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草部 (25)

回本書目錄

草部 (25)

1. 木通

古名通草

輕,通,行水,瀉小腸火

白話文:

通草輕盈,有利水作用,能導瀉小腸熱火。

甘淡輕虛。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熱(心火降。則肺熱清矣),化津液(肺為水源,肺熱清,則津液化,水道通),下通大、小腸,膀胱,導諸濕熱由小便出(故導赤散用之。凡利小便者,多不利大便,以小水愈通,大便愈燥也。木通能入大腸,兼通大便),通利九竅,血脈關節。

白話文:

甘淡味,性質輕虛。向上通達心包,降下心臟之火,清涼肺部熱氣(心火下降,肺熱自然消退),化生津液(肺為水源,肺熱消退,則津液化生,水道暢通),向下通達大、小腸和膀胱,導引各種濕熱由小便排出(因此用於治療尿路感染。一般來說,有利尿作用的藥物,不利通便,因為尿液通暢越多,大便就越乾燥。木通可以進入大腸,同時可以通便),通利身體的九竅,疏通血脈和關節。

治胸中煩熱,遍身拘痛(楊仁齋云:遍身隱熱、疼痛拘急、足冷,皆伏熱傷血。血屬於心,宜木通以通心竅,則經絡流行也),大渴引飲(中焦火),淋瀝不通(下焦火,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移熱於小腸,則淋秘),水腫浮大(利小便),耳聾(泄腎火,通竅)目眩,口燥舌乾(舌為心苗),喉痹咽痛(火炎上焦),鼻齆(熱壅清道,則氣窒不通)失音(清金),脾熱好眠(脾主四肢,倦則好眠。

白話文:

治療胸中煩熱,全身拘痛

(楊仁齋說:全身隱隱發熱、疼痛、拘急、腳感到冰冷,都是因為潛藏的熱氣損傷了血液。血液屬於心,應該使用木通來疏通心竅,這樣經絡才能運行暢通。)

嚴重口渴 (中焦有火)

小便不通暢 (下焦有火,心和小腸表裡相通,心裡的熱氣會傳遞到小腸,導致小腸和大腸有熱,小便就無法排出。)

水腫浮腫 (利尿)

耳聾 (瀉腎火,疏通耳竅)

頭暈目眩,口乾舌燥 (舌頭是心的反映)

喉嚨腫痛 (火熱上炎)

鼻塞 (熱氣阻塞清道,導致氣息不通)

失聲 (清金)

脾熱容易嗜睡 (脾主四肢,疲倦就會嗜睡)

心為脾母,心熱清,脾熱亦除),除煩退熱,止痛排膿,破血催生,行經下乳(火不亢於內,氣順血行,故經調有準,乳汁循常)。汗多者禁用(東垣曰:肺受熱邪,津液氣化之源絕,則寒水斷流;膀胱受濕熱,癃閉約束,則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寒水,太陽膀胱也。朱二允曰:火在上則口燥,眼赤、鼻乾,在中則心煩、嘔噦、浮腫,在下則淋秘、足腫,必藉此甘平之性,瀉諸經之火,火退則小便自利,便利則諸經火邪,皆從小水而下降矣。君火宜木通,相火宜澤瀉,利水雖同,所用各別)。

藤有細孔,兩頭皆通(故通竅)。

白話文:

心臟是脾臟的源頭。心臟熱的時候,清熱就能讓脾臟的熱氣也消散。這樣就可以消除煩躁、退燒、止痛、排膿、破血催生、行經下奶。如果火氣在體內不過盛,氣血就能順暢運行,經期因此規律,乳汁也就能正常分泌。出汗多的人禁用此方。

(注:東垣說:如果肺受到熱邪,津液氣化的來源就會斷絕,導致腎水虧虛;如果膀胱受到溼熱,會出現閉尿和尿失禁,就應該用這個方子來治療。腎水就是太陽膀胱經。朱二允說:如果火氣在上焦,就會口乾、眼紅、鼻燥;如果火氣在中焦,就會心煩、噁心、嘔吐、浮腫;如果火氣在下焦,就會淋症、祕尿、足腫。一定要用這種甘平性的藥來瀉除各經的火氣,火氣退了,小便就能自動通暢,小便通暢了,各經的火邪就能通過小便排出體外。君火適合用木通,相火適合用澤瀉,儘管利水的功效相同,但所用藥物各有側重。)

2. 通草

古名通脫木

輕、通、利水、退熱

白話文:

輕盈、通暢、有利水作用、能退熱

色白氣寒,體輕味淡。氣寒則降,故入肺經,引熱下行而利小便;味淡則升,故入胃經,通氣上達而下乳汁。治五淋水腫,目昏耳聾,鼻塞失音(淡通竅,寒降火,利肺氣),退熱催生。

白話文:

顏色白色,性質寒冷,身體感受輕盈,味道淡薄。寒冷的性質會下行,因此進入肺經,將熱氣往下引導,利於排尿;淡薄的味道會上升,因此進入胃經,疏通氣機向上,幫助乳汁分泌。用於治療五淋病、水腫、眼睛昏花、耳朵失聰、鼻子塞住、聲音嘶啞(淡味能疏通竅道,寒性能降火,利肺氣),以及退燒、催產。

3. 澤瀉

通,利水,瀉膀胱火

甘淡微咸。入膀胱,利小便,瀉腎經之火邪,功專利濕行水。

白話文:

通利水道,清除膀胱熱毒。

味道甘甜淡薄略帶鹹味。作用於膀胱,促進尿液排出,清除腎經的火氣,主要功效在於排除體內濕氣和水分。

治消渴痰飲,嘔吐瀉痢,腫脹水痞,腳氣疝痛,淋瀝陰汗(陰間有汗),尿血泄精(既利水而又止泄精,何也?此乃濕熱為病。不為虛滑者言也,虛滑則當用補澀之藥),濕熱之病。

白話文:

治療消渴多痰多飲、嘔吐腹瀉、腫脹積水、腳氣疝氣疼痛、尿頻陰汗(陰部汗出)、尿血遺精(既利尿又止遺精,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濕熱致病所致。不適用於虛寒的人,虛寒者宜用補益固澀之藥),這些都是濕熱病症。

濕熱既除,則清氣上行。又能養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止頭旋,有聰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濕熱,則頭重耳鳴目昏。滲去其濕,則熱亦隨去,土乃得令,而精氣上行。故《本經》列之上品,云聰耳明目,而六味丸用之,今人多以昏目疑之)。多服昏目(小便過利,而腎水虛故也。

白話文:

當濕熱去除後,清氣就會上升。它還能滋養五臟,增強體力,生發陰氣,補虛損,止頭暈,有聰耳、明目的功效。(脾胃有濕熱,就會頭重耳鳴目昏。祛除其濕氣,熱也會隨之而去,脾胃就能得到調和,而精氣就會上升。所以《本經》將它列為上品,說它能聰耳明目,而六味丸就使用了它。現在的人多用它來治療昏目。)

但服用過多會導致昏目。(因為小便過多,腎水虛損。)

眼中有水,屬膀胱,過利則水涸而火生。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寇宗奭謂其接引桂附入腎經。李時珍曰:非接引也,乃取其瀉膀胱之邪氣也。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闔一闢,此乃玄妙。後人不知此理,專一於補,必致偏勝之患矣。王履曰:地黃、山茱、茯苓、丹皮,皆腎經藥,桂、附右腎命門之藥,何待接引乎?錢仲陽謂:腎為真水,有補無瀉。

白話文:

眼睛中有水分,這屬於膀胱出問題。膀胱水過於流失,就會導致身體內水分不足而出現上火。張仲景的「八味丸」使用澤瀉,寇宗奭認為澤瀉能引導肉桂和附子進入腎經。李時珍說:澤瀉並不是用來引導,而是用來祛除膀胱中的邪氣。古代醫者用補藥時,一定會同時去除邪氣,因為邪氣去除後,補藥才能發揮作用。這是一種開合交替的玄妙方法。後世醫者不懂這個道理,只顧著補,必然會導致偏盛之弊。王履說:地黃、山茱萸、茯苓、丹皮都是腎經藥,肉桂、附子是右腎和命門的藥物,哪需要澤瀉去引導呢?錢仲陽認為:腎屬於真水,只需補而不用瀉。

或云脾虛腎旺,故瀉腎扶脾,不知腎之真水不可瀉,瀉其伏留之邪耳!脾喜燥,腎惡燥,故兼補為難。易老云:去脬中留垢,以其微咸能瀉伏水故也。昂按:六味丸有熟地之溫,丹皮之涼,山藥之澀,茯苓之滲,山茱之收,澤瀉之瀉。補腎而兼補脾,有補而必有瀉,相和相濟,以成平補之功,乃平淡之神奇,所以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

白話文:

有人說脾虛腎旺,所以應該泄去腎氣扶助脾氣,但是不知道腎臟的真水是不能泄去的,泄去的只是隱藏在腎中的邪氣而已!脾臟喜愛乾燥,而腎臟則厭惡乾燥,所以同時補益脾腎是很困難的。易老說:去除膀胱中的污垢,是因為它微鹹可以泄去隱藏在體內的積水。我(昂)推測:六味丸有熟地的溫暖,丹皮的寒涼,山藥的收斂,茯苓的滲利,山茱的收斂,澤瀉的瀉下。既補益腎臟又補益脾臟,有補益就一定有泄下,相互協調配合,達到平補的作用,這正是平淡中的神奇之處,所以被古今奉為不變的良方。

即有加減,或加紫河車一具,或五味、麥冬、杜仲、牛膝之類,不過一二味,極三四味而止。今人或疑澤瀉之瀉而減之,多揀本草補藥,恣意加入,有補無瀉。且客倍於主,責成不專,而六味之功,且退處於虛位,失制方配合之本旨矣,此近世庸師之誤也)。鹽水拌,或酒浸用。

忌鐵。

白話文:

在配製時可以酌情加減,或加入一具紫河車,或加入少量五味子、麥冬、杜仲、牛膝等藥材,但最多不超過三、四味。現在有些人懷疑澤瀉的利尿作用,便減少其用量,反而大量加入本草中的補藥,隨意增加,有補無瀉。而且客藥的用量超過了主藥,藥效不專一,六味地黃湯的功效也因此大打折扣,失去了組方配伍的原本目的。這是近代庸醫的錯誤做法。鹽水拌用,或用酒浸泡服用。

4. 車前草

通,行水,瀉熱,涼血

甘寒。涼血去熱,止吐衄,消瘕瘀,明目通淋(凡利水之劑,多損於目。惟此能解肝與小腸之熱,濕熱退而目清矣。雷斆曰:使葉,勿使莖、蕊)。

白話文:

性質甘寒。具有清涼降火、止嘔吐鼻血、消散腫塊瘀血、明亮雙目、利水通淋的功效。(一般利水通淋的藥方,多會損傷眼睛。只有甘草能化解肝臟與小腸的熱氣,將濕熱逼退,眼睛自然就會明亮。雷斆說:用甘草葉,不要用甘草莖和花蕊。)

子,甘寒。清肺、肝風熱,滲膀胱濕熱,利小便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強陰益精,令人有子(腎有二竅,車前子能利水竅而固精竅。精盛則有子,五子衍宗丸用之,枸杞、菟絲各八兩,五味、覆盆各四兩,車前二兩,蜜丸。慣遺泄者,車前易蓮子。時珍曰:人服食,須佐他藥,如六味丸之用澤瀉可也,若單用則過瀉)。

白話文:

車前草,性味甘寒。

功效:

  • 清除肺部、肝臟的風熱
  • 清除膀胱的濕熱
  • 利尿而不傷氣,與茯苓的作用相同
  • 補腎壯陽
  • 使人多子(腎有兩個竅,車前草能利尿,同時固精。精氣旺盛則多子,五子衍宗丸中使用了車前草。枸杞、菟絲各八兩,五味、覆盆各四兩,車前二兩,用蜂蜜製成丸劑。如果經常遺尿,可以將車前草換成蓮子。)

注意:時珍說:「服用車前草時,需要搭配其他藥材,例如六味丸中的澤瀉。如果單獨使用車前草,可能會導致過度利尿。」

治濕痹五淋,暑濕瀉痢(歐陽文忠患暴下,國醫不能愈。夫人云:市有藥,三文一貼甚效。公不肯服,夫人雜他藥進之,一服而愈。問其方,乃車前子為末,米飲下二錢。一云此藥利水而不動氣,水道利則清濁分,谷臟自止矣),目赤障翳(能除肝熱),催生下胎。

酒蒸搗餅,焙研(酒蒸搗餅,入滋補藥。炒研,入利水泄瀉藥)。

白話文:

用於治療:

  • 濕氣引起的身體疼痛和排尿困難
  • 夏季濕熱引起的腹瀉(歐陽文忠曾患腹瀉,朝廷御醫無法治癒,其夫人說市場上有一種藥,一帖只需三文錢,效果很好。歐陽文忠不肯服用,但夫人偷偷把藥混在其他藥物中給他服用,服用一次後就痊癒了。後詢問藥方,發現是車前子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一次兩錢。有人說這種藥有利尿而不動氣的作用,水路通暢後,混濁之物會自動分離,而消化不良也會自然停止)
  • 眼紅有翳障(能清除肝熱)
  • 催生胎兒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