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離集 卷六 (26)
離集 卷六 (26)
1. 求嗣
人之夫婦,猶天地也。天地之道,陰陽和而萬物育。夫婦之道,陰陽和而後男女生,是以有夫婦而後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也。然不有夫婦同,無以為嗣續之本,有夫婦而不先和其陰陽,亦何以收其嗣續之功哉?是故欲求嗣者,先須調其婦之經,經調則氣和,氣和則百病不生而始可成,經既調須按其候。訣云,三十時中兩日半(云云)。
蓋女人月經方絕,金水才生,此時子宮正開,乃受精結胎之候,妙合而疑之時,過此佳期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然男女之分,亦皆有說,月候方住一日、三日、五日交會者,成男;雙日者,成女。若陰血先至,陽精後沖,縱氣來乘,血開裹精,陰外陽內則成坎卦而為男;若陽精先入,陰血後來,兩旁橫氣來助,精開裹血,陰內陽外則象離卦而為女。故脈訣云:夫乘妻兮縱氣露,妻乘夫兮橫氣助,子乘母兮逆氣參,母乘子兮順氣護。
胎婦遣面南而行,忽從後呼之,左回首者為男,右回首者為女,或於廁所呼之亦同。又胎婦其夫左乳有核者生男,右乳有核者生女。
啟扁湯,治婦人百病,調經種子之仙方也。
(八錢),白朮(去蘆麩炒,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國老(四錢),川歸(酒洗,一兩二錢),腦芎(一兩),懷生地(酒洗,一兩),白芍(酒炒,八錢),砂仁(微炒,七錢),莎草根(七錢),橘紅(六錢),川牛膝(去蘆酒洗,八錢),牡丹皮(七錢),半夏(湯泡,七錢)
上十四味均作十劑,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渣,水一鍾半,煎七分,臨臥時服。經未行前服五劑,行後服五劑,服此藥盡,即服後丸藥。如無他病,只照本方。如有他病,宜照後加減服之。經調脈和,即當妊孕。
加減之法於後:
婦人子宮久冷不孕,加乾薑、肉桂各五錢。何以知其冷?丈夫會合之際當自覺之也。如冷甚,灸丹田七壯極效,在臍下三寸。
婦人子宮太熱則傷胎,加黃柏、知母、柴胡六錢。何以知其熱?亦丈夫自當覺之也。
白帶、白淫、白濁時下。俗云,下寒非寒也,乃是婦人素虛,濁氣下陷故也。有痰者亦然,當加白芷一兩,升麻五錢,或倍半夏。如不能服藥,灸中極七壯極效,在臍下四寸。氣不流通者,加木香三錢。
平素虛勞自汗或惡寒,加黃耆、肉桂;咳嗽,加阿膠、貝母各四錢;勞熱血枯,加柴胡、鱉甲。勞甚腰背痛者,灸膏肓二穴各七壯。(在背脊四柱下,近五柱兩旁各開三寸。明堂云:主無所不療,今反有子甚效。)
飲食減少,倍白朮。陳皮,加厚朴薑汁炒,神麯炒各五錢;肥白人痰盛,迷塞子宮,加南星、三稜各六錢。
經水將行,小腹作痛,有瘀血也。加桃仁、紅花各四錢,蓬朮五錢,玄胡索四錢。如應效,去人參,加五靈脂六錢,半生半炒,用乳香三錢。
白話文:
求嗣
古人認為夫妻如同天地,天地陰陽調和才能孕育萬物,夫妻陰陽調和才能生育子女。沒有夫妻,就沒有子嗣的基礎;有夫妻卻不調和陰陽,又怎能得到子嗣呢?所以,想要求嗣,首先要調理婦女的月經。月經調順了,氣血就和順,氣血和順了,百病不生,才能懷孕。月經調順後,就要觀察排卵期。古書記載,一個月經週期中,排卵期大約是兩天半(具體時間需參考其他資料)。
女性月經剛結束,此時如同金水初生,子宮正打開,是受精著床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時間,子宮就會關閉,無法受孕。男女結合後生男生女,也有其規律:月經剛結束的一、三、五天交合,生男孩;二、四、六天交合,生女孩。如果陰血先到達,陽精後到,氣從下往上走,血包裹精子,陰在陽外,則形成坎卦,生男孩;如果陽精先到,陰血後到,氣從兩旁來助,精包裹血,陰在陽內,則形成離卦,生女孩。所以古書記載:丈夫主導則氣向上,妻子主導則氣橫向,孩子主導則氣逆行,母親主導則氣順行。
懷孕的婦女面朝南走,突然從後面叫她,左邊回頭生男孩,右邊回頭生女孩,在廁所叫她也一樣。還有,孕婦丈夫左乳房有硬塊生男孩,右乳房有硬塊生女孩。
啟扁湯可以治療婦女各種疾病,調經助孕,是神奇的方劑。
藥方:人參(八錢)、白朮(去蘆頭麩皮炒,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熟地黃(四錢)、川芎(酒洗,一兩二錢)、川芎(一兩)、生地黃(酒洗,一兩)、白芍藥(酒炒,八錢)、砂仁(微炒,七錢)、莎草根(七錢)、橘紅(六錢)、川牛膝(去蘆頭酒洗,八錢)、牡丹皮(七錢)、半夏(湯泡,七錢)。
以上十四味藥,共製成十劑。每次用藥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八分,空腹服用;藥渣再加水一鍾半,煎至七分,睡前服用。月經來之前服用五劑,月經來之後服用五劑。服完此藥後,再服用其他丸藥。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就按照這個方子服用;如有其他疾病,需根據情況加減藥物。月經調順,脈象平和,就能懷孕。
加減方法如下:
如果婦女子宮長期寒冷不孕,加乾薑、肉桂各五錢。如何知道子宮寒冷?夫妻結合時就能感覺到。如果非常寒冷,灸丹田(肚臍下三寸)七壯效果極佳。
如果婦女子宮過熱,會傷胎,加黃柏、知母、柴胡各六錢。如何知道子宮過熱?夫妻結合時也能感覺到。
如果白帶、白淫、白濁,俗話說“下寒非寒”,是婦女體質虛弱,濁氣下陷造成的,有痰者也是如此,應加白芷一兩,升麻五錢,或加倍半夏。如果不能服用藥物,灸中極穴(肚臍下四寸)七壯效果極佳。氣血不通暢的,加木香三錢。
如果平素虛弱,自汗或怕冷,加黃耆、肉桂;咳嗽,加阿膠、貝母各四錢;勞累導致陰虛血燥,加柴胡、鱉甲;勞累導致腰背疼痛,灸膏肓穴(背脊四柱下,近五柱兩旁各開三寸)各七壯。(古書記載:此穴主治百病,尤其對求子有奇效)。
如果飲食減少,加倍白朮;如果脾胃不和,加厚朴(薑汁炒)、神麴(炒)各五錢;如果肥胖之人痰濕盛,阻塞子宮,加南星、三稜各六錢。
如果月經將至,小腹疼痛,有瘀血,加桃仁、紅花各四錢,蓬朮五錢,玄胡索四錢。如果有效,去掉人參,加五靈脂六錢(半生半炒),乳香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