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草部 (49)

回本書目錄

草部 (49)

1. 藜蘆

宣,引吐

辛寒至苦,有毒。

入口即吐,善通頂,令人嚏,風癇證多用之(張子和曰:一婦病風癇,初一、二年一作,後漸日作,甚至一日數作,求死而已。值歲大飢,採百草食,見野草若蔥,採蒸飽食,覺不安,吐膠涎數日,約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困,後遂輕健如常人。以所食蔥訪人,乃憨蔥苗,即藜蘆是矣。

時珍曰:和王妃年七十,中風不省,牙關緊閉。先考太醫吏目月池翁診視,藥不得入。不獲已,打去一齒,濃煎藜蘆湯灌之,少頃噫氣,遂吐痰而蘇。藥不瞑眩,厥疾不瘳,誠然)。

取根去頭。用黃連為使。反細辛、芍藥、諸參。惡大黃。畏蔥白(吐者、服蔥湯即止)。

白話文:

藜蘆

功能:

有宣散、引導嘔吐的功效。

性味與毒性:

味辛辣、性寒,極苦,有毒。

功效與應用:

一吃進口就會引發嘔吐,很擅長通利頭部,能使人打噴嚏。風癇(癲癇)的病症多用藜蘆來治療。(張子和說:有個婦人得風癇,起初一兩年發作一次,後來漸漸每天發作,甚至一天發作好幾次,只想求死。遇到大饑荒,採摘各種野草來吃,看到一種像蔥的野草,就採來蒸熟飽食,覺得不舒服,吐出像膠水一樣的黏液數日,大約一兩斗,汗出像洗過澡一樣,非常昏沉困倦,後來就輕快健康如同常人。拿所吃的像蔥的野草去問人,才知道是憨蔥的幼苗,也就是藜蘆。)

李時珍說:和王妃七十歲時,中風昏迷不醒,牙關緊閉。我的先父太醫吏目月池翁診視,藥無法灌入。不得已,打掉一顆牙齒,用濃煎的藜蘆湯灌下去,過了一會兒打嗝,就吐出痰而甦醒。(藥物不使人感到不適,疾病就不能痊癒,確實是這樣。)

炮製與禁忌:

取根部,去掉頭。使用時以黃連為輔助藥。藜蘆反細辛、芍藥、各種人參。與大黃相剋。畏懼蔥白(如果因服藜蘆而嘔吐,服用蔥湯就能止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