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草部 (57)
草部 (57)
1. 仙茅
燥,補腎命
辛熱有小毒。助命火,益陽道,明耳目,補虛勞。
治失溺無子,心腹冷氣不能食(溫胃),腰腳冷痹不能行(曖筋骨)。相火盛者忌服。
葉如茅而略闊,根如小指,黃白多涎。竹刀去皮,切,糯米泔浸,去赤汁,出毒用。忌鐵(唐,婆羅門始進此方,當時盛傳,服之多效。照前制,陰乾,蜜丸,酒服。禁牛乳、牛肉。許真君書曰:甘能養肉,苦能養氣,咸能養骨,酸能養筋,滑能養膚,和苦酒服之必效)。
白話文:
仙茅
性味燥熱,能補腎的命門之火,但帶有輕微毒性。
它能幫助命門的火氣,增強男性性功能,使聽力和視力清晰,並能補養虛弱勞損的身體。
可以治療小便失禁、不孕,以及心腹冷痛、消化不良(能溫暖胃部),腰腿寒冷麻木、行走困難(能溫暖筋骨)。但體內相火旺盛的人不宜服用。
它的葉子像茅草但稍寬,根部像小手指,呈黃白色且多黏液。用竹刀去皮,切片後用糯米水浸泡,去除紅色的汁液以去除毒性。忌用鐵器處理。(唐朝時,有婆羅門僧侶開始傳入此藥方,當時廣為流傳,服用後多有效果。依照前面所說的方法炮製後,陰乾,再用蜂蜜製成藥丸,用酒送服。服用期間忌食牛奶、牛肉。許真君的書中說:甘味能滋養肌肉,苦味能滋養氣,鹹味能滋養骨骼,酸味能滋養筋,滑味能滋養皮膚,如果配合苦酒一同服用,必定能見效。)
2. 淫羊藿
一名仙靈脾
補腎命
辛香甘溫。入肝腎。補命門(時珍曰:手足陽明、三焦、命門藥),益精氣,堅筋骨,利小便。
治絕陽不興,絕陰不產,冷風勞氣,四肢不仁(手足麻木)。
一名仙靈脾。北部有羊,一日百合,食此藿所致,故名。去枝,羊脂拌炒。山藥為使。得酒良。
白話文:
淫羊藿,又名仙靈脾。
它能補腎陽,味道辛辣、氣味芬芳、味道甘甜且性質溫熱。藥性歸肝經和腎經。能補益命門之火(李時珍說:它也是手足陽明經、三焦經和命門的藥),增益精氣,強健筋骨,並能通利小便。
可用於治療男子陽痿不舉,女子陰冷不孕,以及因受寒導致的虛勞氣虛,還有四肢麻木不仁等症狀。
它又名仙靈脾,傳說北部地區有羊,一天能交配百次,是因為吃了這種草的緣故,因此得名。藥用時要去除枝幹,並用羊脂拌炒。可以山藥作為使藥,與酒同用效果更好。
3. 蛇床子
補腎命,去風濕
辛苦而溫。強陽益陰,補腎祛寒,祛風燥濕。
治痿囊濕,女子陰痛陰癢(濕生蟲,同礬煎湯洗),子臟虛寒,產門不閉(炒熱熨之),腎命之病。及腰痠體痛,帶下脫肛,喉痹齒痛,濕癬惡瘡(殺蟲止癢),風濕諸病。煎湯浴,止風癢(時珍曰:腎命、三焦氣分之藥,不獨補助男子,而且有益婦人,世人舍此而求補藥於遠域,豈非貴耳賤目乎?)。
似小茴而細。微妙,殺毒則不辣(以地黃汁拌蒸三遍佳)。惡丹皮、貝母、巴豆。
白話文:
蛇床子,能夠補益腎臟機能,去除風濕。
它的味道辛苦,性質溫和。能增強陽氣、滋養陰液,補腎祛除寒氣,去除風邪,乾燥濕氣。
可以治療陰莖萎軟、陰囊濕疹,女性陰部疼痛、搔癢(因為濕氣而生蟲,可以和明礬一起煎湯清洗),子宮虛寒,生產後產門無法閉合(炒熱後熨敷),以及腎臟機能失調等疾病。還能治療腰痠背痛、白帶異常、脫肛、咽喉腫痛、牙痛、濕疹惡瘡(能殺蟲止癢),和各種風濕病。煎湯沐浴可以止風癢(李時珍說:蛇床子是補益腎命和三焦氣分的藥,不僅對男性有益,對女性也很好,世人捨棄它而到遠方去尋找補藥,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它的樣子像小茴香,但更細小。性質微妙,用來殺菌則不辛辣(用生地黃汁拌勻蒸三次效果更好)。它和牡丹皮、貝母、巴豆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