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離集 卷六 (7)
離集 卷六 (7)
1. 五癇
上為細末,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食遠臨臥淡薑湯下。薄荷湯亦可。虛弱加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桔梗、枳實各一兩,久服奏效。
治遠年近日風癇,心恙風狂,中風涎潮,牙關緊閉不開,破傷風搐者。
皂角不蛀,肥者一斤半,去皮弦切碎,以酸漿水一碗浸,春秋三四日,夏一二日,冬七日,濾去渣,將汁入銀石器慢火熬,以槐、柳枝攪成膏,取出,厚紙上陰乾收貯,用時取手掌大一片,以溫漿化在盞內,用竹筒灌入病人鼻孔內,良久,涎出為驗。欲涎止,服溫鹽湯一二口便止。忌魚、生冷、濕面之物。
千金保命丹,治諸風瘛瘲,不能言語,怔忡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暈,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心氣不足,神志不寧,驚恐憂慘,虛煩少睡或發癲狂,小兒驚癇風搐,大人暗風,羊癇風,癇發叫如雷。
硃砂(二錢),珍珠(一錢),膽星(三錢),甘草,麻黃(去根節),白附子(炮),雄黃,薄荷(各一錢五分),防風,琥珀,金箔,牛黃(各一錢),殭蠶(炒),犀角(鎊),麥門冬(去心),枳殼,桔梗,地骨皮,神麯(炒),茯神(去木),人參,白朮,遠志(甘草水泡去心),柴胡(各三錢),天麻(二錢),膽礬(一錢七分),冰片(少許),黃芩(七錢),麝香(少許),紫河車(七錢),天竺黃(一錢),荊芥(七錢),蟬退(一錢七分),川芎,牙皂(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研化,服不拘時候。忌豬、羊肉,核桃,動風之物。(此藥丸用蠟包尤好,藏久。)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八十丸,在飯後睡前用淡薑湯送服。也可以用薄荷湯送服。身體虛弱的人,可以加入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桔梗、枳實各一兩,長期服用就會見效。
可以治療多年或近來發作的癲癇,心神不安、風邪引起的精神錯亂,中風導致的痰涎湧盛,牙關緊閉無法張開,以及破傷風引起的抽搐。
取不蛀的皂角,肥厚的為佳,一斤半,去除外皮和筋絡,切碎,用一碗酸漿水浸泡,春天和秋天泡三四天,夏天泡一兩天,冬天泡七天。過濾掉殘渣,將汁液倒入銀或石製容器中用小火慢慢熬,用槐樹或柳樹枝攪拌成膏狀。取出後,放在厚紙上陰乾後收存。使用時取手掌大小的一片,用溫熱的漿水化開在杯子裡,用竹筒灌入病人的鼻孔,過一會兒,如果流出痰涎就表示有效。如果想讓痰涎停止流出,服用一兩口溫鹽水即可停止。要忌吃魚類、生冷食物和濕麵類食物。
千金保命丹,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抽搐、不能說話、心悸健忘、精神恍惚、頭暈目眩、胸悶煩躁、痰多堵塞、精神昏迷、心氣不足、心神不寧、驚恐憂慮、虛煩失眠,或者發作癲狂,小兒驚風抽搐,大人暗風、羊癲瘋,癲癇發作時叫喊聲如雷鳴。
藥材包括:硃砂(二錢)、珍珠(一錢)、膽星(三錢)、甘草、麻黃(去除根節)、白附子(炮製過)、雄黃、薄荷(各一錢五分)、防風、琥珀、金箔、牛黃(各一錢)、殭蠶(炒過)、犀角(磨成粉)、麥門冬(去除心)、枳殼、桔梗、地骨皮、神麯(炒過)、茯神(去除木心)、人參、白朮、遠志(用甘草水泡過去除心)、柴胡(各三錢)、天麻(二錢)、膽礬(一錢七分)、冰片(少量)、黃芩(七錢)、麝香(少量)、紫河車(七錢)、天竺黃(一錢)、荊芥(七錢)、蟬蛻(一錢七分)、川芎、牙皂(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彈珠一樣大。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研磨化開送服,服用時間不拘。要忌吃豬肉、羊肉、核桃等會引起風邪的食物。(這種藥丸用蠟包裹起來存放效果更好,可以保存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