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四 (1)
卷四 (1)
1. 【生地黃湯】
治小兒生下遍體皆黃,壯如金色,身壯熱,大小便不通,啼聲不出,不乳食。
生地黃,當歸,赤芍,川芎,天花粉(各等),每五七錢,水煎,母子俱服。
一方,小兒頭瘡。
臘豬油(半生半熟),雄黃,水銀(各等),上研勻,封瘡上。
一方,治小兒臍中汁出,及濕癢。用枯礬或黃柏末敷。
又方,龍骨燒同枯礬研敷。好。
一方,小兒癩頭瘡。用通聖散合酒,另炒大黃為末,再用酒拌,令乾,水煎服三二錢。外用紅炭,(淬),長流水中,熱洗之。用胡荽子、伏龍肝、懸龍尾、黃連、枯礬為末,油調敷。
白話文:
【生地黃湯】
治療嬰兒出生後全身發黃,黃得像金色一樣,身體發熱,大小便不通暢,哭不出聲,不喝奶。
使用生地黃、當歸、赤芍、川芎、天花粉(每種藥材份量相同),每次取五到七錢,用水煎煮,讓母親和嬰兒都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嬰兒頭部生瘡:
用半生不熟的豬油、雄黃、水銀(每種藥材份量相同),一起研磨均勻,敷在瘡上。
另一個方子,治療嬰兒肚臍流出汁液,以及濕疹搔癢:
用枯礬或黃柏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子,用煅燒過的龍骨和枯礬一起磨成粉末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另一個方子,治療嬰兒癩頭瘡:
使用通聖散混合酒,另外炒過的大黃磨成粉末,再用酒攪拌均勻,等乾燥後,用水煎煮,服用二到三錢。外部治療方法是:將燒紅的炭放入長流水中冷卻,用熱水清洗患處。再將胡荽子、伏龍肝、懸龍尾、黃連、枯礬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