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腰痛方

甘姜苓朮湯(《金匱》),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青娥丸(《局方》),治腎虛為風冷所乘,或處濕地,或墜墮傷損,或因風寒,皆令腰間似有物垂墜也,悉主之。

胡桃(二十個,去殼皮),破故紙(酒炒,六兩),蒜(四兩,熬膏),杜仲(薑汁炒,十六兩)

上共為末,丸如桐子大。溫酒下,婦人淡醋湯下三十丸。

加味小柴胡湯(《良方》),治傷寒脅痛。

柴胡(二錢),半夏(一錢半),黃芩(二錢),人參(一錢五分),牡蠣粉(一錢),枳殼(一錢),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姜五片,紅棗二枚,煎服。

摩腰膏(丹溪),治老人腰痛,婦人白帶。

附子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半),硃砂,雄黃,樟腦,丁香(各一錢半),乾薑(一錢),麝香(大者五粒)

上共為末,蜜丸龍眼大。每一丸,用生薑汁化開,如厚粥火上烘熱,放掌上摩腰中,候藥盡貼腰上,即烘綿衣縛定,腰熱如火,間二日用一丸。此法近有人專用此治形體之病,凡虛人、老人頗有效驗,其術甚行。又此方加入倭硫黃、人參、鹿茸、沉香、水安息等大補之品,摩虛損及老人更妙。

又一法以麻油、黃蠟為丸,如胡桃大,烘熱摩腰上,俟腰上熱,然後紮好,一丸可用數十次。腹中痛亦可摩。

療腰痛方(《良方》)

杜仲,肉蓯蓉,破故紙,人參,當歸,秋石,川巴戟,鹿角霜(各等分)

上為末,用豬腰子一個,洗淨,淡鹽湯泡過,劈開兩邊,中間勿斷,細花開,用前藥滲入,另用稀絹一塊包裹綿扎,外用小罐入酒少許,紙封,毋令走泄藥氣。煮熟取食之,飲醇酒三杯立愈。

又方(《奇效》)

胡桃肉,補骨脂,杜仲(各四兩)

上作二帖,每帖用水二盞,煎服。

麋茸丸(《本事》),治腎虛腰痛。

麋茸(一兩,鹿角亦可),菟絲子末(一兩),舶上茴香(半兩)

上為末,用羊腎一對,酒煮爛,去膜。研和丸桐子大,如羊腎少,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

藥棋子(《本事方》),治腰腿痛,氣滯。

牽牛不拘多少,用新瓦入火,煿得通紅,便將牽牛頓在瓦上,自然半生半熟,不得撥動,取末一兩,入細研硫黃一錢,同研勻,分三分。每用白麵一匙,水和捍開,切作棋子大。五更初,以水一盞,煮熱連湯溫送下,如住即已,未住隔日再作。予嘗有此疾,每發止一服痛止。

二神丸(《本事方》),左金丸(俱見通治。)

白話文:

[腰痛治療方式]

【甘姜苓朮湯】(來源:《金匱》)適用於腎氣不足導致的身體沉重,腰部感覺寒冷,就像坐在水中一樣,外表看起來像浮腫,但實際上並不會口渴,小便順暢,飲食正常,這類病症屬於下焦問題。常因勞累後出汗,衣服裡層濕冷,長時間下來就會產生此症狀。主要症狀是腰部以下冷痛,腹部感覺沉重,就像是帶著五千錢的重量。

使用甘草與白朮(各60克)、乾薑與茯苓(各120克)。以上四種材料,用水1000毫升,煮至剩750毫升。分三次溫服,服用後腰部會感到溫暖。

【青娥丸】(來源:《局方》)適用於腎虛受風冷影響,或是居住在潮濕環境,或是跌打受傷,或是因風寒引發,導致腰部有東西垂掛感的情況,都能有效治療。

使用胡桃(去殼皮,20顆)、破故紙(酒炒,約180克)、蒜(熬膏,約120克)、杜仲(薑汁炒,約480克)。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狀。用溫酒吞服,女性則用淡醋湯吞服,每次30粒。

【加味小柴胡湯】(來源:《良方》)適用於感冒後的脅痛。

使用柴胡(約6克)、半夏(約4.5克)、黃芩(約6克)、人參(約4.5克)、牡蠣粉(約3克)、枳殼(約3克)、甘草(約3克)。以上材料作為一份劑量,加入薑五片,紅棗兩枚,煎煮後服用。

【摩腰膏】(丹溪)適用於老人腰痛,或是婦女白帶問題。

使用附子尖、烏頭尖、南星(各約75克)、硃砂、雄黃、樟腦、丁香(各約45克)、乾薑(約15克)、麝香(大者5粒)。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龍眼大小的丸狀。每次取一丸,用生薑汁融化,待其稠度如粥狀,加熱後放在手掌上摩擦腰部,直到藥物完全塗抹在腰部,再用烘熱的棉衣固定,腰部會感到火熱。每隔兩天使用一丸。此方法對於虛弱、老人的腰痛有很好的效果。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麻油和黃蠟製成胡桃大小的丸狀,加熱後摩擦腰部,等到腰部熱了再妥善固定,一丸可以使用數十次。對於腹部疼痛也能使用。

【療腰痛方】(來源:《良方》)

使用杜仲、肉蓯蓉、破故紙、人參、當歸、秋石、川巴戟、鹿角霜(各等份)。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取豬腰一個,清洗乾淨,用淡鹽水浸泡,切成兩半但不要切斷,用刀在表面輕輕劃開,將藥粉撒在上面,用薄絹包裹綿繩固定,放入小罐中加入少量酒,用紙封好,煮熟後食用,並喝三杯濃酒,即可痊癒。

【又方】(來源:《奇效》)

使用胡桃肉、補骨脂、杜仲(各約120克)。以上材料作為兩份,每份用水約600毫升,煎煮後服用。

【麋茸丸】(來源:《本事》)適用於腎虛引起的腰痛。

使用麋茸(約30克,也可用鹿角代替)、菟絲子末(約30克)、舶上茴香(約15克)。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羊腎一對,酒煮至軟爛,去除外膜,研磨成泥,加入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如果羊腎不夠,可以加入酒糊輔助。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用溫酒或鹽湯吞服。

【藥棋子】(來源:《本事方》)適用於腰腿疼痛,氣滯。

使用牽牛子(不限量),將新瓦放入火中燒紅,將牽牛子放在瓦上,讓其半生半熟,取出研磨成粉末約30克,加入硫磺粉約3克,混合均勻,分成三份。每次使用一茶匙的白麵粉,用水和開,切成棋子大小。凌晨五點左右,用一碗水煮熱,連同湯一起溫服,如果疼痛停止就不用再服,如果還未停止,隔一天再服用一次。我曾經有這種疾病,每次發作只需服用一次就能緩解疼痛。

【二神丸】【左金丸】(來源:《本事方》)(見通治部分)

總結:腰痛多是由於虛弱,但也有很多是由風寒、痰濕、氣阻、血凝等原因引起。一味地盲目進補必然會造成痼疾,必須謹慎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