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八 (8)
卷八 (8)
1. 急驚風症治
小兒急驚,因聞大聲,或驚而發搐,搐正如故,此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二便黃赤,甚則發搐。蓋熱甚生風,陽盛而陰虛也。宜利驚丸,除其痰熱,不可用巴豆之藥。
白話文:
【對於急驚風的治療】
小孩突然受到驚嚇,例如聽到巨響,導致身體抽搐,抽搐的樣子和之前一樣,這是由心臟過熱引起的。孩子會出現身體發熱、臉色紅赤、口渴想喝水、口中的氣息也很熱,大小便顏色偏黃偏紅,嚴重時就會開始抽搐。這是因為體內過熱,產生了風象,顯示陽氣太盛而陰氣不足的情況。適合使用利驚丸來去除痰熱,但切記不能使用含有巴豆成分的藥物。
2. 慢驚風症治
小兒慢驚,因病後或吐瀉,或藥餌傷損脾胃,而肢體逆冷,口鼻氣微,手足瘛瘲,昏睡露睛,此脾虛生風,無陽之症也。小兒初生,壯熱吐哯,身體強直,手足抽掣,目反直視,是胎驚風症也。
白話文:
【對於慢驚風的治療】
小孩出現慢驚風的情況,多是在疾病康復後,或是因為嘔吐、腹瀉,或是服用藥物不當導致脾胃受損,進而造成四肢冰冷,口鼻呼吸微弱,手腳抽搐,昏睡時眼睛半開,這都是因為脾虛導致風邪內生,屬於缺乏陽氣的病症。
另外,新生兒如果出現高燒並伴隨嘔吐,身體僵硬,手腳抽搐,眼神呆滯直視前方,這種情況就是胎驚風的症狀。
3. 發搐症治
驚癇發搐,男則目左視無聲,右視有聲,女則右視無聲,左視有聲,相勝故也。欲驗逆順,男則握拳拇指叉入食指中為順,於外為逆,女則叉入食指為逆,於外為順。仍參吮乳不能,類以治其母,後仿此。
若傷風發搐,口中氣熱,呵欠頓悶,手足動搖。
若傷食發搐,身溫多睡,或吐不思食。
百日內發搐,真者不過二三次,必死;假者頻發,不死。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血氣未實,不能勝任,故發搐。
白話文:
[治療抽搐症狀]
如果孩子因受到驚嚇而引起抽搐,男孩在抽搐時如果看向左邊沒有聲音,看向右邊有聲音,女孩則相反,這是由性別差異導致的。要判斷病情的吉凶,男孩握拳時如果拇指插進食指間是正常的表現,反之則反常;女孩則剛好相反,拇指插入食指為反常,反之則正常。此外,如果孩子無法吸吮乳汁,應從母親身上找原因進行治療,後續的處理方式可依此類推。
若是因為感冒引起的抽搐,孩子口中的氣息會很熱,會頻繁打哈欠,感到悶悶不樂,並且手腳會不由自主地搖晃。
若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抽搐,孩子身體溫暖,嗜睡,或者會嘔吐,並對食物失去興趣。
在出生百日內發生抽搐,如果真的患有驚厥癲癇,抽搐次數不會超過兩到三次,且可能致命;如果是假性的抽搐,雖然頻繁發生,但不會致命。所謂"真的",指的是內在的驚嚇癲癇;"假的",指的是外部受寒風影響,體內血液和氣息尚未穩定,無法抵抗外界因素,因此產生抽搐。
4. 癲癇症治
凡治五癇,皆隨臟治之,每臟各有一獸之形,並用五色丸治之。發而重者死,病甚者亦死。若反折上竄,其聲如犬,症屬肝也。若目瞪,吐舌,其聲如羊,症屬心也。若目直腹痛,其聲如牛,症屬脾也。若驚跳反折手縱,其聲如雞,症屬肺也。若肢體如屍,口吐涎沫,其聲如豬,症屬腎也。
小兒半歲之間有病,以名中食三指曲按額前眉上髮際之下。若三指俱熱,感受風邪,鼻塞氣粗。三指俱冷,感受風寒,臟冷吐瀉。若食中二指熱,上熱下冷。名中二指熱,夾驚之候。食指熱,胸膈氣滿,乳食不消。《水鏡訣》云:陰陽運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竅四肢,乃生五臟六腑,部位各分,逆順難明。若憑寸口之浮沉,必至橫亡。
於孩子須明虎口,辨別三關,消詳用藥,必無差誤。未至三歲,看虎口三關。若脈見風關,尚易治。交氣關,則難治。交命關,為死症。又當辨其色,如獸驚,三關必青。水驚,三關必赤。人驚,三關必黑。若紫色,主瀉痢。黃色,是雷驚。三關脈通度,乃極驚之症,必死。
有紋或青或紅,如線直者,是母食傷脾。左右一樣者,是驚積齊發。紋有三條,白主肺傷風痰,或齁䶎聲,青主傷寒及嗽,紅主泄瀉,有黑相兼主下痢,紅多白痢,黑多赤痢,有紫相兼虎口脈亂,乃氣不和也。蓋脈紋見有五色,由其病甚,色能加變,即至純黑者,不可得而治矣。
白話文:
[癲癇治療]
凡是治療五種癲癇,都應根據不同的臟器來進行,每種臟器都對應一種動物的特徵,並使用相應的五色藥丸來治療。如果發作時症狀非常嚴重,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患者在發作時出現後仰,向上竄動,發出像狗叫的聲音,這屬於肝臟問題。如果眼睛瞪大,吐舌,發出像羊叫的聲音,這屬於心臟問題。如果眼睛直視,腹痛,發出像牛叫的聲音,這屬於脾臟問題。如果患者驚跳,手腳抽搐,發出像雞叫的聲音,這屬於肺部問題。如果四肢僵硬,口吐白沫,發出像豬叫的聲音,這屬於腎臟問題。
對於半歲內的小孩生病,可以通過觀察額頭眉毛上方髮際下的區域,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輕按。如果三指均感覺熱,可能是受到風邪,會有鼻塞、呼吸粗重的症狀。如果三指均感覺冷,可能是受寒,臟腑寒冷,會有嘔吐、腹瀉的症狀。如果食指、中指兩指熱,表示上身熱,下身冷。如果中指、無名指兩指熱,可能是有驚嚇。如果食指熱,可能是胸膈氣滯,食物不易消化。
《水鏡訣》中提到:陰陽運行結合,形成男女,已經分出九竅四肢,再生成五臟六腑,各自部位分明,但病情的順逆難以預測。如果僅靠診脈來判斷病情,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診斷。
在照顧小孩時,需要明確知道虎口的位置,以便區分三關,這樣在用藥時就不會出差錯。在三歲以前,要密切關注虎口三關。如果脈象在風關,還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到達氣關,就難以治療了。如果到達命關,就是致命病症。同時,還需觀察其顏色變化,如果是獸驚,三關會呈現青色;水驚,三關會呈現紅色;人驚,三關會呈現黑色。如果呈現紫色,主瀉痢;黃色,是雷驚。如果三關脈象混亂,代表極度驚嚇,病情危急,很可能會死亡。
如果出現青色或紅色的紋路,像線一樣直,這表明母親的飲食影響到了孩子的脾胃。如果左右兩邊的紋路相同,表明驚嚇和積食同時發生。如果出現三條紋路,白色代表肺部受風痰影響,可能會有哮喘或咳嗽;青色代表受寒和咳嗽;紅色代表腹瀉;黑色代表下痢,紅色多為白痢,黑色多為赤痢;紫色代表虎口脈象混亂,表明氣血不調。脈紋出現五色,表明病情非常嚴重,顏色會隨病情變化,如果變成純黑色,就無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