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木部 (8)

回本書目錄

木部 (8)

1. 密蒙花

潤肝,明目甘而微寒。入肝經氣血分。潤肝燥。治目中赤脈、青盲膚翳,赤腫眵(音鴟。眼脂)淚,小兒疳氣攻眼。產蜀中。葉冬不雕,其花繁密蒙茸,故名。揀淨,酒浸一縮,候乾,蜜拌蒸,曬三次。

白話文:

潤肝明目,味甘微寒,歸入肝經,調和氣血。滋潤肝臟的燥熱。治療眼睛發紅充血、夜盲症、角膜白斑,眼睛發炎紅腫流膿,小兒因疳氣導致眼睛發炎。產於四川。葉子冬日不凋謝,花朵繁盛茂密,因此得名。將草藥揀選乾淨,用酒浸泡使其收縮,待乾燥後,用蜂蜜拌勻,蒸三遍,然後曬乾。

2. 芙蓉花

瀉,涼血,解毒

辛平、性滑涎黏。清肺涼血,散熱止痛,消腫排膿。治一切癰疽腫毒有殊功(用芙蓉花,或葉、或皮、或根,生搗或乾研末,蜜調塗四圍,中間留頭,干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出,已潰者則易斂。瘍科秘其名為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皆此物也。或加赤小豆末,或蒼耳燒存性為末,加入亦妙)。

白話文:

這個藥性溫和涼爽,有潤滑粘稠的感覺。可以清肺涼血,散熱止痛,消腫排膿。治療各種癰疽腫毒都有奇效。(用法:用芙蓉花、葉、皮或根,生搗或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周圍,中間留出頭部,等藥膏乾了就頻繁更換。剛開始使用時就會感到清涼,疼痛減輕,腫脹消退。已經形成膿腫的就會排膿,已經潰爛的就會很快癒合。外科祕方中將其稱為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都是指用芙蓉花製成的藥物。有的人還會加入赤小豆粉或蒼耳燒存性研成的粉末,加入後效果更佳。)

3. 山茶花

瀉,涼血

甘微辛寒。色赤,入血分。治吐衄腸風。麻油調末,塗湯火傷。用紅者為末,入童便、薑汁、酒調服,可代鬱金

白話文:

甘草,微辛寒。顏色赤紅,歸入血分經絡。用於治療吐血、衄血、腸風。用麻油調和研磨成粉末,外敷於燙傷或火傷。使用紅色甘草研磨成粉末,加入童便、薑汁、酒調勻服下,可以替代鬱金。

4. 木槿

瀉熱

苦涼。活血潤燥。治腸風瀉血,痢後熱渴。作飲服,令人得睡。川產者治癬瘡(癬瘡有蟲,用川槿皮肥皂水浸,時時搽之,或浸汁磨雄黃尤妙)。用根、皮。

白話文:

苦寒涼性。活血化瘀,滋潤乾燥。治療腸絞痛、便血,痢疾後發熱口渴。製成飲品服用,可以讓人入睡。四川產的槿皮可以治療癬瘡(癬瘡中有蟲時,將四川槿皮浸泡在肥皂水中,經常塗抹,或將槿皮汁液磨成雄黃膏塗抹效果更佳)。使用槿皮的根和樹皮。

5. 杉木

宣,散腫脹

辛溫。去惡氣,散風毒。治腳氣腫痛,心腹脹滿,洗毒瘡(柳子厚纂《救死方》云:得腳氣夜半痞絕,脅塊如石,昏困且死。鄭洵美傳杉木湯,食頃大下,塊散氣通。用杉木節一升,橘葉一升,無葉以皮代,大腹檳榔七枚,連子槌碎,童便三升煮,分二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後服)。有赤、白二種,赤、油斑如野雞者,作棺尤貴。性直,燒炭最發火藥。

白話文:

辛辣溫暖。去除惡氣,散發風毒。治療腳氣腫痛、心腹脹滿、洗淨毒瘡。(柳宗元編纂的《救死方》中提到:得了腳氣,半夜發作,噁心嘔吐,肋下腫塊像石頭一樣硬,昏迷睏倦,瀕臨死亡。鄭洵美傳授的杉木湯,服用後不久會大量腹瀉,腫塊散開,氣通順。使用杉木節一升、橘葉一升,沒有葉子的用橘皮代替,檳榔七枚,連同果實一起搗碎,用三升童便煮沸,分成兩次服用。如果服用一次後很快就緩解了,就停服後續的劑量。)杉木有紅色和白色兩種,紅色的有如野雞身上的油斑,這種杉木最適合做棺材。性質剛直,燒成木炭能最旺盛地發揮火藥的作用。

6. 烏臼木

瀉熱毒

苦涼、性沉而降。利水通腸,功勝大戟。療疔腫,解砒毒(極能瀉下。凡患腫毒,中砒毒者,不拘根、皮、枝、葉,搗汁多飲,得大利即愈。虛人忌用)。

白話文:

苦寒涼性,性質沉降。利尿通便,功效優於大戟。用於治療疔瘡腫毒,解砒毒(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凡是患有腫毒、中了砒毒的人,無論是根、皮、枝、葉,搗碎榨汁大量飲用,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但是虛弱的人禁止使用)。

子,可作燭。

7. 水楊柳

宣,行氣血

苦平。痘瘡頂陷,漿滯不起者,用枝煎湯浴之(此因氣凝血滯,或風寒外束而熱,得此暖氣透達,漿隨暖而行,再用助氣血藥更效)。

白話文:

苦寒,性質平和。痘瘡頂部凹陷,膿液停滯不出時,可以用枝葉煎湯來泡澡(這是因為氣血凝滯,或外感風寒而發熱,用溫熱的藥湯泡澡,熱力可以疏通經絡,膿液也會隨著熱力排出,再搭配補氣血的藥物,效果會更好)。

枝,煎汁,治黃疸。

8. 皂角

通關竅,搜風

辛鹹性燥,氣浮而散。入肺、大腸經。金勝木,燥勝風,故兼入肝。搜風泄熱,吹之導之,則通上、下關竅,而湧吐痰涎,搐鼻立作噴嚏。

白話文:

辛鹹之味,性情乾燥,氣味容易散發。歸入肺經和大腸經。金屬性能剋制木屬性,乾燥屬性能剋制風氣屬性,所以也兼入肝經。能驅散風邪、泄除熱氣,吹氣或導引之,可以通暢上下關節竅穴,從而引發嘔吐痰液,催生鼻涕,使噴嚏得以立即產生。

治中風口噤,胸痹喉痹(凡中風不省人事,口噤不能進藥。急提頭髮,手掐人中,用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有嚏者生,無嚏者肺氣已絕,死。或用稀涎散吐之,皂角末一兩,白礬五錢,每用一錢,溫水調灌。或加藜蘆、少麝,鵝翎探喉,令微吐稀涎,再用藥治。年老、氣虛人忌用)。

白話文:

治療中風引起的口不能張、胸中氣憋、喉嚨阻塞

(如果中風後患者昏迷不醒,口不能張導致無法服藥,急救方法如下:)

  • 提起患者頭髮,掐住人中穴。
  • 將皁角末或半夏末吹入患者鼻中,如果打噴嚏,表示還有生機;如果不打噴嚏,表明肺氣已絕,患者已死亡。
  • 或者使用「稀涎散」催吐。方法:皁角末 1 兩,白礬 5 錢,每次取 1 錢,用溫水調勻灌服。
  • 也可以加入藜蘆、少許麝香,用鵝毛探入患者喉嚨,使其微吐稀涎,再用藥物治療。
  • 年老、氣虛者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服之則除濕去垢(最去油膩,刮人腸胃),消痰破堅(取中段,湯泡服,治老人風秘),殺蟲下胎。治風濕風癩,痰喘腫滿,堅症囊結(厥陰肝脈絡陰器。寒客肝經,則為囊結)。塗之則散腫消毒,煎膏貼一切痹痛。合蒼朮焚之,闢瘟疫濕氣。一種小如豬牙,一種長而枯燥,一種肥厚多脂。

白話文:

服用後可以去除濕氣和污垢(最能去油膩,清除腸胃),消除痰液並破除堅實的物質(取中段,用熱湯泡著服用,治療老年人的便祕),殺死體內的蟲子和引墮胎。治療風濕、風癩、痰喘、腫脹、堅硬的疾病、囊腫(厥陰肝脈與陰器相連。寒氣侵襲肝經,就會形成囊腫)。塗抹後可以消腫和消毒,煎膏狀後敷貼在身上可以治療各種痹痛。將蒼朮和它一起焚燒,可以驅除瘟疫和濕氣。有一種小如豬牙,一種細長而乾枯,一種肥厚而多油脂。

多脂者良。去粗皮、子弦。或蜜炙、酥炙,絞汁燒灰用。柏實為使,惡麥冬。畏人參苦參(性能消鐵,不結莢者,鑿樹一孔,八鐵封之,則結莢矣。錘碾見之,久則成孔,故此木不能燒爨)。

白話文:

脂肪多的核桃比較好。去除粗糙的外皮和核桃仁的蒂。可以蜂蜜或酥油烤核桃,榨汁後燒成灰末使用。以柏樹種子為輔助藥,禁用麥冬。禁止與人參、苦參同用(苦參能化解鐵質,不結莢子的核桃,可以在樹上鑿一個洞,封入八枚鐵釘,就能結出果莢。用錘子碾碎後就會看到鐵釘,久而久之洞口就會形成,所以這種木頭無法用來燒柴)。

皂角刺辛溫。搜風殺蟲,功同皂莢。但其鋒銳,能直達患處,潰散癰疽。治癰毒妒乳,風厲惡瘡(癰,同癩。癘乃營氣熱附,風寒客於脈而不去。經曰:脈風成為癘。脈與營皆血也。蒸曬為末,大黃湯調下)胎衣不下。癰疽已潰者禁用,孕婦忌之。

白話文:

皁角刺性味辛溫。能祛風驅蟲,功效與皁莢相似。但皁角刺鋒利,能直達病竈,消散癰疽。可用於治療癰毒、乳癰、風瘡惡瘡(癰同癩,癘是營氣熱附,風寒滯留脈中而不散。經書說:脈風形成癘。脈和營都是血的組成部分。將皁角刺蒸曬成粉,加入大黃湯服下)胎衣不下。癰疽已經潰破者禁用,孕婦忌用。

皂角子通大便燥結。煅存性用(汪機曰:其性得濕則滑。李時珍曰:亦辛以潤之之義,非得濕則滑也)。

9. 肥皂莢

瀉熱毒

辛溫。除風濕,去垢膩(故澡身,盥面用之),療無名腫毒有奇功(不拘奇瘍惡毒,用生肥皂去子、弦及筋搗爛,釅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驗。此方方書未載,若貧人,僻地倉卒無藥者,用之甚便,故特著之。《集成》曰:生肥皂火煅存性,生油,膩粉調敷諸惡瘡)。

白話文:

性質辛溫。能祛除風濕,去除污垢和油膩(因此可作為沐浴和洗臉用品)。對於那些原因不明的腫毒有奇效(不管是什麼樣的奇特瘡瘍或惡毒的腫瘤,都可以用生肥皂去其核、膿和筋膜,搗爛後用濃醋調敷,即可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再敷一次就會見效。這個方子在方書中沒有記載,對於貧窮的人或在偏僻地區沒有藥物的情況下,使用這個方子非常方便,所以我特地寫出來。《醫學集成》中說:「生肥皂經過火煅後保持其藥性,生油,加膩粉調敷於各種惡瘡上。」

10. 棕櫚

澀,止血

苦能泄熱,澀可收脫,燒黑能止血(紅見黑則止,不可燒過。棕櫚、側柏、卷柏燒存性,飯丸,止遠年下血。亦可煎服)。治吐衄下痢,崩帶腸風,失血過多者,初起未可遽用。年久敗棕尤良。(與發灰同用更良)。

白話文:

苦味有清熱作用,澀味能收斂止脫。將藥材燒黑可以止血(紅色看到黑色就會止血,但不能燒過頭了。棕櫚、側柏、卷柏燒成灰後保存其藥性,做成藥丸,可以止住多年的血便。也可以煎服。)。治療吐血、鼻血、腹瀉、崩漏、腸風、失血過多的人,剛發作時不能馬上使用。年久發黑的棕櫚灰效果更好。(和發灰一起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