味可以緩和,辛味可以滋潤。

如果體內有寒濕,可以使用甘熱的藥物治療,並輔以苦辛的藥物。因為土可以制水,熱可以克寒。苦和辛都是熱性的藥物。

傷寒內熱者,以咸瀉之。內燥者,以辛潤之。苦能瀉熱而堅腎,瀉中有補也)。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藥性宜明而施用貴審也。

白話文:

  • 傷寒有內熱的人,用鹹味藥物瀉去熱氣。
  • 內部乾燥的人,用辛味藥物滋潤。
  • 苦味可以瀉熱,又能堅固腎臟,所以瀉中有補的作用。

這些由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導致的疾病,都有各自適宜的治療方法。因此,必須清楚藥物的性質,才能慎重地使用。

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併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併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併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併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併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

白話文:

人的五臟對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它們相互生長。經書上說:臟腑虛弱時,要補強它的母臟腑;臟腑實熱時,要瀉下它的子臟腑。經書上還說:子臟腑能讓母臟腑實熱。例如:腎是肝的母臟腑,心是肝的子臟腑,所以補益肝臟,同時要補益腎臟和心臟;肝是心的母臟腑,脾是心的子臟腑,所以補益心臟,同時要補益肝臟和脾臟;心是脾的母臟腑,肺是脾的子臟腑,所以補益脾臟,同時要補益心臟和肺臟;脾是肺的母臟腑,腎是肺的子臟腑,所以補益肺臟,同時要補益脾臟和腎臟;肺是腎的母臟腑,肝是腎的子臟腑,所以補益腎臟,同時要補益肺臟和肝臟。這便是五行相生,子母相應的道理。

酸傷筋(斂則筋縮),辛勝酸;苦傷氣(苦能瀉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疏散腠理),苦勝辛;咸傷血(咸能滲泄),甘勝咸。此五行相剋之義也。

白話文:

酸性物質會損傷筋(收斂性會讓筋縮小),以辛性物質剋制酸性;苦味會損傷氣(苦能瀉氣),以鹹味剋制苦味;甘味會損傷肌肉,以酸味剋制甘味;辛味會損傷皮毛(疏散毛孔),以苦味剋制辛味;鹹味會損傷血液(鹹能滲泄),以甘味剋制鹹味。這就是五行相剋的道理。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攣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甚重而難舉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則壅氣臚腫益甚也。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鹹,血得咸,則凝澀而口渴也(咸能滲泄津液)。此五病之所禁也。

白話文:

酸味會刺激筋脈,如有筋的問題,不應多吃酸味。因為酸性物質會讓筋收縮得更厲害。

苦味會影響骨頭,如有骨頭的問題,不應多吃苦味。因為苦性物質會加重骨頭的陰寒之氣,使得骨頭難以活動。

甘味會影響肌肉,如有肌肉的問題,不應多吃甘味。因為甘性物質會造成氣血壅塞,使肌肉腫脹得更嚴重。

辛味會刺激氣,如有氣虛的問題,不應多吃辛味。因為辛性物質會使氣散失,加重氣虛。

鹹味會影響血液,如有血液問題,不應多吃鹹味。因為鹹性物質會使血液凝結,造成口渴(鹹味會使津液散失)。

以上五種病症應該避免食用這些味道的食物。

多食鹹,則脈凝泣(澀同)而變色(脈即血也,心合脈,水剋水)。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剋金)。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餘。為金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補肝,惟多則為害)。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脾合肉,其華在唇,水剋土,胝音支,皮厚也)。

白話文:

過度食用鹹味的食物,會使脈絡凝滯不通暢,並改變顏色(脈就是血,心對應脈絡,水克水)。

過度食用苦味的食物,會使皮膚乾枯、毛髮脫落(肺對應皮膚和毛髮,火克金)。

過度食用辛味的食物,會使筋脈緊張、指甲乾枯(肝對應筋,指甲是筋的延伸。金剋木,肝臟喜歡疏散,所以辛味可以補肝,但過多則有害)。

過度食用酸味的食物,會使肌肉僵硬、嘴脣乾裂(脾對應肌肉,其華在嘴脣,水克土,胝為皮膚增厚)。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腎合骨,其華在發,土剋水)。此五味之所傷也。

藥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類);有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有因質相同者(如藥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白話文:

藥物作為一種物質,各有其外形、性質、氣味和質地。它們進入身體後歸屬於不同的經絡,有的是因為外形相類(比如連翹形似心臟而歸心經,荔枝核形似睪丸而歸腎經);有的是因為性質相從(比如屬木的藥物歸肝經,屬水的藥物歸腎經;滋潤的藥物走血脈,乾燥的藥物入氣分;性屬天的藥物親近上部,性屬地的藥物親近下部);有的是因為氣味相求(比如香氣的藥物歸脾經,焦苦的藥物歸心經);有的是因為質地相同(比如藥物的頭部歸於頭部,乾枯的植物歸於身體,枝條歸於四肢,樹皮歸於皮膚。再比如紅花、蘇木,它們的汁液類似血液而歸入血分)。這些都是自然之理,可以通過思考理解。

藥有以形名者,人參狗脊之類是也;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有以氣名者,豨薟、香薷之類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有以質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

白話文:

藥物有:

  • 形態命名:如人參、狗脊。
  • 顏色命名:如黃連、黑參。
  • 氣味命名:如豨薟、香薷。
  • 味道命名:如甘草、苦參。
  • 材質命名:如石膏、石脂、歸身、歸尾。
  • 季節命名:如夏枯、款冬。
  • 功效命名:如何首烏、骨碎補。

凡藥火制四,煅、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製升提,薑製溫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收斂;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借土氣以補中州;麵裹曲制,抑酷性勿傷上膈;黑豆甘草湯漬,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豬脂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穰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白話文:

製藥方法:

火製四種:

  • 煅:用大火燒製
  • 煨:用溫火慢慢烘烤
  • 炙:用文火對著炙烤
  • 炒:用熱鍋翻炒

水製三種:

  • 浸:浸泡在水中
  • 泡:浸泡在水中,時間較短
  • 洗:用水沖洗表面

水火共製二種:

  • 蒸:用蒸籠蒸
  • 煮:用沸水煮

其他製法:

  • 酒製:用酒浸泡,提升藥性
  • 薑製:用薑汁浸泡,溫散藥性
  • 加入鹽:能通腎、軟化堅硬的藥材
  • 加入醋:能入肝、收斂藥性
  • 用童便製:去除有害物質,瀉下拉下
  • 用米泔水製:去除燥性,調和中焦
  • 用乳汁製:滋潤乾燥、生血
  • 用蜂蜜製:甘甜緩和,益氣補元
  • 用陳壁土製:借用土氣補虛
  • 用麵粉包裹麴黴製:抑制烈性,避免傷及上焦
  • 用黑豆、甘草湯浸泡:解毒並使藥性平和
  • 用羊油、豬油塗抹並用火燒製:能滲入骨中,使骨骼容易脆斷
  • 去掉果仁:避免脹氣
  • 去掉種皮:去除煩躁

這些製藥方法根據不同藥材的特性而定。

藥之為用,或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或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或收採非時,則良楛異質;或頭尾誤用,則呼應不靈;或制治不精,則功力大減。用者不察,顧歸咎於藥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練,思以蕩寇克敵,適以復眾輿尸也。治療之家,其可忽諸!

白話文:

藥物的功效,可能會因為以下原因而有所不同:

  • 藥材的來源不純正,那麼品質好壞會有很大差異。
  • 商家為了掩飾、美化藥材,改變了藥材原本的氣味。
  • 藥材沒有在適當的季節採收,導致藥性優劣不同。
  • 藥材使用時顛倒順序,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 藥材的加工處理不精良,導致藥效大打折扣。

如果使用者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卻只怪罪藥物沒有效果。這就像士兵訓練不精良,卻想打敗敵人一樣,只會讓更多人傷亡。對於治療疾病的醫生來說,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視。

《千金》云:凡藥須治擇熬泡畢,然後秤用。不得生秤,濕潤藥皆先增分兩,燥乃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