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離集 卷六 (30)
離集 卷六 (30)
1. 妊娠
婦人經候不行,身無病似病,脈滑大而六脈俱勻,乃是孕婦之脈也。精神如故,惡聞食氣或但食一物,或大吐或時吐清水,此名惡阻,切勿作寒病治之。凡胎前一切諸病,悉宜此紫蘇和氣飲加減治之。
紫蘇和氣飲(主方),治胎前諸病。
紫蘇,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陳皮,大腹皮(黑豆水洗),香附(炒),甘草
上銼作劑,生薑、蔥白,水煎溫服。一方加人參,氣虛者亦可。
一妊娠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痛,依本方加木香。
一妊娠嘔吐不止,乃惡阻也。加白朮、茯苓、半夏、砂仁、藿香、神麯、丁香。
一妊娠胎漏下血,加熟地黃、阿膠、炒白朮、條芩、砂仁、艾葉、糯米。如胎漏下血,心腹脹痛者,或先以當歸尾、川芎各五錢,酒煎入童便,一服立止。
妊娠胎氣不固,常慣小產,預服此以固胎元,加熟地黃、阿膠、條芩、砂仁、桑寄生、白朮、糯米。
一妊娠因事動胎,致胎不安,動撞不已及下血欲墜者,加熟地黃、人參、白朮、白茯苓、條芩、阿膠、砂仁。
一妊娠咳嗽吐痰,加桑白皮、杏仁、貝母。或用茯苓補心湯亦效。
一妊娠泄瀉,加白朮、白茯苓。
妊娠瘧疾,加檳榔、草果、青皮、良薑、半夏、茯苓、乾葛。
妊娠胎痛,加阿膠、玄胡索、條芩。
妊娠七八個月,前後面目四肢浮腫,加熟地黃、茯苓、澤瀉、白朮、條芩、梔子、麥門冬、厚朴。
一妊娠口噤,不醒人事,言語錯亂,加生地黃、半夏、茯苓、麥門冬、遠志、石菖蒲、竹茹。
一妊娠心痛,加玄胡索、乳香各五分。
一妊娠腰痛,狀不可忍,加破故紙、小茴、杜仲。
一妊娠白濁、白帶,加熟地、半夏、茯苓、蒼朮、牡蠣、龍骨。
一妊娠小便淋漓不通,加木通、車前、滑石。
一妊娠大便秘澀艱難,加生地黃、黃連、枳殼。
一妊娠至九個月,加枳殼、白朮、條芩、砂仁,名達生散,服數劑以保臨產無慮。如胎肥,加黃楊腦七個。
一妊娠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下,加枳殼。
一妊娠孕成之後,覺氣不安,或腹微痛,或腰間作痛,或飲食不美,或胎動下血,及五六個月內,常服數劑甚妙,加熟地黃、條芩、白朮、砂仁、人參、阿膠炒。
按上方,治妊娠百病,宜對病選用。
一妊娠腹痛,須驗其面赤舌青者,此胎已死。用平胃散加朴硝三錢,化下後隨用八珍、大補等湯調補之。若唇口俱青,吐出痰沫者,子母俱死也。若面舌俱青者,母死子活,產下亦死。
按上方,驗妊娠生死訣。
芎歸補中湯,治婦人血熱性急,常慣小產,服此保全。
當歸(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白茯苓(八分),黃耆(蜜炙,一錢),條芩(酒炒,一錢),陳皮(五分),白朮(陳壁土炒,一錢),續斷(酒浸,二錢),桑寄生(酒浸,七分),阿膠(蛤粉炒,五分),香附(童便浸,一錢),砂仁(炒二分,按月加減至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妊娠
婦女月經停止,身體沒有明顯疾病卻感覺不適,脈象滑大而六脈皆勻稱,這就是懷孕的脈象。精神狀態如常,但討厭食物的味道,或者只吃一種食物,或者嘔吐,或者間歇性地吐清水,這叫做妊娠惡阻,千萬不要按照寒症來治療。懷孕初期的一切疾病,都應該用紫蘇和氣飲加減治療。
紫蘇和氣飲(主方),治療懷孕初期各種疾病。
藥物組成:紫蘇、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陳皮、大腹皮(黑豆水洗)、香附(炒)、甘草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生薑、蔥白,水煎溫服。氣虛者可加人參。
其他加減:
- 妊娠胎氣不和,心腹部脹痛,加木香。
- 妊娠嘔吐不止(惡阻),加白朮、茯苓、半夏、砂仁、藿香、神麴、丁香。
- 妊娠胎漏下血,加熟地黃、阿膠、炒白朮、黃芩、砂仁、艾葉、糯米。如果胎漏下血伴隨心腹部脹痛,可以先用當歸尾、川芎各五錢,酒煎加童尿服用,一服即可止血。
- 妊娠胎氣不固,習慣性流產,預防性服用此方以鞏固胎元,加熟地黃、阿膠、黃芩、砂仁、桑寄生、白朮、糯米。
- 妊娠因外力衝撞導致胎兒不安,胎動頻繁,甚至出血將要流產,加熟地黃、人參、白朮、白茯苓、黃芩、阿膠、砂仁。
- 妊娠咳嗽吐痰,加桑白皮、杏仁、貝母。或用茯苓補心湯也有效。
- 妊娠腹瀉,加白朮、白茯苓。
- 妊娠瘧疾,加檳榔、草果、青皮、良薑、半夏、茯苓、葛根。
- 妊娠胎痛,加阿膠、玄胡索、黃芩。
- 妊娠七八個月,面目四肢浮腫,加熟地黃、茯苓、澤瀉、白朮、黃芩、梔子、麥門冬、厚朴。
- 妊娠口噤,昏迷不醒,言語錯亂,加生地黃、半夏、茯苓、麥門冬、遠志、石菖蒲、竹茹。
- 妊娠心痛,加玄胡索、乳香各五分。
- 妊娠腰痛劇烈難忍,加破故紙、小茴香、杜仲。
- 妊娠白濁、白帶,加熟地黃、半夏、茯苓、蒼朮、牡蠣、龍骨。
- 妊娠小便淋漓不通,加木通、車前子、滑石。
- 妊娠大便秘結,加生地黃、黃連、枳殼。
- 妊娠至九個月,加枳殼、白朮、黃芩、砂仁,名為達生散,服用幾劑以確保臨產順利。如果胎兒過大,加黃楊木七個。
- 妊娠臨產驚恐氣滯,遲遲不下,加枳殼。
- 妊娠之後,感覺氣機不順,或輕微腹痛,或腰痛,或飲食不佳,或胎動出血,尤其在懷孕五六個月內,經常服用幾劑效果很好,加熟地黃、黃芩、白朮、砂仁、人參、阿膠(炒)。
以上處方,治療妊娠百病,應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妊娠腹痛,須觀察面色紅赤、舌頭青紫者,此為胎死腹中。用平胃散加朴硝三錢,瀉下後再用八珍湯、大補湯等溫補之。如果唇口都青紫,吐出痰沫,則母子俱亡。如果面色舌頭都青紫,則母親死亡,孩子存活,但出生後也會死亡。
以上為判斷妊娠生死之法。
芎歸補中湯,治療婦女血熱性急,習慣性流產,服用此方以保胎。
藥物組成:當歸(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白茯苓(八分)、黃耆(蜜炙,一錢)、黃芩(酒炒,一錢)、陳皮(五分)、白朮(炒,一錢)、續斷(酒浸,二錢)、桑寄生(酒浸,七分)、阿膠(蛤粉炒,五分)、香附(童尿浸,一錢)、砂仁(炒,二分,按月份加減至一錢)、甘草(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