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草部 (16)

回本書目錄

草部 (16)

1. 牡丹皮

瀉伏火而補血

辛甘寒微。入手足少陰(心、腎)、厥陰(心包、肝)。瀉血中伏火(色丹故入血分。時珍曰: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世人專以黃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和血、涼血而生血(血熱則枯,涼則生),破積血(積瘀不去則新血不生),通經脈。

白話文:

辛辣甘甜,微寒。歸經為手足少陰(心、腎)和厥陰(心包、肝)。能瀉去血中的鬱熱(丹皮顏色紅色,所以能入血分。李時珍說:鬱熱就是陰火,陰火就是相火。世人只知道用黃柏治療相火,卻不知道丹皮的效果更好,所以仲景的腎氣丸中使用了丹皮),調和血液、清熱涼血並生血(血液發熱就會枯竭,清涼則能新生),化解瘀血(瘀血不除,新血就不能產生),疏通經脈。

為吐衄必用之藥(血屬陰本靜,因相火所逼,故越出上竅)。治中風,五勞,驚癇瘛瘲(筋脈伸縮抽掣為瘛瘲。或手足抽掣,口眼喎斜,卒然眩僕,吐涎身軟,時發時止為癇。皆陰虛血熱,風火相搏,痰隨火湧所致),除煩熱,療癰瘡(涼血),下胞胎,退無汗之骨蒸(張元素曰:丹皮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神不足者手少陰,志不足者足少陰,故仲景腎氣丸用丹皮,治神志不足也。

按《內經》曰:水之精為志,故腎藏志。火之精為神,故心藏神)。

白話文:

丹皮是治療吐血和鼻血的必用藥物(血液屬陰性,本應沉靜,但由於相火逼迫,才會逆流而出)。能治療中風、勞損、癲癇、抽搐(筋脈伸縮收縮抽搐為抽搐。或手指腳趾抽搐,口眼歪斜,突然暈倒,吐口水,身體虛軟,時而發作時而停止為癲癇。這些都屬於陰虛血熱,風火交加,痰隨火湧所致)、消除煩熱,治療膿瘡(涼血作用)、下胎兒、消除沒有出汗的骨蒸症狀(張元素說:丹皮治療沒有出汗的骨蒸症狀,地骨皮治療有出汗的骨蒸症狀。腎氣不足的人是手少陰(心包經),志氣不足的人是足少陰(腎經),所以仲景的腎氣丸用丹皮,治療腎氣和志氣不足。)

單瓣花紅者入藥,肉厚者佳。酒拌蒸用。畏貝母、菟絲、大黃。忌蒜、胡荽、伏砒(時珍曰:花白者補,赤者利,人所罕悟,宜分別之)

白話文:

單瓣的花朵中,紅色的花朵可以用來入藥,花瓣厚實的更好。用酒拌勻後蒸製使用。與貝母、菟絲子、大黃相剋。忌諱與大蒜、香菜、砒霜同時服用。(李時珍說:花朵白色的有補益作用,紅色的有通利作用,這一點很少有人知道,應該將它們區分開來。)

2. 續斷

補肝腎,理筋骨

苦溫補腎、辛溫補肝。能宣通血脈而理筋骨。主傷中,補不足(《經疏》曰:味甘故然)暖子宮,縮小便,破瘀血。

白話文:

苦味溫熱藥物,具有補腎作用;辛味溫熱藥物,具有補肝作用。能疏通經絡,調理筋骨。主治中氣受傷,強化不足(《經疏》說:這是因為它味道甘甜的緣故)。能夠溫暖子宮,減少排尿,化解淤血。

治腰痛胎漏(懷妊瀝血),崩帶遺精,腸風血痢(《是齋方》:平胃散一兩,川續斷二錢半,每服二錢,米飲下,治時痢亦驗),癰痔腫毒。又主金瘡折跌(以功命名),止痛生肌。女科外科,需為上劑。川產良。狀如雞腳,皮黃皺節節斷者真。去向里硬筋,酒浸用。地黃為使。

白話文:

治療腰痛、懷孕流血、崩漏、遺精、腸胃脹氣、痢疾(根據《是齋方》記載:平胃散一兩,川續斷二錢半,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也能有效治療季節性痢疾),癰瘡、痔瘡、腫毒。此外,還能治療刀傷、骨折(根據其功效取名),止痛生肌。在婦科和外科中,川續斷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川續斷產於四川,品質優良。它的外觀像雞腳,皮黃色、有皺紋、呈現節節斷開的樣子。去掉內側的硬筋,用酒浸泡後使用。黃芪作為輔助藥材使用。

3. 骨碎補

補腎,治折傷

苦溫補腎,故治耳鳴(耳鳴必由腎虛),及腎虛久瀉(研末,入豬腎煨熟,空心食之。腎主二便,久瀉多屬腎虛,不可專責脾胃也)。腎主骨,故治折傷(以功命名,粥和敷傷處。經曰:腎者胃之關也。前陰利水,後陰利谷),牙痛(炒黑為末,擦牙,嚥下亦良)。又入厥陰(心包,肝),能破血止血(入血行傷,故治折傷,粥和末裹傷處)。

根似姜而扁長,去毛用,或蜜拌蒸。

白話文:

苦溫補腎,所以可以用來治療:

  • 耳鳴(耳鳴必定是由腎虛引起的)
  • 腎虛久瀉(研成細末,放入豬腎中煨熟,空腹食用。腎臟主管大小便,久瀉多半是腎虛所致,不能只怪罪脾胃。)

腎臟主管骨骼,所以可以用來治療:

  • 骨折(根據藥效命名,用藥粥敷在傷處。經書上說:腎臟是胃臟的門戶。腎陰下通小便,腎陽下通大便)
  • 牙痛(炒黑後研成細末,擦牙,吞服也有效果)

此外,此藥還可以進入厥陰經(心包,肝臟),具有破血止血** 的作用(進入血脈運行,所以可以治療骨折,用藥粥和藥末包裹傷處)。

4. 益母草

一名茺蔚

通行瘀血,生新血

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陰(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調經解毒(瘀血去則經調)。

白話文:

這是一種名為茺蔚的藥材。

它能疏通瘀血,促進新生血液的生成。

其性味辛而略帶苦寒,主要作用於手、足厥陰經(即心包和肝)。具有利水行血、袪除瘀血、促進新生、調節月經和解毒的功效(瘀血消除後,月經自然會調和)。

治血風血暈,血痛血淋,胎痛產難,崩中帶下(帶脈橫於腰間,病生於此,故名為帶。赤屬血,白屬氣。氣虛者,補中益氣而兼升降。血虛者,養血滋陰而兼調氣)。為經產良藥,消疔腫乳癰(亦取其散瘀解毒),通大小便。然辛散之藥,瞳子散大者忌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腦溢血、暈倒昏迷、疼痛出血、血淋淋的傷口、生產疼痛困難、流產和白帶過多(帶脈橫跨腰部,病症起源於此,故稱帶下。紅色代表血,白色代表氣。氣虛的人,補充氣血同時升降氣血。血虛的人,滋養氣血同時調和氣血)。對於經產婦是良藥,消除疔瘡、乳房膿腫(也因為它有散瘀解毒的作用),疏通大小便。然而,瞳孔放大者禁止服用這種辛辣、疏散的藥物。

益母子主治略同,調經益精,明目(血滯病目者則宜之)活血,順氣逐風(氣行則血行,血活則風散),行中有補。治心煩頭痛(血虛血熱之候),胎產帶崩,令人有子(有補陰之功。時珍曰:益母根莖花葉實,皆可同用。若治瘡腫胎產,消水行血,則宜並用;若治血分風熱,明目調經,用子為良。

白話文:

益母草和益母子功效相近,可以調理經血、滋補精氣、改善視力(血氣瘀滯導致眼睛疾病的人適合使用),疏通血氣、順暢氣機、驅散風邪(氣血暢通,風邪自然散去),調養中有滋補作用。用於治療心煩頭痛(血虛血熱的症狀)、胎產崩漏,還能幫助人受孕(具有滋陰的功效)。李時珍說:益母草的根莖、花、葉、果實都可以一起使用。如果治療瘡腫、胎產、消水、行血,那麼宜一起使用;如果治療血熱、風熱、明目、調理經血,單用益母子即可。

蓋根莖花葉專於行,子則行中有補也。《產寶》濟陰返魂丹,小暑端午或六月六日,採益母莖葉花實,為末蜜丸,治胎產百病。《近效方》:搗汁熬膏亦良)。忌鐵。子微炒用。

白話文:

根、莖、花、葉都是專門用來行氣的,而果實則在行氣的同時還具有滋補作用。《產寶》記載的濟陰返魂丹,在小暑、端午或六月六日採摘益母草的莖、葉、花和果實,搗成粉末後用蜂蜜製成丸劑,可以治療產後各種疾病。《近效方》也記載了用益母草搗汁熬膏的方法,效果也很不錯。但是,使用益母草時要忌諱鐵器。如果使用果實,需要稍稍炒一下再用。

5. 澤蘭

通、行血,消水

苦泄熱,甘和血,辛散郁,香舒脾。入足太陰、厥陰(脾、肝)。通九竅,利關節,養血氣,長肌肉,破宿血,調月經,消癥瘕,散水腫(防己為使)。

白話文:

苦味能清泄熱氣,甘味能滋養血液,辛味能疏散鬱結,香氣能舒緩脾胃。歸屬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具有通暢九竅、利於關節、補養血氣、增強肌肉、化解瘀血、調理月經、消除腫塊、利水消腫(需配合防己使用)的功效。

治產後血瀝腰痛(瘀行未盡),吐血鼻血,目痛頭風,癰毒撲損。補而不滯,行而不峻,為女科要藥(古方澤蘭丸甚多)。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產後出血和腰痛(因瘀血未完全清除),吐血、鼻血,眼睛疼痛、頭風,癰腫和外傷。具有補益而不堵塞,活血而不攻伐的特性,是婦科必備良藥(澤蘭丸是古方中數量最多的)。

時珍曰:蘭草、澤蘭,一類二種,俱生下濕。紫莖素枝,赤節綠葉,葉對節生,有細齒。但以莖圓節長、葉光有歧者為蘭草;莖微方節短、葉有毛者為澤蘭。嫩時並可挼(音那)而佩之,《楚辭》所謂紉秋蘭以為佩是也(朱文公《離騷辨證》云:必花葉俱香,燥濕不變,方可刈佩。

白話文:

李時珍說:蘭草和澤蘭,雖然是同類,但分為兩種,都生長在濕地。紫色的莖,綠色的葉子,葉子成對生長,葉緣有細小的鋸齒。莖圓形,節間較長,葉子光滑沒有分歧的,叫做蘭草;莖稍微方形,節間較短,葉子有毛的,叫做澤蘭。嫩的時候都可以採摘下來,編織成掛飾佩戴。《楚辭》中提到的「紉秋蘭以為佩」,就是指這個意思(朱熹在《離騷辨證》中說:蘭草一定要花和葉都香,不論乾濕都不會變,才能採摘來編織佩飾。

今之蘭蕙,花雖香而葉無氣,質弱易萎,不可刈佩),吳人呼為香草,俗名孩兒菊(夏日採,置發中,則發不䐈,浸油塗發,去垢香澤,故名澤蘭)。蘭草走氣分,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殺蠱辟惡,而為消渴良藥(經曰:數食肥甘,傳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澤蘭走血分,故能消水腫,塗癰毒,破瘀除症,而為婦人要藥。

白話文:

現在的蘭花和蕙蘭,花雖然香,但葉子沒有香味,植株脆弱容易凋萎,不能採摘佩戴。吳地人稱它為香草,俗名叫孩兒菊(夏季採摘,放在髮髻中,頭髮就不會枯萎,用油浸泡後抹在頭髮上,可以去汙增香,因此得名澤蘭)。蘭草疏通氣道,因此可以利水,化痰,殺蟲驅邪,是治療消渴病的良藥(經典上說:經常吃肥膩的食物,會轉變成消渴病,用蘭草治療,可以去除積存的濁氣)。澤蘭疏通血脈,因此可以消水腫,塗抹於癰腫毒瘡,破瘀解症,是婦科常用藥物。

以為今之山蘭者誤矣。防己為使(寇宗奭、朱丹溪並以蘭草為山蘭之葉,李時珍考眾說以譏之。按別本云:蘭葉甘寒,清肺開胃,消痰利水,解鬱調經,閩產者力勝。閩產為勝,則是建蘭矣。李士材云:蘭葉稟金水之氣,故入肺臟,東垣方中嘗用之。《內經》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者是也,余屢驗之。

白話文:

現在的人誤以為山蘭就是蘭花。防己纔是使君子藥材(寇宗奭、朱丹溪都認為蘭草是山蘭的葉子,李時珍考據各種說法來取笑他們。按照其他版本所述:蘭葉性甘寒,能清肺開胃,化痰利水,解鬱調經,福建產的功效更強。福建產的最好,那麼山蘭就是建蘭了。李士材說:蘭葉具有金水之氣,所以能入肺臟。東垣方中曾經使用蘭葉。《內經》中提到的「治之以蘭除陳氣」,我多次驗證過它的功效。

李時珍又謂東垣所用乃蘭草也。其集諸家之言曰:陳遁齋《閒覽》云楚騷之蘭,或以為都梁香,或以為澤蘭,或以為猗蘭,當以澤蘭為正,今之所種如麥門冬者名幽蘭,非真蘭也,故陳止齋著盜蘭說以譏之。既名幽蘭,正合騷經矣。方虛谷《訂蘭說》言古之蘭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兒菊者;今之所謂蘭,其葉如茅者,根名土續斷,因花馥郁,故得蘭名。楊升庵曰:世以如蒲萱者為蘭,九畹之受誣也久矣。

白話文:

李時珍說東垣使用的並不是真的蘭草,而是蘭花草。他彙總了各家的說法如下:

陳遁齋在《閒覽》中說:《楚辭》中的蘭草,有人認為是都梁香,有人認為是澤蘭,也有人認為是猗蘭。應該以澤蘭為正,現在種植的像麥門冬一樣的植物叫做幽蘭,並不是真正的蘭草。所以陳止齋寫了《盜蘭說》來譏諷這種做法。既然叫做幽蘭,就與《楚辭》非常吻合了。

方虛谷在《訂蘭說》中說:古代的蘭草就是現在的千金草,俗稱孩兒菊。現在所謂的蘭花,葉子像茅草,根部叫做土續斷。因為它的花很香,所以得了蘭花這個名字。

楊升庵說:世人把像蒲萱一樣的植物當作蘭花,九畹蘭花蒙冤已經很久了。

又吳草廬《有蘭說》曰:蘭為醫經上品,有根有莖,草之植者也。今所謂蘭無枝無莖,因黃山谷稱之,世遂謬指為離騷之蘭。寇氏本草溺於流俗,反疑歸說為非。夫醫經為實用豈可誣哉?今之蘭果可以利水殺蟲而除痰癖乎?其種盛於閩,朱子閩人,豈不識其土產而辨析若此。世俗至今,猶以非蘭為蘭,何其惑之甚也。

白話文:

吳草廬在《有蘭說》中寫道:蘭花在醫學典籍中被列為上品藥材,它有根有莖,屬於草本植物。現在人們所說的蘭花沒有枝葉,是因為黃山谷這樣稱呼的,人們就誤認為《離騷》中的蘭花也是這樣。寇氏的《本草》書過於依從當時的流俗風氣,反倒懷疑歸有光的說法不對。但是,醫學典籍是講究實際應用的,怎麼可以隨便質疑呢?當今的蘭花,果真可以利水殺蟲、化痰除咳嗎?朱熹是福建人,福建盛產蘭花,他怎麼可能不認識自己家鄉的土產,並做出這樣的辨析呢?當今人們還是一直把不是蘭花的花當成蘭花,真是讓人深感迷惑啊!

昂按:朱子辨蘭,援《離騷》紉偑以為證,竊謂紉偑亦騷人風致之詞耳。如所云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豈真露可飲而英可餐乎?又云制芰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豈真芰荷可衣芙蓉可裳乎?宋儒釋經執泥,恐未可為定論也。第騷經既言秋蘭,則非春蘭明矣。本經既言澤蘭,則非山蘭明矣。

白話文:

朱熹論辨蘭草,引用《離騷》中「紉偑」一詞作為證據。我私下認為,紉偑只是騷人風雅的詞語罷了。就像文中所說的飲用木蘭的露水,吃秋菊的落花,難道露水真的可以喝,落花真的可以吃嗎?又說用荷花做衣服,芙蓉做裙子,難道荷花真的可以當衣服,芙蓉真的可以當裙子嗎?宋儒解釋經文過於拘泥,恐未必準確。但《離騷》提到秋蘭,表示肯定不是春蘭。《本經》提到澤蘭,表示肯定不是山蘭。

是《離騷》之秋蘭,當屬本經之澤蘭無疑也。然《離騷》不嘗曰春蘭兮秋菊乎?不又曰結幽蘭而延佇乎?不又曰疏石蘭以為芳乎?若秋蘭既屬之澤蘭,將所謂春蘭幽蘭石蘭者,又不得為山蘭,當是何等之蘭乎?且山蘭為花中最上之品,古今評者,列之梅、菊之前今反屈,於孩兒菊之下,以為盜襲其名,世間至賤之草皆收入本草,獨山蘭清芬佳品,擯棄不錄,何其不幸若斯之甚也!本草殺蟲之藥良多,皆未必有驗,至於行水消痰,固山蘭之葉力所優為者也。蓋李時珍、陳、方、吳、楊輩,皆泥定陳藏器以澤蘭、蘭草為一類二種,遂並騷經而疑之。

白話文:

《離騷》中提到的「秋蘭」,無疑就是本經中提到的「澤蘭」。但是,《離騷》中不是也說:「春蘭兮秋菊」嗎?不是又說:「結幽蘭而延佇」嗎?不是又說:「疏石蘭以為芳」嗎?如果秋蘭已經屬於澤蘭,那麼《離騷》中提到的春蘭、幽蘭、石蘭,又不能說是山蘭,那它們到底是怎樣的蘭花呢?

此外,山蘭是花卉中最高級的品種,自古以來的評論家都把它排在梅、菊之上。現在卻反過來,屈居於「孩兒菊」之下,認為山蘭盜用了它的名字。世間最卑賤的草類都收入本草綱目,唯獨山蘭這樣清香美好的佳品,卻被棄而不錄,它的遭遇真是太不幸了!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殺蟲藥,但未必都有效。至於行水消痰,是山蘭葉子的功效,李時珍、陳、方、吳、楊等人,都固執地認為陳藏器把澤蘭、蘭草當做一類兩種植物,所以連帶懷疑《離騷》的說法。

崇澤蘭而黜山蘭,遂令蘭草無復有用之者。不思若以為一類,則《本經》蘭草一條,已屬重出,何以《本經》蘭草反列之上品,而澤蘭止為中品乎?況一入氣分,一入血分,迥然不同也。又騷經言蘭者凡五,除木蘭人所共識,其餘春蘭、秋蘭、幽蘭、石蘭若皆以為孩兒菊,是不特一類二種,且四種一類矣。

白話文:

人們過於重視澤蘭,而輕視山蘭,導致蘭草都被認為沒有用處。這真是令人不解,如果將它們視為同一類,那麼《本經》中關於蘭草的記載,就顯得重複了。為何《本經》將蘭草列為上品,而澤蘭只列為中品呢?況且,澤蘭入氣分,蘭草入血分,兩者功效完全不同。此外,詩經中提到蘭草的地方共有五處,除了木蘭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他如春蘭、秋蘭、幽蘭、石蘭,如果都當作孩兒菊,那就不是單純的一類兩種,而是四種都歸為一類了。

而以為九畹之受誣,豈理也哉?蓋《本經》言澤蘭,所以別乎山也;言蘭草,明用葉而不用其花也;騷經言秋蘭,所以別乎春也;言石蘭,所以別乎澤也。愚謂秋蘭當屬澤蘭,而春蘭、石蘭定是山蘭。其曰幽蘭,則山蘭之別名,以其生於深山窮谷故也。寇氏、朱氏之論,又安可全非也,姑附愚說,以咨多識之士)。

白話文:

而認為九畹的蘭花被誣陷,這豈是道理?《本經》中說澤蘭,是為了區別於山蘭;說蘭草,是明確使用它的葉子而不是花;《騷經》中說秋蘭,是為了區別於春蘭;說石蘭,是為了區別於澤蘭。我想秋蘭應該是澤蘭,而春蘭、石蘭應該是山蘭。而「幽蘭」是山蘭的別名,因為它生長在深山幽谷中。寇氏、朱氏的說法,也不能完全否定,我姑且提出自己的說法,供見多識廣的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