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病源》

癥瘕,皆由寒溫不調,飲食不化,與臟氣相搏結所生也。其病不動者,直名為癥。若病雖有結瘕,而可推移者,名為癥瘕。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

鱉癥,謂腹內有癥結如鱉之形狀,有食鱉觸冷不消生癥者,有食諸雜物得冷不消,變化而作者。

蝨癥,人有多蝨而性好齧之,所齧既多,腑臟虛弱,不能消之,變化生癥。患者見蝨,必齧之,不能禁止,時從下部出,亦能斃人。

米癥,人有好啞米,轉久彌嗜,啞之若不得米,則胸中清水出,米不消化,遂生癥結。其人常思米,不能飲食,久則斃。腹內有人聲,有人腹內忽有人聲,或學人語而相答,此乃不幸致生災變,非關經絡臟腑冷熱虛實所為也。服雷丸可愈。

發癥,有人因飲食內誤有頭髮,隨食成癥,胸喉間如有蟲上下來去者是也。

蛟龍病,三月八日,蛟龍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菜,入腹變成蛇龍,其病之狀,發則如癲。

魚癥,有人胃氣虛弱者,食生魚,因為冷氣所搏,不能消之。結成魚癥,揣之有形,狀如魚也。

蛇癥,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內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誤入飲食內食之,其狀常若飢,而食則不下喉,食至胸內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狀,謂蛇瘕也。

酒瘕,人有飲酒多而食谷少,積久漸瘦,遂常思酒,不得則吐,多睡,不復能食,是胃中有蟲使之然,名為酒瘕也。

腹內有毛,人因飲食內誤有毛,隨食入腹,則漸漸羸瘦。但此病不說別有證狀,常自言因食毛,以知之。

白話文:

【病症的來源】

癥瘕這種疾病,大多是由於身體冷暖失調,飲食無法正常消化,加上與臟腑氣血相互纏結所產生的。當這種疾病不活動,只固定在某個位置時,我們稱之為「癥」。如果雖然有結塊,但是可以移動的,我們就稱之為「癥瘕」。「瘕」字的意義是「假」,意指這種結塊是暫時性的,可以移動的。

【鱉癥】

所謂的「鱉癥」,是指腹部內有結塊,形狀如同鱉。有可能是食用鱉後,遇上寒冷導致食物無法消化,進而形成結塊;也有可能是食用了各種食物後受寒,食物未能正常消化,進而轉變形成結塊。

【蝨癥】

如果一個人身上有很多蝨子,而且喜歡用牙齒咬蝨子,咬多了之後,會導致腑臟虛弱,無法消化這些被咬的蝨子,進而形成結塊。患者一看到蝨子就會忍不住咬,無法剋制,有時這些結塊會從下部排出,嚴重的話甚至會致命。

【米癥】

有人特別喜愛吃米,時間久了更加偏愛,如果沒吃到米,胸口就會分泌出清水,米無法消化,逐漸形成結塊。患者會一直想吃米,但卻無法正常飲食,長久下來會導致死亡。此外,患者的腹部內會有類似人的聲音,這並不是因為經絡、臟腑冷熱虛實問題所致,而是不幸引發的災變,服用雷丸可以治療。

【發癥】

有人在飲食中不慎吞下頭髮,隨著食物進入體內形成結塊,胸腔和咽喉之間會感覺到好像有蟲子在上下移動。

【蛟龍病】

每年三月八日,蛟龍的幼蟲會生長在芹菜上,如果人們食用了這些芹菜,蛟龍幼蟲進入腹部後會變成蛇龍,發作時會像癲狂一樣。

【魚癥】

如果一個人胃氣虛弱,食用生魚後,因為受到冷氣影響無法消化,就會形成魚癥,用手撫摸可以感受到魚的形狀。

【蛇癥】

有人食用蛇肉後無法消化,導致腹部內生成蛇瘕。也有可能是不小心食用了蛇的精液,進食時食物會卡在喉嚨,到了胸口就會吐出來,病情在腹部,用手撫摸也能感受到蛇的形狀,這就是所謂的蛇瘕。

【酒瘕】

有人飲酒過量,食糧攝取卻很少,長期下來會逐漸消瘦,總是想喝酒,不喝就會嘔吐,並且會感到昏睡,無法正常進食,這是因為胃裡有寄生蟲所導致的,稱之為酒瘕。

【腹內有毛】

如果飲食中不慎吞下毛髮,隨著食物進入腹部,會導致逐漸消瘦。這種病通常沒有其他明顯症狀,患者會自己表示是因為吃了毛髮,我們才能得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