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世馨

《醫學集成》~ (86)

回本書目錄

(86)

1. 論吐法

嚏出牙開,或痰或食,隨吐而出,其人遂蘇,如此者尤眾。蓋用藥隨藥取吐,不吐之吐,其意更深。此皆古人之成法,而予稍為變通者也。昔仲景治胸痛不能食,按之反有涎吐,下利日數十行,吐之則利止,是以吐痰止利也。丹溪治孕婦轉脬(脬,音pāo,膀胱。),小便不通,用補中益氣湯,隨服而探吐之,往往有驗,是以吐法通小便也。

華佗以醋蒜吐蛇;河間以狗油、雄黃、同瓜蒂以吐蟲而通膈;丹溪又以韮汁去瘀血,以治前症。由此觀之,症在危險之際,古人恒以通劑,盡其神化莫測之用。

況於顯然易見者乎則甚矣。吐法之宜講也。

近世醫者每將此法置之高閣,亦似汗下之外並無吐法,以致病中常有自吐自嘔而為順症者,見者驚,聞者駭。醫家亦不論虛實,而亟亟止之,反成壞病,害人多矣。

籲,可不畏哉?

白話文:

打噴嚏時牙齒會張開,如果能把痰或食物隨著嘔吐排出,那病人就能夠甦醒,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使用藥物是根據藥性來引發嘔吐,不是要吐卻吐不出來的嘔吐,它的意義更加深遠。這些都是古代醫家的成功經驗,而我只是稍微做了些變通。以前張仲景治療胸痛不能進食的病人,按壓胸部反而會有口水吐出,同時腹瀉一天幾十次,用嘔吐的方法治療後腹瀉就停止了,這是用嘔吐來止瀉的例子。朱丹溪治療孕婦膀胱轉位,小便不通暢,用補中益氣湯,隨後讓病人催吐,常常有效,這是用嘔吐來疏通小便的例子。

華佗用醋和大蒜催吐來治療蛇毒;河間用狗油、雄黃和瓜蒂一起催吐來治療蟲積和疏通胸膈;朱丹溪還用韭菜汁來去除瘀血,治療類似的症狀。從這些例子來看,當病情危急的時候,古人常常會用通用的方法,發揮其難以預測的神奇作用。

更何況那些病情顯而易見的情況呢?因此嘔吐方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近代的醫生常常把這種方法擱置不用,好像除了發汗和瀉下就沒有嘔吐方法了,導致疾病過程中常常有病人自行嘔吐反而病情好轉的情況,看到的人感到驚訝,聽到的人感到害怕。醫生也不管病人是虛弱還是實證,就急著制止嘔吐,反而使病情惡化,害人太多了。

唉,難道不令人感到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