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七 (1)
卷七 (1)
1. 耳方
補腎(治五聾方《千金翼》),治勞聾、氣聾、風聾、虛聾、毒聾,如此久聾,耳中作聲。
蓖麻仁(五分),杏仁(去皮、尖),桃仁(去皮、尖),蠟(八分),菖蒲,磁石(各一兩),巴豆仁(一分,去皮,心,熬),石鹽(三分),附子(泡),通草(各半兩),薰陸香(一分),松脂(二兩半)
上十二味,先搗諸草石等令細,別搗諸仁如脂,加松脂及蠟,合搗數千杵,可丸乃止。取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一日四五度,出之轉捻,不過三四度,日一易之。
蓯蓉丸(《濟生》),治腎虛耳聾,或風邪入於經絡,耳內虛鳴。
肉蓯蓉,山萸肉,石龍芮(一名胡椒菜),石菖蒲,菟絲子,羌活,鹿茸,石斛,磁石,附子(各一兩),全蠍(七個,去毒),麝香(半字,旋入)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或鹽湯下。
麝香佛手散(《奇效》),治五般耳出血水者。
麝香(少許),人牙(煅過存性,出火毒,以人牙換石首魚齒,亦良)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吹耳內,即干。及治小兒痘瘡出現壓者,酒調一字服之,即出。
磁石豬腎羹(《養老書》),治老人久患耳聾,養腎臟,強骨氣。
磁石(一斤,杵碎,水淘去赤汁,綿裹),豬腎(一對,去脂膜,細切)
上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腎調和,以蔥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並得。
通耳法(《濟生》)
磁石(用緊者如豆大一塊),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一字)
上用新綿紙裹了塞耳,口中銜少許鐵,覺耳內如風雨即愈。一方用斑蝥一個,巴豆一粒,研細,綿裹塞耳,痛取出。
按:此症如有火者,服清火藥;腎虛者,服補腎藥。隨症施治,無定方也。
白話文:
[耳方]
補腎(治五聾方《千金翼》):針對勞累導致的聽力下降、氣血不足導致的聽力下降、風邪侵擾導致的聽力下降、體質虛弱導致的聽力下降、毒素影響導致的聽力下降,長期下來耳朵會產生聲音。
配方包含:蓖麻籽、杏仁(去皮尖)、桃仁(去皮尖)、蜂蠟、菖蒲、磁石、巴豆籽(去皮心,炒過)、石鹽、炮製附子、通草、乳香、松脂等。將上述藥材分別磨碎,然後混合在一起,攪拌成膏狀,捏成丸狀。每次使用時取一顆像棗核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住塞進耳朵,一天使用四到五次,每次取出後要轉動搓揉,大概使用三到四次就要更換新的。
蓯蓉丸(《濟生》):針對腎虛導致的聽力下降,或是風邪進入經絡,造成耳朵裡有虛幻的聲音。
配方包含:肉蓯蓉、山茱萸、石龍芮(又名胡椒菜)、石菖蒲、菟絲子、羌活、鹿角、石斛、磁石、炮製附子、全蠍、麝香等。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狀,大小像梧桐樹的果實。每次服用一百粒,空腹時用酒送下,或者用鹽水送下。
麝香佛手散(《奇效》):針對耳朵流血水的各種情況。
配方包含:少量的麝香,人牙(煅燒過後,去除火毒)。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取少許吹進耳朵,耳朵就會乾燥。對於治療小孩因出疹而導致的壓迫感,可以用酒調和服下一小撮,疹子就會出現。
磁石豬腎羹(《養老書》):針對老年人長期耳聾的情況,能夠滋養腎臟,強健骨骼。
配方包含:磁石(打碎,用水沖洗去除紅色液體,用布包裹)、豬腎(去脂肪膜,切成細片)。將磁石與水煮沸,取兩升的磁石水,去掉磁石,放入豬腎調味,加入蔥、豆鼓、薑、胡椒等烹煮成羹。空腹食用,也可以做成粥或加入酒一起食用。
通耳法(《濟生》):將一小塊緊實的磁石和穿山甲(燒焦磨成粉,取少許)用新棉紙包裹住塞進耳朵,嘴裡含一點鐵,當感覺耳朵裡像風雨聲時,耳朵就恢復了。另一種方法是用一個斑蝥和一粒巴豆,研磨成細粉,用棉花包裹住塞進耳朵,當感到疼痛時取出。
按語:如果症狀是由火氣引起的,可以服用清火的藥物;如果是腎虛導致的,可以服用補腎的藥物。根據症狀進行治療,並沒有固定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