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草部 (6)
草部 (6)
1. 葳蕤
平補而潤,去風濕
甘平。補中益氣,潤心肺,悅顏色,除煩渴。
治風淫濕毒,目痛眥爛(風濕),寒熱痁瘧(痁,詩廉切,亦瘧也),中風暴熱,不能動搖,頭痛腰痛(凡頭痛不止者屬外感,宜發散。乍痛乍止者屬內傷,宜補虛。又有偏頭痛者,左屬風與血虛,右屬痰熱與氣虛,腰痛亦有腎虛、氣滯、痰積、血瘀、風寒、濕熱之不同。凡挾虛、挾風濕者,宜葳蕤),莖寒自汗,一切不足之證。
用代參、耆,不寒不燥,大有殊功(昂按:葳蕤溫潤甘平,中和之品。若蜜製作丸,服之數斤,自有殊功。與服何首烏、地黃者,同一理也。若僅加數分於煎劑,以為可代參、耆,則失之遠矣。大抵此藥性緩,久服方能見功。而所主者,多風濕、虛勞之症。故臞仙以之服食,南陽用治風溫,《千金》、《外臺》亦間用之,未嘗恃之重劑也。
若急虛之證,必須參、耆,方能復脈回陽,斯時即用葳蕤斤許,亦不能敵參、耆數分也。時醫因李時珍有可代參、耆之語,凡遇虛證,輒加用之,曾何益於病者之分毫哉?拙著《方解》:欲採葳蕤古方可以入補劑者,終不可得,則古人之罕用,亦可見矣)。
似黃精而差小,黃白多須(二藥功用相近,而葳蕤更勝),竹刀刮去皮、節,蜜水或酒浸蒸用。畏鹹鹵(陶宏景曰:《本經》有女萎無葳蕤,《別錄》有葳蕤無女蕤。功用正同,疑名異爾)。
白話文:
葳蕤,性平和能滋養,能去除風濕。
味道甘甜性平和。能補養脾胃,增強體力,滋潤心肺,使氣色紅潤,消除煩躁口渴。
能治療風邪侵襲導致的濕毒,眼睛疼痛、眼角潰爛(風濕引起),忽冷忽熱的瘧疾(痁,音同詩廉,也是指瘧疾),中風突然發熱,身體僵硬不能動彈,頭痛腰痛(一般來說,持續不斷的頭痛屬於外感引起,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時痛時止的頭痛屬於內傷引起,應該用補虛的方法治療。還有一種偏頭痛,左邊痛多是風邪和血虛引起,右邊痛多是痰熱和氣虛引起。腰痛也有腎虛、氣滯、痰積、血瘀、風寒、濕熱等不同的原因。凡是兼有虛弱、風濕的,就適合用葳蕤)。能治療陰莖寒冷、自然出汗,以及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
可以代替人參、黃耆使用,性質不寒不燥,有特別的功效。(我的看法是:葳蕤性溫和滋潤,甘甜平和,是性質中和的藥材。如果用蜂蜜製作成藥丸,服用數斤,自然會有特殊的效果,跟服用何首烏、地黃的道理一樣。如果只是在煎藥時加入少量的葳蕤,就認為可以代替人參、黃耆,那就差得太遠了。總的來說,這種藥藥性比較緩慢,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它主要治療的是風濕和虛勞的疾病。所以臞仙用它來調養身體,南陽用它來治療風溫,古書《千金方》、《外台秘要》也偶爾使用,但從來不把它當作主要藥材大量使用。
如果是急需補虛的情況,必須要用人參、黃耆,才能恢復脈象,使陽氣回升。這時候即使使用一斤的葳蕤,效果也比不上幾分的人參、黃耆。現在的醫生因為李時珍說葳蕤可以代替人參、黃耆,就凡是遇到虛症就加入葳蕤,對病人卻沒有一點幫助。我寫的《方解》裡說:想找古方裡把葳蕤加入補藥中的,始終找不到,可見古人也很少使用它。)
外形像黃精但稍微小一些,顏色黃白,有很多鬚根。(這兩種藥的功效相似,但葳蕤更好一些)。用竹刀刮去外皮和節,用蜂蜜水或酒浸泡後蒸熟使用。害怕鹹鹵(陶弘景說:《本草經》裡只有女萎而沒有葳蕤,《名醫別錄》裡有葳蕤而沒有女萎。它們的功效其實一樣,可能是名稱不同而已)。
2. 黃精
平補而潤
甘平。補中益氣,安五臟,益脾胃,潤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風濕,下三蟲。以其得坤土之精粹,久服不飢(氣滿則不飢。脂川有人虐使婢,婢逃入山,拔草根食之甚美,久食不飢。夜宿樹下,見草動疑為虎,上樹避之,及曉而下,凌空若飛鳥。家人採薪見之,告其主,設網捕不得。
或曰:此豈有仙骨?不過服食靈藥耳。遂設酒饌於路,果來食之,食訖遂不能去,擒而詢之,指所食之草,乃黃精也)。
俗名山生薑,九蒸九曬用(仙家以為芝草之類,服之長生)。
白話文:
黃精,性味平和且能滋潤。
味甘性平。能夠補養中焦之氣,增強體力,安定五臟,增強脾胃功能,滋潤心肺,填補精髓,強健筋骨,祛除風濕,驅除體內寄生蟲。因為它吸取了大地精華,長期服用不會感到飢餓(氣血充足就不會飢餓。有個故事說,四川有人虐待婢女,婢女逃入山中,拔草根吃覺得很美味,長期吃就不覺得飢餓。晚上睡在樹下,看到草動以為是老虎,就上樹躲避,到天亮下樹時,身輕如燕,像飛鳥一樣。家人打柴看到她,告訴了她的主人,設網抓捕都抓不到。
有人說:這難道是有仙骨?不過是服用了靈藥罷了。於是就在路上擺上酒菜,她果然來吃,吃完就走不動了,被抓住了,問她吃了什麼,她指著吃的草,就是黃精)。
俗稱山生薑,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曬乾後使用(修煉之人認為它像靈芝之類的仙草,服用能長生不老)。
3. 狗脊
平補肝腎
苦堅腎,甘益血(能強汗),溫養氣。治失溺不節(腎虛),腳弱、腰痛、寒濕。
周痹(經曰:內不在臟腑,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命曰周痹)。除風虛,強機關,利俯仰(滋腎益肝,則骨健而筋強)。
有黃毛如狗形,故曰金毛狗脊。去毛,切,酒拌蒸。萆薢為使。熬膏良。
白話文:
性情平和,可以溫和地補益肝腎。
味道苦可以堅固腎臟,味道甘甜可以補益血液(也能增強發汗),性溫可以滋養氣血。可以用來治療小便失禁控制不住(腎虛所致)、腳無力、腰痛、以及寒濕引起的病症。
也可以治療周痹(經書上說:病邪不在內臟,也沒有發在皮膚表面,而是停留在肌肉之間,是身體的正氣不能正常運行所致,稱作周痹)。能夠去除風邪引起的虛弱,增強關節的活動能力,使身體俯仰自如(滋養腎臟和肝臟,就能使骨骼強健、筋脈強韌)。
這種藥材外形有黃色毛髮,像狗的背部,所以叫做金毛狗脊。使用時要去除毛髮,切開,用酒拌勻後蒸煮。可以搭配萆薢作為輔助藥。用來熬製成藥膏效果很好。
4. 石斛
平補肝腎
甘淡入脾,而除虛熱,鹹平入腎,而澀元氣。益精,強陰,暖水臟,平胃氣,補虛勞,壯筋骨。
療風痹腳弱,發熱自汗,夢遺滑精,囊澀餘瀝(雷斆曰:石斛鎮髓。昂按:石斛石生之草,體瘦無汁,味淡難出。置之煎劑,猝難見功,必須熬膏,用之為良)。
光澤如金釵,股短而中實,生石上者良,名金釵石斛。長而虛者名水斛,不堪用。去頭、根,酒浸用。惡巴豆。畏殭蠶。細銼水浸,熬膏更良。
白話文:
石斛,可以平和地補養肝臟和腎臟。
它味道甘淡,可以進入脾經,清除虛弱引起的發熱;味道鹹而平和,可以進入腎經,收斂固澀元氣。它能增益精氣、強壯陰液、溫暖腎臟等水臟,平和胃氣、補養虛損勞累、強壯筋骨。
可以治療因風邪引起的肢體麻木、腳腿軟弱無力、發熱自汗、夢中遺精、滑精以及小便不利、淋漓不盡等症狀(雷斆說:石斛可以鎮定骨髓。昂按:石斛是生長在石頭上的草本植物,莖幹瘦弱,沒有什麼汁液,味道清淡難以散發出來。把它放在湯劑中,很難馬上見到效果,必須熬製成膏狀,使用起來才比較好)。
外觀光澤像金釵,莖節短且內部充實的,生長在石頭上的品質最好,稱為金釵石斛。莖節長且內部空虛的稱為水斛,不宜使用。使用時要去除頭部和根部,用酒浸泡後再用。忌與巴豆同用。畏懼殭蠶。將石斛切細後用水浸泡,熬成膏狀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