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坤集 卷七 (12)

回本書目錄

坤集 卷七 (12)

1. 痘瘡

一痘瘡自出痘至貫膿收靨之時,倒塌伏陷,心慌悶亂,死在須臾。人參一兩,水煎濃汁,灌下立省。

痘後餘毒:

治痘後,不問蘊毒發於何經,初起紅腫,用黑豆、綠豆、赤豆,三豆以酸醋浸,研漿,時時以鵝翎刷之,隨手退去。

痘後發癰者,痘瘡之毒藏留經絡,壅於支節之間而發者也。亦有既平之後,失於解利而生者,惟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最妙。或大連翹飲、消毒飲、五福化毒丹,皆可用也。(大連翹飲、五福化毒丹俱見諸熱,小柴胡湯見傷寒。)

消毒飲,治內蘊邪熱,咽膈不利,痰嗽壅喘,眼赤腮腫,頸項結核,癰毒,遍身風疹,丹毒赤痛,及痘瘡已出來出,不能快透,痘疹後餘毒諸症。

牛蒡子(微炒,四錢),荊芥,甘草(各一錢),防風(去蘆,半錢),一方加黃芩(一錢),犀角(鎊,五分)

上銼,水煎服。

治痘後作喘。(桑近川)

珍珠(煅),血竭,雄黃(各等分)

為末,每服一字,酒下。

治痘後咳嗽,不拘遠近。

白砒,雄黃,枯礬,鵝管石,石黃,寒水石(火煅,各一錢)

上研細末,用綠豆粉打糊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臨睡井水送下。忌熱物一夜,神效。

治痘後餘毒,發於四肢腫痛。

芙蓉葉(一兩),白及(三錢)

為細末,加蜜一匙,水調如稠糊,厚敷腫處,一日一換,輕則即消。

吹雲散,治痘後餘毒,入眼生翳,或紅或白,腫痛。

黃丹(水飛,一錢),輕粉(三分),片腦(一釐)

為末,鵝管石吹耳內。如左眼患吹右耳,右眼患吹入左耳,一旦夕三次,兼服後藥。須得早治,遲必難為矣。

一方,用黃丹、輕粉各一錢,為末吹,照前法效。一方,加雄黃、麝香少許尤妙。

化毒散,治痘後餘毒生翳。

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黃,防風,乾葛,菊花,天花粉,蟬退(等分),穀精草(倍用)

上銼劑,水煎服。赤腫痛加黃連、梔子,翳後加木賊。

治痘後翳眼,用兔糞收來四五丸,水煎服。

治痘傷眼,白翳,用青果核磨水點之。

治痘後眼生翳障,用綿胭脂,以口嚼取水,入蒸過熟蜜和勻,燈心蘸,點翳上,效。

一用石燕子一對,檳榔一對,二味磨水,常服亦效。

治痘後失音。

天花粉,桔梗,白茯苓,訶子肉,石菖蒲,甘草

上為末,水調半匙在碗內,外以小竹七莖,黃荊七條,縛作一束,點火在碗內煎,臨臥時服。

痘瘡已靨、未愈之間,五臟未實,肌肉尚虛,血氣未平復,忽被風寒外邪搏於膚腠之間,則津液澀滯,故成疳蝕瘡,宜用雄黃散、綿繭散治之。如不愈者,潰骨傷筋以傷人也。

雄黃散,治小兒牙齦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銅綠(二錢)

為末,以少許貼患處。

綿繭散,治小兒遍身上下等處疳蝕瘡,膿水不絕。

白話文:

痘瘡

痘瘡從開始發出到膿包結痂的這段時間,如果出現痘瘡突然塌陷、精神萎靡、心慌胸悶等症狀,很快就會死亡。此時用人參一兩,加水煎成濃汁,灌服下去,馬上就能見效。

痘後餘毒

治療痘瘡痊癒後,不論是哪個經絡出現的餘毒,剛開始出現紅腫時,用黑豆、綠豆、赤豆這三種豆子用酸醋浸泡,然後磨成漿,用鵝毛筆沾取,頻繁塗抹在紅腫處,紅腫就會很快消退。

痘瘡痊癒後長癰,是因為痘瘡的毒素殘留在經絡中,堵塞在肢體關節之間而引起的。也有的是在痘瘡痊癒後,沒有適當的疏通解毒而產生的。這種情況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效果最好。也可以使用大連翹飲、消毒飲、五福化毒丹等方劑。(大連翹飲、五福化毒丹的藥方見於治療熱症的章節,小柴胡湯的藥方見於治療傷寒的章節。)

消毒飲,治療體內蘊藏邪熱,咽喉不適,痰多咳嗽、呼吸困難,眼睛發紅、腮部腫脹、頸部結核、癰腫瘡毒、全身風疹、丹毒紅腫疼痛,以及痘瘡已發出但不能順利透發,還有痘疹痊癒後的各種餘毒症狀。

藥方組成:牛蒡子(微微炒過,四錢)、荊芥、甘草(各一錢)、防風(去除蘆頭,半錢)。也有方子會再加入黃芩(一錢)、犀角(磨成粉,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服。

治療痘瘡痊癒後出現喘氣的症狀(出自桑近川)。

藥方組成:珍珠(煅燒過)、血竭、雄黃(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約等於一小撮),用酒送服。

治療痘瘡痊癒後出現咳嗽,不論時間長短

藥方組成:白砒、雄黃、枯礬、鵝管石、石黃、寒水石(用火煅燒過,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綠豆粉做成糊狀,再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顆,臨睡前用井水送服。服用期間忌食熱性食物,一晚就能見效。

治療痘瘡痊癒後,餘毒發於四肢導致腫痛

藥方組成:芙蓉葉(一兩)、白及(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一匙蜂蜜,用水調成濃稠的糊狀,厚敷於腫痛處,一天更換一次,症狀輕微的很快就能消腫。

吹雲散,治療痘瘡痊癒後,餘毒進入眼睛,導致眼睛生翳,呈現紅色或白色,伴隨腫痛。

藥方組成:黃丹(用水飛過,一錢)、輕粉(三分)、片腦(一釐)。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鵝管石吹入耳朵中。如果是左眼患病就吹入右耳,右眼患病就吹入左耳,早晚各一次,同時服用後續的藥方。需要及早治療,否則時間久了就難以治癒。

另一個藥方,用黃丹、輕粉各一錢,研磨成細末吹入耳朵,方法和上述相同,效果也一樣。還有一個藥方,加入少許雄黃、麝香,效果會更好。

化毒散,治療痘瘡痊癒後,餘毒導致眼睛生翳。

藥方組成: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黃、防風、乾葛、菊花、天花粉、蟬蛻(等量)、穀精草(加倍使用)。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服。如果出現紅腫疼痛,加入黃連、梔子;眼睛生翳後,加入木賊。

治療痘瘡痊癒後眼睛生翳,可以用四五個兔糞,加水煎服。

治療痘瘡損傷眼睛,出現白翳,可以用青果核磨水點在眼睛上。

治療痘瘡痊癒後眼睛生翳障,用綿胭脂,用口嚼取汁,加入蒸過的熟蜜攪拌均勻,用燈心草蘸取,點在翳上,效果很好。

另一個方法,用石燕子一對、檳榔一對,兩種藥材磨成水,經常服用也有效果。

治療痘瘡痊癒後失聲

藥方組成:天花粉、桔梗、白茯苓、訶子肉、石菖蒲、甘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取半匙,用水調成糊狀放在碗裡。用七根小竹子、七根黃荊條,捆成一束,點火在碗裡煎,臨睡前服用。

痘瘡已經結痂,但還未完全痊癒的時候,五臟功能還未恢復,肌肉還很虛弱,氣血還不平穩。如果這時感受風寒等外邪,侵襲皮膚,就會導致津液阻塞,從而形成疳蝕瘡。可以使用雄黃散、綿繭散來治療。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導致潰爛傷及骨頭和筋絡,就會對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雄黃散,治療小孩牙齦生疳蝕瘡。

藥方組成:雄黃(一錢)、銅綠(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少量敷在患處。

綿繭散,治療小孩全身各處長疳蝕瘡,流膿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