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雲林神彀》~ 卷四 (1)
卷四 (1)
1. 吐瀉
小兒吐瀉,脾胃俱傷,或宜鎮固,或用補良。
澆針丸子,用黃丹,硃砂枯礬棗肉丸,每用針挑燈燃過,米泔研服立安然。(四味,此鎮固之藥)
白朮散,內用人參,藿香木香茯苓兼,更有乾葛同甘草,小兒吐瀉服之痊。(七味,此補脾胃之劑)
啟脾丸,用參苓朮,山藥蓮肉一兩足,楂陳澤草各五錢,蜜丸湯化空心服。(九味)
小兒患水瀉,丹礬各五錢,蔥白同搗爛,塗臍立安然。(二味)
白話文:
[關於兒童嘔吐與腹瀉]
當兒童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這表示他們的脾胃功能可能已經受損。有時我們需要使用一些固本培元的藥物,有時則需採用滋補的藥物。
有一種藥物叫作「澆針丸」,主要成分包含黃丹、硃砂、枯礬和棗肉,這些材料混合後製成藥丸。使用時,先用針將藥丸挑起,在燈火上燒一下,然後再用米湯研磨服用,孩子很快就能恢復平靜。
另一種藥物叫做「白朮散」,其配方包含人參、藿香、木香、茯苓、乾葛以及甘草。這是一種滋補脾胃的藥物,兒童在嘔吐和腹瀉後服用,有助於病情的康復。
還有一種名為「啟脾丸」的藥物,成分有人參、茯苓、白朮、山藥、蓮子肉、山楂、陳皮、澤瀉和甘草,這些材料按比例混合後,用蜂蜜製成藥丸,空腹時用熱水送服。
如果兒童患有水瀉,可以使用丹礬各五錢,加上蔥白一起搗碎,塗抹在肚臍上,這樣也能快速緩解症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