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集成》~
1. 名堂圖
2. 臟腑明堂圖
(附圖:臟腑明堂圖)
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於腦,上至腦,下至尾骶,腎主之也。
兩乳中間名曰膻中,為氣聚之海,能分佈陰陽,不可損也。
膈膜在心肺之下,肝腎之上,周回相隔如幕,以遮濁氣,使不薰蒸上。
闌門在大小腸之間。
津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
溺之所出,精之所施。
搖心旌則欲動,命門三焦之精從此泄矣。
人之五臟、六腑、百骸、九竅、脈絡盡皆貫通,節節相續,無有間斷,今畫其大略使觀者便覽。
心係六節
腎係七節
七節之旁有小心係,小心係者命門也,由下而上六七節也,腎係十四節。
經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浹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
白話文:
(腦部)是骨髓聚集的地方,所有的骨髓都連接到腦部,上自腦部,下至尾骶,這都是腎臟主管的範圍。
兩乳中間的部位稱為膻中,這是氣息聚集的海洋,能夠分配陰陽二氣,絕對不能受到傷害。
膈膜位於心肺之下,肝腎之上,環繞四周像簾幕一樣,用來阻擋混濁的氣息,避免它們向上薰蒸。
闌門處於大腸和小腸之間。
體內的津液會滲入膀胱,食物殘渣則流入大腸。
這是排尿和精液排出的地方。
當心旌搖晃時慾望就會被激發,生命之門和三焦的精華會由此地宣洩。
人的五臟、六腑、全身的骨骼、九個孔洞、以及脈絡都是相互貫通的,一環接一環,沒有任何間斷,現在繪製了這張大略的圖,讓讀者可以輕鬆瀏覽。
心臟有六節
腎臟有七節
在七節的旁邊有小心的聯繫,小心的聯繫就是生命之門,從下到上共有六七節,腎臟的聯繫則有十四節。
根據古籍記載:心臟是君主的器官,神明由此產生。肺臟是輔佐的器官,治理的原則由此產生。肝臟是將軍的器官,策略和思考由此產生。膽囊是公正的器官,決策由此產生。膻中是臣子的器官,喜悅和快樂由此產生。
脾胃是糧倉的器官,五種味道由此產生。大腸是傳遞的器官,轉換由此產生。小腸是接收的器官,消化由此產生。腎臟是強壯的器官,技巧由此產生。三焦是溝通的器官,水的通道由此產生。膀胱是都市的器官,津液在此儲存,經過氣息的轉化就能排出。這十二個器官不能失去協調。
3. 正人明堂圖
(附圖:正人明堂圖)
手太陰肺經絡,起於中府穴,終於少商穴。
手厥陰心包絡,起於天地穴,終於中衛穴。
足厥陰肝經絡,起於大敦穴,終於期門穴。
手少陰心經絡,起於極泉穴,終於少衝穴。
足少陰腎經絡,起於湧泉穴,終於俞府穴。
足太陰脾經絡,起於隱句穴,終於大包穴。
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脈三陽脈,以合為十二經也。
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脈絡傳至,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氣血、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手陽明注足陽明太陰,足太陰注手少陰太陽,手太陽注足太陽少陰,足少陰注手心、足少陽,手少陽注足少陽厥陰,足厥陰腹還注手太陰。其氣*以平旦為紀,以漓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白話文:
(附圖:正人明堂圖)
手太陰肺經絡,起源在中府穴,結束在少商穴。
手厥陰心包絡,起源在天地穴,結束在中衛穴。
足厥陰肝經絡,起源在大敦穴,結束在期門穴。
手少陰心經絡,起源在極泉穴,結束在少衝穴。
足少陰腎經絡,起源在湧泉穴,結束在俞府穴。
足太陰脾經絡,起源在隱白穴,結束在大包穴。
人的雙手和雙腳各自擁有三條陰脈和三條陽脈,加總起來即為十二經脈。
手部的三條陰脈從臟腑連接到手,手部的三條陽脈則從手連接到頭,腳部的三條陰脈從腳向上連接至腹部,腳部的三條陽脈則從頭部向下連接至腳,這些脈絡相互連接,血液循環不停,因此,經脈的作用就是運行氣血,貫通陰陽,讓身體充滿活力。它們的運行方式是,從中焦開始注入手太陰和陽明脈,再由手陽明脈注入足陽明和太陰脈,再由足太陰脈注入手少陰和太陽脈,再由手太陽脈注入足太陽和少陰脈,再由足少陰脈注入手心和足少陽脈,再由手少陽脈注入足少陽和厥陰脈,最後由足厥陰脈迴流至腹部,再注入手太陰脈。這種氣的運行,以黎明時分為起點,就像灕水一樣,日夜不停地運行,與天體運轉同步,週而復始,永無止盡。
4. 伏人明堂圖
(附圖:伏人明堂圖)
手太陽小腸經絡,起少澤穴,終於地宮穴。
手少陽三焦經絡,起於關衛穴,終耳門穴。
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睛明穴,終於至陰穴。
手陽明大腸經絡,起商陽穴,終於迎香穴。
足陽明胃經絡,起於頭維,終於屬兌穴。
足少陽膽經絡,起於瞳子窌,終於竅陰穴。
凡人脈,循十二經,環八奇據經,合長一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合行八百十丈。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二刻則周身一度也。
5. 側人明堂圖
(附圖:側人明堂圖)
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衛,脾之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心之原出於太兌骨即神門也,膽之原出於坵墟,胃之原出於衛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脘骨。見十二經之原,又不可不知也。
嘉慶二十四年恩賜太醫院六品御醫錢松鏡湖氏重鐫
白話文:
經典上說:肺臟的源頭位於太淵穴,心臟的源頭在太陵穴,肝臟的源頭在太沖穴,脾臟的源頭在太白穴,腎臟的源頭在太溪穴,另外,心臟的另一個源頭在太兌穴,也就是神門穴的位置,膽的源頭在丘墟穴,胃的源頭在豐隆穴,三焦的源頭在陽池穴,膀胱的源頭在京骨穴,大腸的源頭在合谷穴,小腸的源頭在腕骨穴。這些是人體十二條經絡的源頭,我們應該瞭解。
這段文字是在嘉慶二十四年,由被皇帝恩賜為六品御醫的錢松鏡湖重新刻製的。
6.
道光二十八年雙流縣劉仕廉清臣氏繪書
白話文:
這句古代中醫文字在現代白話文中會是:「這是在道光二十八年,由來自雙流縣的劉仕廉,字清臣的人所繪製和書寫的。」
同治十二年蓉城李仲元子乾氏校刻
白話文:
你提供的文字為一本書的出版資訊,並無具體的中醫內容可供翻譯。這句話在現代白話文中可表述為:"此書於同治十二年由蓉城的李仲元,字乾,進行校對並刻印。" 這說明瞭該書的出版時間、地點和出版者。但若你有具體的中醫古文需要翻譯,請提供相關內容。
7. 程鍾齡醫門八法
論病之原,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蓋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病變雖多,而法歸於一。此予數十年來,心領神會,曆試而不謬者,盡見於八篇中矣。學者誠熟讀而精思之,於以救濟蒼生,亦未必無小補云。
白話文:
在探討疾病的根本原因時,可以用「內傷」與「外感」這四個字來概括。當我們深入討論病情的特性,則可用「寒」、「熱」、「虛」、「實」、「表」、「裡」、「陰」、「陽」這八個字來全面描述。而談到治療疾病的手段,則可歸納為「汗」、「和」、「下」、「消」、「吐」、「清」、「溫」、「補」這八種方法。因為在每一種方法之中,都涵蓋了其他七種方法的精髓,而在這八種方法中,更包含了無數種治療方式。儘管疾病變化萬千,但其治療原則都可以歸結到這些基本方法上。這是我在數十年間,用心領悟並多次實踐驗證,毫無錯誤的經驗,全都可以在我寫的八篇文章中找到。如果學習者能熟讀並深刻理解這些內容,對於救助眾生,相信也會有不小的幫助。
8. 論汗法
汗者,散也。
經云:血在皮毛者,汗而發之是也。又云: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
然有當汗不汗誤人者;有不當汗而汗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誤人者;有當汗而汗之不中其經,不辨其藥,知發而不知斂以誤人者,是不可以不審也。
何則?風寒初客於人也,頭痛發熱而惡寒,鼻塞聲重而體痛,此皮毛受病法當汗之。若失時不汗或汗不如法,以致腠理閉塞,榮衛不通,病邪深入,流傳經絡者有之,此當汗不汗之過也。
亦有頭痛發熱與傷寒同,而其人倦怠無力、鼻不塞、聲不重,脈來虛弱,此內傷元氣不足之症。又有勞心好色,真陰虧損,內熱晡熱,脈細數而無力者;又有傷食病,胸膈滿悶,吞酸噯腐,日脯潮熱,氣口脈緊者;又有寒厥痰逆,濕淫腳氣,內癰外癰,瘀血凝積,以及風溫、濕溫、中暑、自汗諸症,皆有寒熱,與外感風寒似同而實異,若誤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不當汗而汗者,此也。
若夫症在外感應汗之例,而其人臍之左右上下,或有動氣,則不可以汗。
經云: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煩飲水即吐。動氣在左,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心中怔悸。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大煩,骨節痛,食入則吐。又脈沉咽燥,病已入裏,汗之則津液越出,大便難而譫語。
又少陰症,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則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耳目,或從口鼻出者,此為下厥上竭為難治。又少陰中寒不可發汗,汗則厥逆倦臥,不能自溫也。又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也。又諸亡血家不可汗,汗則直視;淋家不可汗,汗則便血;瘡家不可汗,汗則痙。
又傷寒病在少陽不可汗,汗則譫妄。又壞病虛人,及女人經水適來者,皆不可汗,若妄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當汗不可汗,而妄汗誤人者此也。
夫病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則將聽之乎是有道焉。傷寒賦云:動氣理中去白朮,是即於理中湯去朮,而加汗藥,保元氣而除病氣也。又熱邪入裏而表未解者,仲景有麻黃石膏之例,有葛根黃連黃岑之例,是清涼解表法也。又太陽症脈沉細,少陰症反發熱者,有麻黃附子細辛之例,是溫中解表法也。
又少陽中風,用柴胡湯加桂枝,是和解中兼表法也。又陽虛者,東垣用補中湯加表藥;陰虛者,丹溪用芎歸湯加表藥,其法精且密矣。總而言之,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汗;(凡)一切陰虛者,皆宜養陰發汗;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汗;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湯;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酥散。
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開花,少霜雪,人稟常弱,腠理空疏,凡用汗藥,只需對症,不必過重。予嘗治傷寒初起,專用香酥散,加防風、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愈,甚則兩服,無有不安。而麻黃峻劑,數十年來,不上兩余。可見地土不同,用藥迥別。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前法治之。
但師古人用藥之意,而未嘗盡泥其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往往有驗。此皆已試之成法,而與斯世共白之,所以拯災救急者,莫切乎此,此汗之之道也。
且三陽之病淺深不同,治有次第。假如症在太陽,而發散陽明,已隔一層;病在太陽陽明,而和解少陽,則引賊入門矣。假如病在二經,而專治一經,已遺一經;病在三經,而偏治一經,既遺二經矣。假如病在一經,而兼治二經,或兼治三經,則邪過經矣。況太陽無汗,麻黃為最;太陽有汗,桂枝可先。
葛根專主陽明,柴胡專主少陽,皆的當不易之藥。至於九味羌活,乃兩感熱症,三陽三陰並治之法,初非為太陽一經設也。又柴葛解肌湯,乃治春溫夏熱之症,自裏達表,其症不惡寒而口渴。若新感風寒,惡寒而口不渴者,非所宜也。又傷風自汗用桂枝湯,傷暑自汗則不可用。
若誤用之,熱邪愈盛,而病必增劇。若於暑症,而妄行發散,復傷津液,名曰重暍,多致不救。古人設為白朮、防風,例以治風,設益元散、香茹飲,以治暑,俾(音bǐ,使,把的意思。)不犯三陽禁忌者,良有以也。
又人知發汗退熱之法,而不知斂汗退熱之法。汗不出,則散之,汗出多,則斂之。斂也者,非五味、酸棗之謂,其謂致病有因,出汗有由,治得其宜,汗自斂耳。譬如風傷衛,汗自出者,以桂枝湯和榮衛,祛風邪而汗自止。若熱邪傳裏令人汗出者,乃熱氣薰蒸,如釜中吹煮水氣旁流,非虛也,急用白虎湯清之。
若邪已結聚不大便者,則用承氣湯下之,熱氣退而汗自收矣,此與傷暑自汗略同。但暑傷氣,為虛邪,只有清補並行之一法。寒傷形,為實邪,則清熱之外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復有發散太過遂至汗多亡陽身瞤動,欲擗地者,宜用真武湯,此救逆之良藥,與中寒冷汗自出者,同類並稱,又與熱症汗出者大相徑庭矣。其他少陽症,頭微汗或盜汗者,小柴胡湯;水氣症頭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湯。
至於虛人自汗盜汗等症,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尋繹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藥,知發而必知斂者,此也。
嗟嗟,百病起於風寒,風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枉隨之矣。
籲,汗豈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