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草部 (37)
草部 (37)
1. 䕡茹
瀉,破血
辛寒,有小毒。蝕惡肉,排膿血,殺疥蟲,除熱痹,破癥瘕(《內經》同烏賊骨。治婦人血枯)。
根如萊菔,皮黃肉白,葉長微闊,折之有汁,結實如豆,一顆三粒。甘草為使。
白話文:
瀉下,能破除瘀血。
味道辛辣性寒,帶有輕微毒性。能腐蝕壞死的肌肉,排出膿血,殺死疥蟲,去除熱性痹症,破除腹中腫塊(《內經》中與烏賊骨的功效相似。可用於治療婦女血枯)。
根部像蘿蔔,外皮黃色,內部肉質白色,葉片長且稍微寬大,折斷後有汁液流出,結出的果實像豆子,一顆裡面有三粒種子。可以使用甘草來引導藥性。
2. 庵䕡子
瀉,行水,散血
苦辛微寒(《別錄》微溫)。入肝經血分。行水散血,散中有補。
治陽痿經澀,腰、膝、骨節重痛,產後血氣作痛,閃銼折傷(撲打方多用之)。能制蛇(見之則爛)。
葉似菊而薄,莖似艾而粗。薏苡為使。
白話文:
瀉下,疏通行水,散瘀活血。
味道苦、辣,性微寒(《別錄》記載為微溫)。歸肝經血分。能夠疏通行水,散瘀活血,散的同時也有補益的作用。
可以治療陽痿、經絡澀滯不暢、腰部、膝蓋、骨節沉重疼痛、產後血氣不通引起的疼痛、跌打損傷(撲打類的藥方大多會使用)。能剋制蛇毒(碰到蛇會讓蛇爛掉)。
葉子像菊花但比較薄,莖像艾草但比較粗。使用時可以搭配薏苡仁。
3. 鬱金
宣,行氣解鬱,瀉,泄血破瘀
辛苦氣寒。純陽之品,其性輕揚上行,入心及包絡,兼入肺經。涼心熱,散肝鬱,下氣破血(行滯氣,亦不損正氣。破瘀血,亦能生新血)。
治吐衄尿血,婦人經脈逆行(經不下行,上為吐衄諸症。用鬱金末,加韭汁、薑汁、童便服,其血自清。痰中帶血者,加竹瀝),血氣諸痛,產後敗血攻心,癲狂失心(癲多喜笑,尚知畏懼,證屬不足;狂多忿怒,人莫能制,證屬有餘。此病多因驚憂、瘀血塞於心竅所致。鬱金七兩,白礬三兩,米糊丸服,名白金丸。
鬱金入心散惡血,明礬化頑痰故也),痘毒入心(鬱金一兩,甘草二錢半,煮乾焙研末,冰片五分,每用一錢,加豬血五、七滴,新汲水下。治斑痘始有白泡,忽搐入腹,紫黑無膿),下蠱毒(同升麻服,不吐則下)。
出川廣,體銳圓如蟬肚,外黃內赤,色鮮微香,味苦帶甘者真(市人多以薑黃偽之)。
白話文:
鬱金,能疏通氣機、解除鬱悶,並能瀉血、破除瘀血。
味道辛苦,性質寒涼。屬於純陽的藥物,藥性輕盈向上,主要作用於心和心包絡,也能進入肺經。它能清涼心火,疏散肝氣鬱結,使氣下行並破除瘀血(能運行停滯的氣,又不損傷正氣;能破除瘀血,也能促進新血生成)。
可以治療吐血、流鼻血、尿血、婦女經血逆行(經血不下行,反而向上引起吐血、流鼻血等症狀。可用鬱金粉末,加入韭菜汁、薑汁、童子小便一同服用,血就會乾淨。痰中帶血者,可加入竹瀝)。也能治療血氣引起的各種疼痛、產後惡露不盡而引起的心痛、癲狂失心(癲症多喜笑,但還知道害怕,屬於虛證;狂症多憤怒,難以控制,屬於實證。這種病多因驚恐憂慮、瘀血堵塞心竅所導致。可用鬱金七兩,白礬三兩,用米糊做成藥丸服用,名為白金丸。
鬱金能入心經,散開惡血,明礬能化解頑固的痰,所以能治此病)、痘毒入心(用鬱金一兩,甘草二錢半,煮乾後焙乾研成末,加入冰片五分,每次用一錢,加入豬血五、七滴,用新打的水送服。可治療痘疹開始出現白泡,突然抽搐入腹,變成紫黑色且沒有膿的情況),還能下解蠱毒(與升麻一同服用,如不吐出則會從大便排出)。
主要產於四川、廣東一帶,形狀尖銳圓潤像蟬的肚子,外表黃色,內部紅色,顏色鮮豔,帶有微微的香味,味道苦中帶甘的才是真品(市面上很多人用薑黃冒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