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禽獸部 (3)

回本書目錄

禽獸部 (3)

1. 豬肉

韓𢘅曰:凡肉皆補,惟豬肉無補。李時珍曰:南豬味厚汁濃,其毒尤甚,若將為大禁者然。然今人終日食肉,內滋外腴,子孫蕃衍,未見為害若斯之甚也。又云:合黃豆、蕎麥、葵菜、生薑、胡荽、吳茱、牛肉、羊肝、龜、鱉、鯽魚、雞子食之,皆有忌。

然餚饌中合食者多,未見絲毫作害也。大抵肉能補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豐肌體,澤皮膚,固其所也。惟多食,則助熱生痰、動風作濕,傷風寒及病初愈人為大忌耳。先王教民,畜牧養彘為先,豈故為是以厲民歟?明太祖釋家字之義,亦曰無豕不成家。諸家之說,稽之於古則無徵,試之於人則不驗,徒令食忌不足取信於後世而已。

傷寒忌之者,以其補肌固表,油膩纏黏,風邪不能解散也。病初愈忌之者,以腸胃久枯,難受肥濃厚味也。

又按:豬肉生痰,惟風痰、濕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乾咳,更須肥濃以滋潤之,不可執泥於豬肉生痰之說也)。

白話文:

豬肉

古人認為所有肉類都有補益作用,唯獨豬肉沒有。李時珍說,南方豬肉味道濃郁,湯汁肥厚,毒性尤其厲害,幾乎要被完全禁止。但是現代人天天吃豬肉,身體肥胖,子孫也繁衍興旺,並沒有因此產生什麼大害。又說,豬肉與黃豆、蕎麥、葵菜、生薑、芫荽、吳茱萸、牛肉、羊肝、龜、鱉、鯽魚、雞蛋一起吃,都是禁忌。

然而實際上,很多菜餚裡都混著吃,也沒見有什麼害處。總的來說,肉類可以滋補身體,味道鮮美,吃了能潤腸胃,生精液,使肌肉豐滿,皮膚光澤,這是它固有的功效。只是吃太多,會助長內熱,產生痰液,導致風濕等疾病,以及傷風感冒或病後初癒的人更應忌食。古代帝王教導百姓養豬,難道是故意讓百姓吃豬肉受罪嗎?明太祖也說,沒有豬,家就不算完整。這些說法,考究古代典籍找不到依據,實際生活中也驗證不了,只是讓後世人徒增飲食禁忌而已。

傷風感冒的人忌吃豬肉,是因為豬肉能滋補肌肉、固護肌膚,其油膩黏稠的特性會妨礙風邪的消散。病後初癒的人忌吃豬肉,是因為腸胃長時間虧損虛弱,難以承受豬肉肥厚濃郁的味道。

此外,豬肉雖然會生痰,但只有風痰、濕痰、寒痰才需忌食。例如老人因燥熱引起的乾咳,更需要肥膩的食物來滋潤,不能一概而論豬肉生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