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三 (1)
卷三 (1)
1. 【如聖散】
專治濕毒。黃水出如膿顆,皆敷上。如濕,乾摻;干,用燭油調,敷。
羌活(一錢),蒼朮(八分),防風(八分),五倍子(三錢,焙),黃柏(五錢,炙)
上先四味,炒赤色後加黃柏,再炒枯,研為細末,依法治之。
一方,治面上風刺紅瘡。
好硫黃(一兩),枯礬(五錢),乾白鹽(二錢),片腦(一分,另研)
先將前三味研為極細末,拌勻,旋入片腦,且研且拌,務令極勻,收瓷罐內,置涼處。臨臥時取二三分,唾調如糊,塗兩鼻孔內,剩下者,搽患處。忌焦勞、煎炒、椒酒及一切辛辣之物,半月效。後再用硫黃一兩為末,分作六七次,用滾水一鍾泡浸,候冷,不時點洗患處,退紅色。
白話文:
此方專門治療濕毒。如果皮膚出現像膿包一樣的黃色液體,就將藥粉敷在患處。如果患處潮濕,就直接撒上藥粉;如果患處乾燥,就用蠟燭油調和藥粉後敷上。
藥方組成:羌活(一錢)、蒼朮(八分)、防風(八分)、五倍子(三錢,烘焙過)、黃柏(五錢,炙過)。
先將羌活、蒼朮、防風、五倍子這四味藥炒到呈現赤紅色,再加入黃柏一起炒到焦枯,然後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按照上述方法使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臉上的粉刺和紅瘡。
藥方組成:好硫磺(一兩)、枯礬(五錢)、乾白鹽(二錢)、冰片(一分,另外研磨)。
先將硫磺、枯礬、乾白鹽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均勻混合,再加入冰片,邊研磨邊攪拌,務必使所有藥粉混合均勻,然後裝入瓷罐中,放置在陰涼的地方。臨睡前取二三分藥粉,用唾液調成糊狀,塗抹在兩個鼻孔內,剩下的藥糊塗抹在患處。治療期間要避免過度勞累、油炸煎炒的食物、酒類以及一切辛辣刺激的食物,半個月可見療效。之後再用一兩硫磺研磨成粉末,分成六七次,用一盅滾燙的開水沖泡浸泡,等水冷卻後,隨時用此水清洗患處,以消除紅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