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禽獸部 (2)
禽獸部 (2)
1. 夜明砂
一名天鼠矢
瀉,散血,明目
辛寒。肝經血分藥。活血消積,治目盲障翳(加石決明豬肝煎,名決明夜靈散,治雞盲眼)瘧鬾(音奇。小兒鬼)驚疳(蝙蝠及矢,並治驚、疳、瘧、癇、厥陰之病),血氣腹痛(《經疏》曰:辛能散內外滯氣,寒能除血熱氣壅,明目之外,余皆可略。吳鶴皋曰:古人每用虻蟲、水蛭治血積,以其善吮血耳。
若天鼠矢,乃食蚊而化者也,當亦可以攻血積,《本草》稱其下死胎,則其能攻血塊也何疑)。同鱉甲燒煙闢蚊。蝙蝠矢也,食蚊,砂皆蚊眼,故治目疾。淘淨焙用。惡白薇、白蘞。
白話文:
夜明砂,又名天鼠屎。
具有瀉下、散血、明目的功效。
味道辛辣,性質寒涼。屬於肝經的血分藥。能活血化瘀、消除積滯,治療眼睛看不見東西、有翳障(可以搭配石決明、豬肝煎煮,稱為決明夜靈散,治療夜盲症)。還能治療瘧疾、小兒受驚嚇引起的疾病、疳積(蝙蝠及蝙蝠的糞便,都能治療驚嚇、疳積、瘧疾、癲癇、厥陰等疾病),以及因血氣不通導致的腹痛。(《本草經疏》說:辛辣能散開內外淤滯的氣,寒涼能去除血熱氣壅,除了明目的功效外,其他的都可以略過。吳鶴皋說:古人常用虻蟲、水蛭治療血積,是因為它們善於吸血。
如果說天鼠屎,是吃蚊子而形成的,也應該可以攻破血積,《本草綱目》說它能下死胎,那麼它能攻破血塊也就沒什麼疑問了。)可以和鱉甲一起燒煙來驅蚊。夜明砂是蝙蝠的糞便,因為蝙蝠吃蚊子,所以糞便裡都是蚊子的眼睛,因此可以治療眼睛疾病。使用時要淘洗乾淨,然後焙乾使用。忌與白薇、白蘞同用。
2. 豬肉
臟腑引經
水畜,鹹寒。
心血,用作補心藥之嚮導,蓋取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之意(《延壽丹書》曰:豬臨殺,驚氣入心,絕氣入肝,皆不可多食)。
尾血,和龍腦(冰片),治痘瘡倒黶(能發之,時珍曰:取其動而不息,亦有用心血者)。肝,主藏血,補血藥用之,入肝明目(雄者良。同夜明砂作丸,治雀目。雀目者,夜不能睹,濕痰及肝火盛也)。
肺,補肺,治肺虛咳嗽(咳血者,蘸薏仁末食)。
肚,入胃健脾(仲景治消渴,有黃連豬肚丸。用雄豬肚一枚,入黃連末五兩,栝蔞根、白粱米各四兩,知母三兩,麥冬二兩,縫定蒸熟,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直指方》:治小兒疳熱,黃連五兩,入豬肝蒸爛,飯丸,米飲下,仍服調血清心藥佐之。且曰:小兒之病,非疳即熱,常須識此)。
腎,鹹冷而通腎。治腰痛耳聾(日華曰:補水臟,暖腰膝。又曰:久食令人少子。孟詵曰:久食令人腎虛。李時珍韙之,謂其鹹冷能瀉腎氣也。昂按:枸杞、玄參、知母、黃柏,性皆寒而能補腎。豬腎乃肉食,何獨瀉腎若斯之酷也?古今補腰腎藥,用豬腎者頗多,未見作害。
大抵諸家食忌,不可盡信。《瑣碎錄》:豬腎一對,童便二分,酒一分,瓦罐煨,五更食之,治勞瘵,一月愈。《經驗後方》:豬腎、枸杞葉、豉汁,入蔥、椒、鹽作羹,治陰痿羸瘦)。
腸,入大腸,治腸風血痢(《奇效方》:治臟毒,有臟連丸)。
膽汁,苦入心、寒勝熱、滑潤燥。瀉肝膽之疳,沐發光澤。醋和,灌穀道,治大便不通(仲景治陽明證內無熱者,便雖秘,勿攻。故用膽汁外導之法,不欲以苦寒傷胃腑也。成無已曰:仲景治厥逆無脈,用白通湯加豬膽汁。蓋陽氣大虛,陰氣內勝,純與陽藥,恐陰氣格拒不得入。
故加豬膽汁,苦入心而通脈,寒補肝而和陰,不致格拒也。昂按:此即熱因寒用之義)。浴初生小兒,永無瘡疥。
豬脬(亦作胞),治遺溺疝氣,用作引經。
豬脂,甘寒。涼血潤燥,行水散風,解毒(《千金方》:凡中惡及牛肉毒、百獸肝毒,服豬脂一斤,佳)殺蟲(故瘡藥多用之),利腸(能通大便,退諸黃)滑產。煎膏藥,主諸瘡(臘月者佳。古方用之最多,治咳嗽亦用之)。
豬蹄,煮湯,通乳汁(加通草二兩,佳),洗敗瘡。
懸蹄甲,治寒熱痰喘,痘瘡入目,五痔腸癰(古人有用左甲者,有用後甲者)。
豬肉反黃連、烏梅、桔梗,犯之瀉痢(時珍曰:方有臟連丸、黃連豬肚丸,豈忌肉而不忌臟腑乎?昂按:《別錄》云,豬肉閉血脈,弱筋骨,虛人肌,不可久食。陶弘景曰:豬為用最多,唯肉不可食。孫思邈曰:久食令人少子,發宿病、筋骨碎痛之氣。孟詵曰:久食殺藥、動風、發疾。
白話文:
豬肉
豬是水生的動物,味道鹹而性寒。
豬心血,可以作為補心藥的引導,這是取其「以心歸心、以血導血」的含義。(《延壽丹書》說:豬在被宰殺時,驚嚇的氣會進入心臟,斷氣時會進入肝臟,這些都不宜多吃。)
豬尾巴的血,和冰片一起用,可以治療痘瘡引起的倒陷疤痕(能夠使其發出,李時珍說:取其動而不息的特性,也有人用心血代替)。豬肝,主要功能是儲藏血液,補血的藥物會用到它,進入肝臟可以明目(雄豬的肝臟較好。和夜明砂一起製成藥丸,可以治療雀盲眼。雀盲眼指的是晚上看不見東西,多是濕痰或是肝火旺盛引起的)。
豬肺,可以補肺,治療肺虛引起的咳嗽(如果咳嗽帶血,可以蘸薏仁粉食用)。
豬肚,可以進入胃部,健脾胃(張仲景治療消渴症,有黃連豬肚丸。用雄豬肚一個,放入黃連末五兩、栝樓根、白粱米各四兩、知母三兩、麥冬二兩,縫好後蒸熟,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直指方》:治療小兒疳熱,用黃連五兩,放入豬肝蒸爛,製成飯丸,用米湯送服,並服用調血清心的藥物輔助。這說的是小兒的病,不是疳積就是熱症,必須要了解這一點)。
豬腎,味道鹹而性冷,可以通腎。治療腰痛和耳聾(《日華子本草》說:可以補水臟,溫暖腰膝。又說:長期食用會使人生育能力下降。《孟詵本草》說:長期食用會使腎虛。李時珍認可這個說法,認為它性鹹冷,會瀉腎氣。我認為:枸杞、玄參、知母、黃柏,性質都是寒性的,卻能補腎。豬腎作為肉食,為什麼會如此嚴重地瀉腎氣呢?古今補腰腎的藥物,使用豬腎的很多,沒見過有什麼害處。
總體來說,各家的飲食禁忌,不可全信。《瑣碎錄》:用豬腎一對,童子尿二分,酒一分,用瓦罐煨熟,五更時分食用,可以治療勞癆,一個月就會痊癒。《經驗後方》:用豬腎、枸杞葉、豆豉汁,加入蔥、胡椒、鹽做成羹,可以治療陰莖痿軟和身體消瘦)。
豬腸,可以進入大腸,治療腸風血痢(《奇效方》:治療臟毒,有臟連丸)。
豬膽汁,味道苦,可以入心、寒性可以勝熱、滑潤可以潤燥。可以瀉肝膽的疳積,用來洗頭髮可以使頭髮有光澤。用醋調和,灌入肛門,可以治療大便不通(張仲景治療陽明證內部無熱的患者,雖然大便秘結,也不要用攻下的藥物。所以使用膽汁外引的方法,不想用苦寒的藥物傷害胃腑。成無己說:張仲景治療厥逆無脈的症狀,使用白通湯加入豬膽汁。這是因為陽氣大虛,陰氣內盛,如果單用陽藥,恐怕會被陰氣阻隔而無法進入。所以加入豬膽汁,苦味可以入心而通脈,寒性可以補肝而調和陰氣,不至於被陰氣阻隔。我認為:這就是「熱因寒用」的道理)。用來給剛出生的嬰兒洗澡,可以使他們永遠不生瘡疥。
豬脬(也叫豬膀胱),可以治療遺尿和疝氣,用作引導藥物。
豬油,味道甘甜,性寒。可以涼血潤燥,行水散風,解毒(《千金方》:凡是中惡以及牛肉毒、各種野獸肝毒,服用豬油一斤,效果很好),殺蟲(所以瘡瘍藥多用它),潤腸(可以通大便,退黃疸),助產。熬製成膏藥,可以治療各種瘡瘍(臘月的豬油最好。古代的方子用得很多,也用來治療咳嗽)。
豬蹄,煮湯,可以疏通乳汁(加入通草二兩,效果更好),可以用來清洗潰爛的瘡。
豬懸蹄甲,可以治療寒熱痰喘、痘瘡侵入眼睛、痔瘡和腸癰(古人有用左邊蹄甲的,也有用後蹄甲的)。
豬肉與黃連、烏梅、桔梗同食,會導致腹瀉(李時珍說:方子中有臟連丸、黃連豬肚丸,難道忌諱肉卻不忌諱內臟嗎?我認為:《別錄》說,豬肉會閉塞血脈,使筋骨虛弱,使虛弱的人肌肉鬆弛,不宜長期食用。陶弘景說:豬的用途很多,唯獨豬肉不宜食用。孫思邈說:長期食用會使人生育能力下降,引發舊病,產生筋骨碎痛的氣。孟詵說:長期食用會降低藥效、引起風邪、引發疾病。
韓曁說:凡是肉類都有滋補作用,唯獨豬肉沒有滋補作用。李時珍說:南方產的豬肉味道濃厚汁液濃稠,其毒性更強,好像是要作為大禁忌一樣。然而現在的人整天吃肉,體內外都豐腴,子孫繁衍,也沒見有這麼嚴重的危害。他又說:和黃豆、蕎麥、葵菜、生薑、胡荽、吳茱萸、牛肉、羊肝、龜、鱉、鯽魚、雞蛋一起食用,都有禁忌。
然而食物中一起搭配食用的很多,也沒見有絲毫的危害。總的來說,肉可以補肉,味道鮮美,食用後可以潤澤腸胃,產生精液,使肌肉豐滿,使皮膚有光澤,這也是它的作用所在。只是吃多了,會助長熱氣、產生痰液、引起風邪、產生濕氣,對患有風寒感冒以及剛痊癒的人來說是大忌。古代的君王教導百姓,飼養豬作為優先,難道是故意要以此來危害百姓嗎?明太祖解釋“家”這個字的含義,也說“沒有豬就不能成家”。各家學說,考證古代文獻沒有依據,在人身上試驗也不靈驗,只是讓飲食禁忌不足以被後人信服。
傷寒感冒忌食豬肉,是因為豬肉能滋補肌肉,使體表更加緊密,油膩不容易消化,風邪無法散去。病剛痊癒的人忌食豬肉,是因為腸胃功能衰弱,難以承受肥厚油膩的食物。
此外,據我所知,豬肉生痰,只是風痰、濕痰、寒痰患者忌食。像是老年人有燥痰乾咳的,更需要肥濃的食物來滋潤,不能固執地認為豬肉會生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