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集成》~ 醫學集成卷一 (8)
醫學集成卷一 (8)
1. 問證知標本
五問飲食好惡多寡,及化與不化也。初病好冷惡熱,此熱邪在裏,法當清利。純好熱飲,此寒邪在裏,法當溫中。善食不化、胃強脾弱也,壽脾煎;知饑而食不下,脾強胃弱也,溫胃飲;善食易饑,脾熱也,一陰煎倍白芍;惡食兼脹,食積也,平胃散或枳朮丸。
六問胸寬與不寬,即知氣化與不化也。如雜證初起,胸膈脹痛,肝鬱氣結也,舒肝飲。久病者,理陰煎加茯苓、白芥。若傷寒汗下後,四肢熱減,惟胸熱如火,元麥飲或陷胸湯。如熱而兼脹,大便仍結,大柴胡湯。至久病胸膈不寬,必因脾虛不能化氣,理脾滌飲。凡治諸證,方中必兼理脾,脾健則氣化,氣化則胸自寬矣。
七問耳聾。如初傷風寒而聾,寒在少陽經也,小柴胡湯。如無病而聾,氣閉竅也,六鬱湯加歸、芍、柴、辛、菖蒲。至久病耳聾,必屬腎虛。陰虛,左歸丸;陽虛,右歸丸,俱兼服聰明益氣湯。凡諸病兼耳聾,隨治漸聞者順。若不全應,或絕無聞,此精脫之症,不可救矣。
八問渴與不渴,即知裏證之寒熱也。凡大渴恣飲冷水,而又腹堅便結,脈實氣壯,此陽證也,當大涼大下。若口渴仍喜熱飲,此中寒津竭也,法當溫中加生津藥。如渴不欲飲,此真陰虧而津液涸,乃口乾,非渴也,六味湯、左歸飲以壯水。亦有真陰虛而陽邪盛,口亦乾渴炎燥,右歸飲加人參、澤瀉,涼服。或間進冷水,此引火歸元,從陰引陽之法也。
白話文:
五問飲食喜好與消化情況
詢問病人飲食的偏好、食量,以及消化吸收的情況。剛生病時喜歡冷食、討厭熱食,表示體內有熱邪,應使用清熱利濕的藥方。如果只喜歡喝熱飲,表示體內有寒邪,應使用溫中散寒的藥方。如果很會吃但不消化,是胃強但脾虛,可以用壽脾煎來治療。如果感覺到餓但吃不下,是脾強但胃虛,可以用溫胃飲來治療。如果很會吃而且容易餓,是脾胃有熱,可以用一陰煎加倍白芍來治療。如果討厭吃東西而且肚子脹,是食物積滯,可以用平胃散或枳朮丸來治療。
六問胸部舒暢與否
詢問病人胸部是否舒暢,可以了解身體的氣機運行是否順暢。如果各種疾病剛開始時,出現胸悶脹痛,是肝氣鬱結所致,可以用舒肝飲來治療。如果是久病患者,可以用理陰煎加茯苓、白芥來治療。如果傷寒發汗或使用瀉藥後,四肢的發熱減退,但胸部仍然感到灼熱,可以用元麥飲或陷胸湯來治療。如果發熱而且伴隨脹氣,大便又很乾燥,可以用大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是久病導致胸部不舒暢,一定是脾虛導致氣機無法順暢運行,可以用理脾滌飲來治療。基本上治療各種疾病,藥方中都必須兼顧調理脾胃,脾胃功能強健,氣機運行就會順暢,胸部自然就會感到舒暢了。
七問耳聾
詢問病人是否有耳聾的情況。如果是剛感冒受寒而導致耳聾,是寒邪侵犯少陽經脈,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沒有生病卻突然耳聾,是氣機閉塞了耳竅,可以用六鬱湯加當歸、白芍、柴胡、細辛、菖蒲來治療。如果是久病導致耳聾,一定是腎虛所致。如果是腎陰虛,可以用左歸丸來治療;如果是腎陽虛,可以用右歸丸來治療,同時搭配聰明益氣湯來服用。基本上,各種疾病如果同時伴隨耳聾,隨著治療逐漸恢復聽力是好現象。如果治療後聽力沒有恢復,甚至完全聽不見,這是精氣脫失的症狀,難以救治了。
八問口渴與否
詢問病人是否口渴,可以了解體內是寒證還是熱證。如果很口渴而且喜歡喝冷水,同時又腹部堅硬、大便乾燥、脈搏有力、精神旺盛,這是熱證,應使用大寒大瀉的藥方。如果口渴卻喜歡喝熱飲,這是中焦有寒導致津液耗竭,應使用溫中散寒且生津液的藥方。如果口渴卻不想喝水,這是體內真陰虧虛導致津液枯竭,只是口乾並非真正的口渴,可以用六味湯、左歸飲來滋養真陰。也有可能是真陰虧虛而且陽熱過盛,也會口乾口渴且燥熱,可以用右歸飲加人參、澤瀉來治療,並涼服。也可以間歇喝一些冷水,這是引火歸元的做法,從陰來引導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