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草部 (8)

回本書目錄

草部 (8)

1. 天南星

燥濕,宣,祛風痰

味辛而苦,能治風散血(《是齋方》: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治破傷風、刀傷、撲傷如神,名玉真散。破傷風者,藥敷瘡口,溫酒調下二錢;打傷至死,童便調灌二錢,連進三服必活);氣溫而燥,能勝濕除痰;性緊而毒,能攻積拔腫,補肝風虛(凡味辛而散者,皆能補肝,木喜條達故也),為肝、脾、肺三經之藥。

白話文:

它的味道辛辣苦澀,能治療風寒和散血(《是齋方》:南星、防風等分研磨成粉末,治療破傷風、刀傷、撲傷的效果極佳,稱為玉真散。治療破傷風時,把藥敷在傷口上,用溫酒送服二錢;摔傷致死時,用童便調服二錢,連服三劑,必能保住性命);它的氣味溫熱乾燥,能祛除濕氣和痰液;它的藥性緊致有毒,能攻破積滯、消腫,補益肝氣虛弱(凡是性味辛散的藥物,都能補益肝氣,因為木性喜條達的緣故),是治療肝、脾、肺三經的藥物。

治驚癇風眩(丹溪曰:無痰不作眩),身強口噤,喉痹舌瘡,結核疝瘕,癰毒疥癬,蛇蟲咬毒(調末箍之),破結下氣,利水墮胎,性更烈於半夏(與半夏皆燥而毒,故墮胎。半夏辛而能守,南星辛而不守。然古安胎方中,亦有用半夏者)。陰虛燥痰禁用。

白話文:

治療驚癇、眩暈(丹溪說:沒有痰就不會眩暈),身體強壯、口不能說話,嗓子發炎、舌頭潰爛,結塊疝氣、腫塊,膿包疥瘡,蛇蟲咬傷(搗碎敷上),化解結塊、通氣,利尿墮胎,藥性比半夏更烈(半夏和南星都燥熱有毒,所以會墮胎。半夏辛辣能守住胎兒,南星辛辣不守住胎兒。然而,古代保胎方中也用半夏)。陰虛燥痰時禁用。

根似半夏而大,形如虎掌,故一名虎掌。以礬湯或皂角汁浸三晝夜,曝用;或酒浸一宿,蒸,竹刀切開,至不麻乃止;或姜渣、黃泥和包,煨熟用。造麴法與半夏同。造膽星法:臘月取黃牛膽汁,和南星末納入膽中,風乾,年久者彌佳。畏附子乾薑、防風(得防風則不麻,火炮則毒性緩,得牛膽則不燥,且膽有益肝膽之功)。

白話文:

這味藥材的根部形狀很像半夏,但是更大,形狀像是老虎的腳掌,因此又稱為「虎掌」。

處理方法:

  • 使用明礬水或皁角汁浸泡三天,然後曬乾後使用。
  • 或是在酒中浸泡一晚,蒸熟後,用竹刀切開,直到切開的部分不再讓人感到麻痺。
  • 或用薑渣和黃泥包覆好,煨熟後使用。
  • 製成藥曲的方法和半夏相同。

製成膽星的方法:

  • 在臘月時取黃牛的膽汁,和南星粉末混合後放進膽囊內,風乾。放置時間越久,效果越好。

注意事項:

  • 忌憚附子、乾薑、防風(接觸防風後會不再讓人感到麻痺,經過火炮後會降低毒性,接觸牛膽後會不會感到乾燥,而且牛膽還有益於肝膽)。

2. 貝母

宣,散結,瀉熱,潤肺,清火

微寒,苦瀉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經氣分,心火降則肺氣寧。《詩》曰:言採其虻。虻即貝母也。取其解鬱)。潤心肺,清虛痰。

白話文:

微微寒涼,苦味能瀉心火,辛味能散肺氣鬱結(進入肺經的氣分,心火下降,肺氣才會安寧。《詩經》上說:採摘它的幼蟲。幼蟲就是貝母。取其疏通氣鬱的作用)。滋潤心肺,清虛痰飲。

治虛勞煩熱,咳嗽上氣,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喉痹(君相之火)目眩(火熱上攻),淋瀝(小腸邪熱,心與小腸相表裡,肺為氣化之源)癭瘤(化痰),乳閉產難。功專散結除熱,敷惡瘡(唐時有人膊上生瘡如人面,能飲酒食物,亦無他苦。遍投諸藥悉受之,至貝母。瘡乃顰眉,灌之數日,成痂而愈),斂瘡口(火降邪散,瘡口自斂,非貝母性收斂也。

白話文:

用來治療身體虛弱、發熱、咳嗽、氣喘、吐血、咯血、肺結核、肺部化膿、喉嚨腫痛(由於君相火熱)、頭暈目眩(火熱上衝)、淋漓病(小腸邪熱,心和小腸表裡相通,肺是氣化的來源)、癭瘤(化痰)、乳房不通、難產。

貝母的主要功效是散結、清熱,還可以外敷惡瘡(唐朝時有人肩上長了一個像人臉一樣的瘡,能喝酒吃東西,也沒有其他不適。試過各種藥物都沒有用,但敷上貝母後,瘡口開始皺眉,敷了幾天後就結痂癒合了)、斂瘡口(火熱消退、邪氣散去,瘡口自然收縮,並不是貝母具有收斂性)。

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貝母,不知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設或誤用,貽誤非淺。故凡風、寒、濕、食諸痰,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

白話文:

民間普遍用貝母來代替半夏,認為貝母可以解除半夏的燥毒。然而,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貝母性寒潤,主治肺部燥痰;而半夏性溫燥,主治脾胃濕痰。如果誤用貝母,會耽誤病情,後果嚴重。因此,凡是由風寒濕食引起的各種痰證,都不宜使用貝母,而應使用半夏和南星等藥材。

川產開瓣者良,獨顆無瓣者不堪用。去心,糯米拌炒黃,搗用。厚朴白薇為使。畏秦艽。反烏頭

白話文:

四川產的生薑瓣較好,單獨一顆沒有瓣的不能用。去除薑心,與糯米一起翻炒至黃色,然後搗碎使用。用厚朴和白薇作為引經藥。忌用秦艽,與烏頭相剋。

3. 栝樓仁

俗作瓜蔞

瀉火,潤肺,滑腸,止血,治熱痰

甘補肺(本草苦),寒潤下。能清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為治嗽要藥(肺受火逼,失下降之令,故生痰作嗽)。又能盪滌胸中鬱熱垢膩,生津止渴(丹溪曰:消渴神藥),清咽利腸(通大便。《是齋方》:焙研酒調或米飲下,治小便不通),通乳消腫。

白話文:

甘味滋補肺部(但本草認為甘草性苦),寒涼滋潤而能下行。它能清涼上焦之火,使痰氣向下,是治療咳嗽的重要藥物(肺部受火熱逼迫,失去下降的指令,所以產生痰導致咳嗽)。它還能清除胸中的鬱熱、積垢和油膩,生津止渴(丹溪說:是治療消渴症的神奇藥物),清利咽喉,通暢大便(幫助排便。《是齋方》:烤過研磨後用酒或米湯調服,可以治療小便不通),通乳消腫。

治結胸胸痹(仲景小陷胸湯用之。又云:少陽證口渴者,小柴胡湯,以此易半夏),酒黃熱痢,二便不通。炒香酒服,止一切血(寒降火),瀉者忌用。

白話文:

治療胸中結塊和胸部疼痛(使用仲景的「小陷胸湯」。另一種說法是:少陽證(火熱證)口渴時,可使用「小柴胡湯」,並將其中的半夏換成酒)。此外,還可治療酒熱黃疸、痢疾,以及大小便不通。將酒炒香後服用,可以止血(寒涼藥性可以降火),但腹瀉者忌用。

實圓長如熟柿子,扁多脂,去油用。枸杞為使,畏牛膝、乾漆。惡乾薑。反烏頭

白話文:

枸杞子:果實圓潤細長,成熟時呈柿子紅色,扁平且油脂豐富。使用前需去除果皮上的油脂。

配伍:以枸杞子為主要藥材,避免與牛膝、乾漆同時使用。

禁忌:忌用乾薑。

相剋:與烏頭相剋。

4. 天花粉

瀉火,潤燥,治熱

酸能生津,甘不傷胃,微苦微寒。降火潤燥,滑痰解渴(古方多用治消渴),生肌排膿,消腫,行水通經,止小便利,(膀胱熱解,則水行而小便不數)。

白話文:

酸味可以生津止渴,甘味不會損傷胃,微苦微寒。能降火滋潤乾燥,化痰解渴(古方多用來治療口渴),生肌排膿,消腫,利水通經絡,止尿頻(膀胱熱解除了,水液流動順暢,小便就不會頻繁)。

治熱狂時疾,胃熱疸黃,口燥唇乾,腫毒發背,乳癰瘡痔。脾胃虛寒者禁用。即栝蔞根,畏惡同。澄粉食,大宜虛熱人。

白話文:

治療熱病狂躁,胃熱引起的黃疸,口乾脣燥,背部腫毒,乳癰瘡痔等熱症。脾胃虛寒的人禁用。

可以用栝蔞根,忌諱與惡性的東西同服。用澄粉當作食物,非常適合虛熱體質的人服用。

5. 夏枯草

補陽,散結,消癭

辛苦微寒,氣稟純陽。補肝血,緩肝火,解內熱,散結氣。

治癭癧濕痹,目珠夜痛(樓全善曰:目珠連目本,即目系也。夜痛及點苦寒藥更甚者,夜與寒皆陰也,夏枯氣稟純陽;補厥陰血脈,故治此如神,以陽和陰也。按目白珠屬陽,故晝痛,點苦寒藥則效;黑珠屬陰,故夜痛,點苦寒藥反劇)。

白話文:

治療因濕氣引起腫脹和關節疼痛,以及夜間眼睛疼痛(樓全善註解:眼珠與眼睛本體相連,即眼系。夜間疼痛,點用苦寒藥物後疼痛更劇烈,這是因為夜和寒都屬於陰性,而夏枯草性味純陽。治療此症時補充厥陰血脈,所以能像神醫一樣治好,這是因為用陽性來調和陰性。按理來說,眼白屬於陽性,所以白天疼痛,點用苦寒藥物比較有效;眼黑屬於陰性,所以夜間疼痛,點用苦寒藥物反而會加重疼痛。)

冬至生,夏至枯,故名,用莖葉。

6. 海藻

瀉熱,軟堅痰,消癭瘤

咸潤下而軟堅,寒行水以泄熱。故消癭瘤、桔核、陰㿉之堅聚(腹痛曰疝,丸痛曰㿉,音頹),痰飲腳氣水腫之濕熱。消宿食,治五膈。

白話文:

它具有滋潤下行、軟化堅硬的作用,可以通過寒涼化水的方法來宣洩熱症。因此,它可以消散癭瘤、桔核、陰疝等堅硬的積聚,以及痰飲、腳氣、水腫等濕熱證。此外,它還能消散積食,治療五膈。

山東海有大葉馬尾二種,亦作海菜食,洗去鹹水用(昂按:其用在咸,似不宜過洗)。反甘草(東垣治瘰癧、馬刀海藻、甘草並用,蓋激之以潰堅也)。

白話文:

山東沿海有兩種大葉馬尾,都可以當作海菜食用,只要洗去鹹水即可(註:海菜有鹹味,似乎不宜過度清洗)。它可以抵消甘草的甜味(《東垣試效方》中治療瘰癧、馬刀的方劑同時使用了海藻和甘草,這可能是為了刺激海藻發揮破堅的效果)。

7. 海帶

下水消癭,功同海藻。似海藻而粗,柔弱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