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草部 (17)
草部 (17)
1. 白薇
瀉血熱
苦鹹而寒,陰陽、沖、任之藥。利陰氣,下水氣。
白話文:
清熱涼血
味苦鹹且性寒,是調節陰陽、衝脈、任脈的藥物。能疏通陰氣,促進水分代謝。
主中風身熱支滿,忽忽不知人(陰虛火旺,則內熱主風。火氣焚灼,故身熱支滿。痰隨火湧,故不知人),血厥(汗出過多血少,陽氣獨上,氣塞不行而厥,婦人尤多。此證宜白薇湯,白薇、當歸各一兩,參五錢,甘草錢半,每服五錢)熱淋,溫瘧洒洒,寒熱痠痛(寒熱作,則營氣不能內營,故痠痛),婦人傷中淋露(血熱。千金白薇散治胎前產後遺尿不知時,白薇、芍藥等分,酒調服。
白話文:
中風
症狀:發熱、肢體沉重僵硬、神志不清(陰虛火旺,內熱導致中風。火熱灼傷身體,因此發熱、肢體僵硬沉重。痰液隨火氣湧上,因此神志不清)。
血厥
症狀:汗出過多、血氣不足、陽氣上浮,氣機阻塞不通而昏厥(女性尤為常見。此病宜用白薇湯治療,白薇、當歸各 1 兩,人參 5 錢,甘草半錢,每次服 5 錢)。
熱淋
症狀:發熱、小便淋漓不盡。
溫瘧
症狀:發熱、怕冷交替、身體痠痛(寒熱往來,營氣不能內養,因此痠痛)。
婦人傷中淋露
症狀:血熱。千金白薇散治療產前產後遺尿不節,白薇、芍藥等分量,用酒調服。
丹溪曰:此即河間所謂熱甚廷孔鬱結,神無所依,不能收禁之意也。廷孔,女人溺孔也),產虛煩嘔(仲景安中益氣竹皮丸用之。《經疏》曰:古方調經種子,往往用之。蓋不孕緣於血熱血少,而其源起於真陰不足,陽勝而內熱,故營血日枯也。益陰清熱,則血自生旺而有子矣,須佐以歸、地、芍藥、杜仲、蓯蓉等藥)。
白話文:
丹溪說:這種情況就像河間所說的熱邪太盛,壅塞了腎陰,神無處寄託,不能收斂禁固的意思。廷孔指的是女性的生殖道。
產後虛弱,煩躁嘔吐(仲景的「安中益氣竹皮丸」適合這種情況。《經疏》中說:古代治療月經失調的藥方經常使用竹皮。
因為不孕主要是由於血熱血少,而其根源在於真陰不足,陽氣過盛導致內熱,所以營血才會一天天減少。滋陰清熱,血自然就會旺盛,就可以生孩子了,需要輔以當歸、生地黃、芍藥、杜仲、蓯蓉等藥物。
似牛膝而短小柔軟。去須酒洗用。惡大黃、大戟、山茱、薑、棗。
白話文:
類似牛膝,但較短小柔軟。去除纖毛並用酒清洗後使用。忌與大黃、大戟、山茱、薑、棗同服。
2. 艾葉
宣,理氣血,燥,逐寒濕
白話文:
宣佈,調理氣血,去濕,驅除寒濕
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走三陰(太、少、厥),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胎動腰痛下血,膠艾湯良,阿膠、艾葉煎服,亦治虛痢)。
白話文:
苦味和辛辣味。生用時溫和,熟用時熱性。具有純陽的性質,能恢復垂危的元陽。通行十二條經絡,走行於三條陰經(太陰、少陰、厥陰),調和氣血,驅散寒濕,溫暖子宮,止住各種出血,溫中散結,調節經血,安穩胎兒(胎動、腰痛、下血,可以服用膠艾湯治療,阿膠加艾葉煎水服用,也能治療虛性痢疾)。
治吐衄崩帶(治帶要藥),腹痛冷痢,霍亂轉筋(皆理氣血、逐寒濕之效),殺蛇治癬(醋煎,外科有用干艾作湯,投白礬二三錢,洗瘡,然後敷藥者。蓋人血氣冷,必假艾力以佐陽,而艾性又能殺蟲也)。以之灸(音九)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血熱為病者禁用(灸火則氣下行,入藥則熱上衝,不可過劑。
丹田氣弱,臍腹冷者,以熟艾裝袋,兜臍腹甚妙。寒濕腳氣,亦宜以此夾入襪內)。
白話文:
治療吐血、鼻血、崩漏、帶下(治療帶下有特效藥),腹痛、冷痢、霍亂、抽筋(皆能理氣血、驅寒濕),殺蛇治癬(用醋煎煮,外科常用艾草熬湯,加入白礬二三錢,洗瘡,再敷藥。因為人血氣虛寒,需要借助艾草的力量來助陽,而艾草又能殺蟲)。用艾草灸火,能通達全身經絡,治療百病。血熱導致的疾病禁止使用(艾灸會使氣下降,入藥則會使熱上升,不可過量)。
丹田氣虛,臍腹冰冷的人,可以將熟艾草裝入袋子,放在臍腹處,效果很好。寒濕腳氣,也可以將艾草夾在襪子裡。
陳者良,揉搗如綿,謂之熟艾,灸火用。婦人丸散,醋煮搗餅,再為末用(入茯苓數片同研,則易細)。煎服宜鮮者,苦酒(醋也)、香附為使(艾附丸,調婦人諸病。宋時重湯陰艾,自明成化來,則以蘄州艾為勝。云灸酒罈,一灸便透。《蒙筌》、《發明》,並以野艾為真蘄艾,雖香實非艾種)。
白話文:
陳艾比較好,揉捏得像棉花一樣,稱為熟艾,可以用來灸。女子服用的丸散,用醋煮熟搗成餅,再研磨成粉末(放入茯苓片一起研磨,這樣容易研磨得細)。煎服適合用新鮮的艾葉,苦酒(就是醋)和香附作為引子(艾附丸可以改善婦女的各種疾病。宋朝時比較重視重湯陰艾,從明朝成化年間開始,則認為蘄州艾最好。有人說用艾葉灸酒罈,一灸就透。《蒙筌》、《發明》都認為野艾葉是真正的蘄州艾,雖然香但是實際上不是艾草的種類)。
3. 延胡索
宣,活血,利氣
辛苦而溫。入手足太陰(肺、脾)、厥陰(心包、肝)經。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通小便,除風痹。
白話文:
宣導血液流通,促進氣血運行。
性質辛勞且溫暖。作用於手足太陰經(包括肺和脾)、厥陰經(涉及心包和肝)。能夠疏通血中阻塞的氣,以及氣中阻塞的血,促進小便排泄,袪除風濕引起的痹痛。
治氣凝血結,上下內外諸痛(通則不痛),癥瘕崩淋,月候不調(氣血不和,因而凝滯,不以時至),產後血暈,暴血上衝,折傷積血,疝氣危急,為活血、利氣第一藥。然辛溫走而不守(獨用力迅,宜兼補氣血藥),通經墜胎,血熱、氣虛者禁用。
根如半夏。肉黃、小而堅者良。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炒用調血。
白話文:
此藥適用於氣血凝結導致的各種疼痛(疏通則疼痛消失)、腫塊、崩漏、月經不調(氣血不暢,導致凝滯阻礙,不能按時到來)、產後貧血昏迷、血氣上湧、外傷積血、疝氣發作。它是活血、通氣的良藥。
但是其性辛溫,容易走而不守(單獨使用見效快,但應同時搭配補氣血藥物),可能會導致流產,血熱、氣虛者應慎用。
4. 紅花
古名紅蘭花
通,行血,潤燥
白話文:
古代稱為紅蘭花的藥材,具有疏通血液、潤澤乾燥的功效。
辛苦甘溫。入肺經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則血活。有熱結於中、暴吐紫黑血者,吐出為好。吐未盡,加桃仁、紅花行之。大抵鮮血宜止,瘀血宜行),潤燥,消腫止痛(凡血熱血瘀,則作腫作痛)。
白話文:
辛甘溫熱。歸於肺經,能化瘀血、活血(瘀血排出則血脈通暢。因熱邪鬱結於體內,突然吐出紫黑血的人,吐出後反而有益。如果血沒吐完,可加入桃仁、紅花來幫助排出。一般來說,新鮮的鮮血應止血,而瘀血應化掉),潤燥,消腫止痛(凡因血熱或血瘀導致腫痛的)。
治經閉便難,血運口噤,胎死腹中(非活血行血不能下),痘瘡血熱(本草不言治痘),喉痹不通。又能入心經,生新血(須兼補益藥為佐使)。俗用染紅,並作胭脂(胭脂活血解毒。痘疔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少用養血,多則行血,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血生於心包,藏於肝,屬於沖、任。
白話文:
能治療經閉便祕、血壓低以致嘴巴閉不起來、胎兒死在腹中(如果不活血行血,胎兒就下不來)、痘瘡血熱(中草藥書上沒提過能治痘瘡)、咽喉腫痛發炎不通。還能進入心經,生出新血(需要搭配補益藥物一起使用)。民間常用來染紅布料,也可以做胭脂(胭脂可以活血解毒。痘瘡挑破後,用油溶胭脂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少量服用可以養血,多服用則會行血,過量服用會導致血流不止而死亡(血液產生於心包,儲藏在肝臟,屬於衝任二脈)。
紅花汁與相類,故治血病。有產婦血悶而死,名醫陸氏以紅花敷十斤煮湯,寢婦於上而熏之,湯冷再加,半日而蘇。《金匱》有紅蘭花酒,云治婦人六十二種風)。
白話文:
紅花汁液與相思子液汁類似,因此可用來治療血病。曾有一名產婦因血氣滯悶而死亡,名醫陸氏用十斤紅花熬煮成湯,讓產婦躺在上面燻蒸。湯冷後再加料,如此反覆了半日,產婦才蘇醒過來。《金匱要略》中記載有紅蘭花酒,據說可以治療婦女六十二種風症。
5. 茜草
通,行血
色赤入營,氣溫行滯,味酸走肝,而咸走血(《本經》苦寒),入厥陰(心包、肝)血分。能行血止血(能行故能止。消瘀通經,又能止吐崩尿血),消瘀通經(酒煎一兩,通經甚效)。
白話文:
- 紅色的藥物進入營分,溫熱的藥物能促進氣血運行,酸味藥物能作用於肝臟,鹹味藥物能作用於血液(《本經》記載為苦寒),進入厥陰經(心包、肝)的血脈系統。
- 苦寒的藥物能活血止血(因為活血所以能止血),消散瘀血疏通經絡(用酒煎服一兩,疏通經絡的效果很好)。
治風痹黃疸(疸有五:黃疸、谷疸、酒疸、黃汗疸、女勞疸。此蓋蓄血發黃,不專於溫熱者也。女勞疸必屬腎虛,亦不可以濕熱例治。當用四物、知、柏壯其水,參、術培其氣,隨證而加利濕清熱藥),崩運撲損,痔瘻瘡癤。血少者忌用。根可染絳,忌鐵。
白話文: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黃疸(黃疸分為五種:黃疸、谷疸、酒疸、黃汗疸、女勞疸。這些疾病是因血瘀導致發黃,不僅限於溫度升高或發熱。女勞疸一定是因為腎虛,也不能把它當成濕熱病來治療。應該使用四物湯、知母、柏子仁來滋補腎水,人參、白朮來增強元氣,並根據臨牀證狀加入清利濕熱的藥物),跌打損傷,痔瘡、瘻管、瘡癤。血虛的人忌用。它的根可以染成紅色,忌用鐵器。
6. 紫草
瀉血熱,滑腸
甘鹹氣寒。入厥陰(心包、肝)血分。涼血活血,利九竅,通二便(鹹寒性滑)。
白話文:
清熱解血,潤腸。
味甘且鹹,性寒。作用於心包和肝的血液部分。能冷卻血液,活化血液,疏通九個感官孔道,促進大小便暢通(因為鹹寒的特性有滑利作用)。
治心腹邪氣(即熱也),水腫五痘,瘑癬惡瘡(血熱所致)及痘瘡血熱毒盛、二便閉澀者(血熱則毒閉,得紫草涼之,則血行而毒出。大便利者忌之。《活幼心書》云:紫草性寒,小兒脾實者可用,脾虛者反能作瀉。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陽氣,以類觸類,用發痘瘡。今人不達此理,一概用之誤矣)。瀉者忌用。
去頭須,酒洗。
白話文:
適用於治療心腹的邪熱(也就是發熱)、水腫、五種痘疹、頑固的癬瘡(由血熱引起)以及痘瘡伴有嚴重血熱毒盛、大便和小便不通暢的情況(血熱會導致毒氣閉塞,使用紫草可以清涼退熱,讓血行暢通,毒氣排出。如果大便通暢的人忌用紫草。《活幼心書》指出:紫草性寒,脾臟強壯的小兒可用,脾臟虛弱的小兒則會導致腹瀉。古方中只用紫草茸,因為它剛生長出來時具備陽氣,根據相似原理用於發痘瘡。現在的人不瞭解這個道理,一概使用,這是錯誤的)。如果腹瀉,則忌用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