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巽集 卷五 (6)
巽集 卷五 (6)
1. 頭痛
脈訣曰: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又云:寸脈急而頭痛。
厥頭痛者,因氣血俱虛,風寒暑濕之氣所侵,傳於陽經伏留不去,名曰厥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衝於頭也。頭引腦顛陷至泥丸宮者,手足寒至節,夕發旦死,旦發夕死,名真頭痛,非藥可療矣。今之𩼽氣虛弱者,或風寒之氣所侵,邪氣相搏,伏留不散,發為偏正頭疼,其脈多浮緊。
又有停痰厥而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克於頭也。痰厥之脈,時伏時見,亦固有腎虛之氣厥並之,新沐之後,當風露臥,皆能令人頭痛。治之審其所因,風邪則驅散之,痰聚則溫利之,腎虛則補暖之。尋常感冒頭痛發熱,又宜隨症治之。
大抵諸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諸氣虛頭痛,人參、黃耆為主;氣血俱虛頭痛,補中益氣湯加蒼朮、黃柏酒炒、川芎、蔓荊子、細辛;痰厥頭痛,加半夏白朮天麻湯。
驅風觸痛湯(主方),治諸般頭痛。
細辛(三分),羌活(一錢),獨活(一錢),防風(一錢),藁本(五分),蔓荊子(八分),蒼朮(米泔浸,一錢),片芩(酒炒,一錢五分),麥門冬(去心,二錢),當歸(一錢),小川芎(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生,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一方去藁本,加菊花。
一左邊痛者,加紅花七分,柴胡一錢,龍膽草酒洗,七分,生地黃一錢。
一右邊痛者,加黃耆一錢,乾葛八分。
一正額上眉稜骨痛甚者,食積痰壅,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錢,山楂肉一錢,枳實一錢。
一當頭頂痛者,加大黃酒蒸,一錢,藁本加五分。
一風入腦髓而痛者,加蒼耳子一錢木瓜、荊芥各一錢。
一氣血兩虛當有自汗,加黃耆一錢五分,人參、白朮、生地黃各一錢。
川芎茶調散,治頭風偏正頭痛及冒寒作痛者。
川芎(二兩),白芷(一兩),細辛(七錢五分),藁本(一兩),羌活(一兩),防風(七錢五分),荊芥(二兩),薄荷(四兩),香附(炒,七錢五分),甘草(炙,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調下。
追風散,治年深日近偏正頭疼,又治肝臟久虛,血氣衰弱,風毒之氣上攻,頭痛,頭眩目昏,心忪煩熱,百節痠疼,腦昏目疼,鼻塞聲重,項背拘急,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及一切頭風,兼療婦人血風攻注,頭目昏痛並治。
防風(一兩),荊芥(一兩),羌活(五錢),川芎(一兩),白芷(五錢),全蠍(去毒尾,五錢),天麻(五錢),殭蠶(炒,一兩),白附子(炮,五錢),石膏(煅,一兩),南星(炮,一兩),川烏(炮去皮尖,一兩),草烏(炮去皮尖,二錢半),地龍(五錢),雄黃(二錢半),乳香(二錢半),沒藥(二錢半),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頭痛
脈象診斷說:頭痛且脈搏短促澀滯,預後不良;脈搏浮滑,多為風痰引起,容易治癒。又說:寸脈急促,也代表頭痛。
厥頭痛是因氣血兩虛,受風寒暑濕之邪侵襲,邪氣沿陽經經絡侵入停留不去所致,稱為厥頭痛。厥,是指氣逆,氣機逆亂阻塞衝擊頭部。頭痛劇烈,頭昏腦脹,甚至感覺頭頂要陷下去,手腳冰冷到關節,晚上發病早晨死亡,或早晨發病晚上死亡,稱為真頭痛,是無法治癒的。現在一些氣血虛弱的人,或因風寒邪氣侵襲,邪氣互相搏鬥,停留在體內不散,就會引起偏頭痛或頭痛,脈象多為浮緊。
還有一種因痰濁阻滯而引起的厥頭痛,厥,是指氣逆,氣機逆亂阻塞而影響頭部。痰厥的脈象,時隱時現,也可能伴隨腎虛,洗完澡後受風寒,或睡在風口,都可能引起頭痛。治療時要仔細判斷病因,風邪就驅散它,痰濁就溫化它,腎虛就補益它。普通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也要根據具體症狀治療。
總的來說,各種因血虛引起的頭痛,以當歸、川芎為主藥;各種因氣虛引起的頭痛,以人參、黃耆為主藥;氣血兩虛引起的頭痛,用補中益氣湯加蒼朮(酒炒)、黃柏(酒炒)、川芎、蔓荊子、細辛;痰厥頭痛,加半夏白朮天麻湯。
驅風觸痛湯(主方),治療各種頭痛。
組成:細辛(三分)、羌活(一錢)、獨活(一錢)、防風(一錢)、藁本(五分)、蔓荊子(八分)、蒼朮(米泔水浸泡,一錢)、黃芩(酒炒,一錢五分)、麥門冬(去心,二錢)、當歸(一錢)、川芎(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生,三分)
用法:上藥共為一劑,加生薑三片,水煎服。也可去藁本,加菊花。
左側頭痛者,加紅花(七分)、柴胡(一錢)、龍膽草(酒洗,七分)、生地黃(一錢)。
右側頭痛者,加黃耆(一錢)、葛根(八分)。
正額上眉稜骨疼痛劇烈者,多因食積痰阻,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錢)、山楂(一錢)、枳實(一錢)。
頭痛位於頭頂者,加大黃(酒蒸,一錢),藁本加量至五分。
風邪侵入腦髓而引起頭痛者,加蒼耳子(一錢)、木瓜(一錢)、荊芥(一錢)。
氣血兩虛,伴有自汗者,加黃耆(一錢五分)、人參、白朮、生地黃各(一錢)。
川芎茶調散,治療頭風引起的偏頭痛、正頭痛及受寒引起的頭痛。
組成:川芎(二兩)、白芷(一兩)、細辛(七錢五分)、藁本(一兩)、羌活(一兩)、防風(七錢五分)、荊芥(二兩)、薄荷(四兩)、香附(炒,七錢五分)、甘草(炙,五錢)
用法:上藥研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送服。
追風散,治療久治不愈的偏頭痛、正頭痛,也治療肝臟久虛、氣血衰弱,風毒之邪上攻引起的頭痛、頭暈目眩、心悸煩熱、周身痠痛、腦昏目痛、鼻塞聲音沉重、頸項僵硬、皮膚瘙癢、面部遊走性風疹,狀如蟲行,以及一切頭風,兼治婦女血風上攻引起的頭目昏痛。
組成:防風(一兩)、荊芥(一兩)、羌活(五錢)、川芎(一兩)、白芷(五錢)、全蠍(去毒尾,五錢)、天麻(五錢)、殭蠶(炒,一兩)、白附子(炮製,五錢)、石膏(煅,一兩)、南星(炮製,一兩)、川烏(炮製去皮尖,一兩)、草烏(炮製去皮尖,二錢半)、地龍(五錢)、雄黃(二錢半)、乳香(二錢半)、沒藥(二錢半)、甘草(炙,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