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集成》~ (15)
(15)
1. 灸痞滿穴道
膻中、中脘、期門、章門、通谷、脾俞、三焦俞、少商、內關、湧泉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在現代白話文中是建議用灸療法對以下幾個穴位進行治療以緩解脹滿不適的症狀:心口正中的膻中穴、上腹部的中脘穴、位於胸部兩側的期門穴和章門穴、背部的脾俞穴和三焦俞穴、手指尖的少商穴、手腕內側的內關穴以及腳底的湧泉穴。
2. 積聚
清臣曰:堅硬不移為積。積者,積累之謂,由漸而成者也。時有時無為聚,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積多在血分,聚多在氣分。臨此證者,辨其有形無形,在血在氣,而治積治聚,胸中自有把握矣。
有形宜攻,加味百順丸:大黃二兩,桃仁一兩,紅花五錢,牙皂二錢,研末為丸,每服二三錢。或神保丸:木香、胡椒各一錢半,全蠍七個,巴豆十粒、去油,研末,為丸,麻子大,朱砂為衣,每柿蒂湯下七八丸。
無形宜散,加味神香散:砂仁、白蔻、枳實、丁香,研末,每薑湯下一二錢。或木香調氣散:木香、藿香、檀香、丁香、砂仁、白蔻、炙草。
不堪攻擊,止宜消導漸磨,和中丸:焦朮、枳實、厚朴、檳榔、陳皮、半夏、木香、炙草,薑汁為丸服。或藿砂枳朮丸加陳皮、半夏。
虛弱失調,只宜和中養胃。虛在脾胃,砂半理中湯;虛在肝腎,六味回陽飲加橘、半、砂仁、白蔻。
白話文:
清臣說:若病狀呈現堅硬且位置固定不變動的稱為「積」。「積」是指長期累積形成的病狀,是經過一段時間逐漸發展而成的。而病狀若時有時無,位置不定的則稱為「聚」。「聚」指的是聚集又散開的病狀,其發生與消失並無一定規律。通常「積」多影響血液循環,「聚」則多影響氣機運行。面對這類病症,醫生應當分辨其是否有具體形態,以及其影響的是血液還是氣機,如此才能對症治療「積」或「聚」,治療上便能更有把握。
對於有具體形態的病症,應採取攻伐的治療方式,可以使用加味百順丸:大黃二兩,桃仁一兩,紅花五錢,牙皁二錢,研磨成末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二至三錢。或者使用神保丸:木香、胡椒各一錢半,全蠍七個,巴豆十粒(去油),研磨成末製成丸藥,大小如麻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用柿蒂湯送服七八丸。
對於無具體形態的病症,應採取散發的治療方式,可使用加味神香散:砂仁、白蔻、枳實、丁香,研磨成末,每次用薑湯送服一二錢。或者使用木香調氣散:木香、藿香、檀香、丁香、砂仁、白蔻、炙甘草。
若病患體質無法承受強烈的治療,只適合緩慢地調理,可以使用和中丸:焦白朮、枳實、厚朴、檳榔、陳皮、半夏、木香、炙甘草,以薑汁製成丸藥服用。或者使用藿砂枳朮丸,再加入陳皮、半夏。
若病患體虛且生活作息失調,只適合調理中焦、養護胃氣。若是脾胃虛弱,可用砂半理中湯;若是肝腎虛弱,可用六味回陽飲,再加入橘皮、半夏、砂仁、白蔻。
3. 補遺
實證,大七氣湯:三稜、莪朮、青皮、陳皮、藿香、香附、益智、肉桂、桔梗、甘草、薑、棗。心胃痛加枳實、烏藥。或遇仙丹:黑醜、檳榔各二兩,大黃一兩,三稜、莪朮各五錢,木香二錢半,研末,皂角子煎湯,煮糊為丸,茶下。
虛證,補中湯去升、柴,加苓、夏、枳、朴、山楂,或五味異功散加枳實、砂仁、白蔻、炮薑、藿香。
統治積聚,焦朮、當歸、半夏、枳實、厚朴、香附、陳皮、砂仁、木香、山楂、生薑。左,加川芎、桃仁、肉桂。右,加三稜、莪朮、青皮。肉積加肉果。面積加萊菔。痰積加海石、蔞霜、茯苓、檳榔。瘧後加柴胡、鱉甲。氣虛加人參。
積聚難化,消痞膏:陀僧六兩,羌活、蓼花子各一兩,阿魏五錢,山甲三錢,用香油熬膏,攤布上,加麝香貼。內用蓼花子三錢,研末,燒酒泡二斤,常服兼治痞滿。
白話文:
[補遺]
對於實證的情況,可以使用大七氣湯來治療,其成分包括了三稜、莪朮、青皮、陳皮、藿香、香附、益智、肉桂、桔梗、甘草、薑和棗。如果出現心胃痛的症狀,可以在湯裡加入枳實和烏藥。或者使用遇仙丹,其成分為黑醜、檳榔各二兩,大黃一兩,三稜、莪朮各五錢,木香二錢半,研磨成粉後,用皁角子煎湯,煮成糊狀製成丸狀,服用時可用茶水吞下。
對於虛證的情況,可以使用補中湯,但需去掉升、柴,再加入苓、夏、枳、樸、山楂,或者使用五味異功散,並添加枳實、砂仁、白蔻、炮薑和藿香。
對於積聚的治療,可以用到的藥材有焦朮、當歸、半夏、枳實、厚朴、香附、陳皮、砂仁、木香、山楂和生薑。如果是左邊的積聚,則需額外加入川芎、桃仁、肉桂;若是右邊的積聚,則需額外加入三稜、莪朮、青皮。若因肉食引起的積聚,可加入肉果;若是因麵食引起的積聚,可加入萊菔;若是痰濕引起的積聚,可加入海石、蔞霜、茯苓、檳榔;若是瘧疾後的積聚,可加入柴胡、鱉甲;若是氣虛引起的積聚,則需加入人參。
對於難以化解的積聚,可以使用消痞膏,其成分包含陀僧六兩,羌活、蓼花子各一兩,阿魏五錢,山甲三錢,先用香油熬成膏狀,然後塗在布上,再加上麝香貼在患處。內部調理則需使用蓼花子三錢,研磨成粉後,用燒酒浸泡二斤,經常服用可以兼治痞滿的問題。
4. 灸積聚穴道
積聚在上灸上脘、中脘、期門、章門積聚在下灸天樞、章門、腎俞、氣海、關元、中極、水道
白話文:
如果病症集中在上腹部,應該施灸的穴位有上脘、中脘、期門和章門。如果病症集中在下腹部,則應施灸的穴位包括天樞、章門、腎俞、氣海、關元、中極以及水道。
5. 反胃
清臣曰:反胃之證,有隨食隨吐,有朝食暮吐。人以為病在胃也,而不知病在腎。腎水虛,不能潤喉,因喉燥而吐。腎火虛,不能溫脾,因脾寒而吐。凡治反胃,必先治腎,腎水相濟,則上可轉挽,下易運化。腎火薰蒸,則釜底有薪,水穀具熟,否則腎冷而脾益寒,胃不受食,必上湧而吐矣。
隨食隨吐,無水也。熟地半兩、棗皮一兩五錢、茯苓錢半、五味五分。或八仙長壽丸:熟地二兩、山藥一兩、棗皮、茯苓、麥冬各五錢、丹皮、澤瀉各三錢、五味二錢。
朝食暮吐,無火也。熟地半兩、棗皮一兩、附子二錢半、肉桂、茯苓各錢半;或八味地黃湯,熟地二兩、棗皮一兩、山藥六錢、附子五錢、茯苓三錢、丹皮、澤瀉、肉桂各二錢。
白話文:
清臣說:反胃這種症狀,有的是吃什麼吐什麼,有的是早上吃的到晚上才吐。人們常認為這是胃部的問題,卻不知道其實是腎臟的問題。腎臟水份不足,無法滋潤咽喉,因此導致咽喉乾燥而吐。腎臟的熱能不足,無法溫暖脾臟,因此脾臟受寒而吐。所以治療反胃,一定要先從腎臟著手,腎臟的水與火互相調和,就能改善上面的咽喉問題,下面的消化問題也會變得容易。腎臟的熱能若能燻蒸全身,就像鍋底有柴火,食物就能煮熟,否則腎臟過冷,脾臟更寒,胃部就無法接受食物,必然會往上反湧而出。
吃什麼吐什麼的情況,是因為身體缺乏水份。可用熟地半兩、棗皮一兩五錢、茯苓錢半、五味五分來調理。或者用八仙長壽丸:熟地二兩、山藥一兩、棗皮、茯苓、麥冬各五錢、丹皮、澤瀉各三錢、五味二錢。
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才吐出,是因為身體缺乏熱能。可用熟地半兩、棗皮一兩、附子二錢半、肉桂、茯苓各錢半來調理;或者用八味地黃湯,熟地二兩、棗皮一兩、山藥六錢、附子五錢、茯苓三錢、丹皮、澤瀉、肉桂各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