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神彀》~ 卷二 (9)
卷二 (9)
1. 咯血
咯血出於腎,咯出俱血屑,清火豁痰涎,服之保安吉。
清咯湯,中有二陳,知母貝母山梔仁,生地阿膠桑葚子,桔梗柳桂效通神。(十三味)
白話文:
【咳嗽出血】
咳嗽出血源於腎臟問題,咳出的血中帶有血塊。此症需清熱去火,化痰止涎,服用對應藥物可保平安健康。
清咯湯,其配方基於二陳湯,添加了知母、貝母、山梔子、生地、阿膠、桑葚、桔梗和柳桂等藥材,這些藥材合用能發揮極佳的療效。(共計十三種藥材)
2. 唾血
唾血出於腎,鮮血隨唾出,降火補陰虛,其血自消沒。
清唾湯,中天麥門,知母貝母黑玄參,桔梗遠志乾薑炒,熟地黃柏可加添。(十味)
白話文:
【唾血】
唾血的情況源自腎臟問題,常見為鮮紅的血液隨著口水一同吐出。治療上應著重於降火與滋補陰虛,當體內的火氣下降,陰虛得到滋補後,吐血的情況自然會消失。
處方名為「清唾湯」,主要成分包含麥門冬、知母、貝母、黑玄參,再配合桔梗、遠志、炒乾薑,最後可酌量添加熟地和黃柏。(共計十種藥材)
3. 溺血
溺血小便出,心熱移小腸,清心利水道,只此是良方。
清腸,萹蓄並瞿麥,歸芍生地梔連柏,木通知母麥門冬,茯苓甘草皆可得。(十三味)
蒲黃散,用炒山梔,通草滑石與當歸,藕節生黃並小薊,甘草竹葉總相宜。(十味)
白話文:
【血尿】
血尿的情況下,小便會夾帶血絲,這是因為心火旺盛,影響到小腸的功能,導致熱氣下移至膀胱。治療上要清心火,利水道,這就是最有效的療法。
在藥方上,可以使用「清腸」,藥材包括萹蓄、瞿麥、歸芍、生地、梔子、黃連、黃柏、木通、知母、麥門冬、茯苓和甘草,這些都是常用的藥材。
另外,還有一個叫做「蒲黃散」的方子,主要成分有炒山梔、通草、滑石、當歸、藕節、生黃、小薊、甘草和竹葉,這些藥材配合起來,對血尿的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
4. 便血
便血大便出,濕熱蘊臟腑,不問糞後前,服之可救苦。
清臟湯,中芎芍歸,生地芩連梔柏榆,槐花阿膠側柏葉,大便下血總堪醫。(十二味)
枳殼散,黃連,槐花地榆全,白芍並甘草,空心用水煎。(六味)
一方,加當歸、生地黃、防風,亦效。
白話文:
[便血]
便血的情況發生,通常是因為濕熱之氣在身體的內臟和腑臟中聚集。無論是排便前還是排便後出血,服用以下的藥方都能緩解痛苦。
「清臟湯」,由川芎、白芍、當歸、生地、黃芩、黃連、梔子、檳榔、槐花、阿膠、側柏葉組成,對於大便出血的狀況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共計十二種藥材)
「枳殼散」,主要成分有黃連、槐花、地榆、白芍和甘草,應在空腹時用水煎煮服用。(共計六種藥材)
另一個藥方,除了上述的藥材外,再加入當歸、生地黃、防風,也有良好的療效。
5. 腸風下血
腸風下血者,必然在糞前,是名為近血,清熱免憂煎。
烏金散
柏葉白礬煮,陳棕二兩燒,槐花用四兩,十分休炒焦,每服二錢半,空心用酒調,腸風崩漏痔,一服立時消。
柏葉湯,中用地榆,槐花荊芥與芎歸,生地黃連炙甘草,烏梅枳殼緊相隨。(十味)
腸風下血,,荸薺紅棗,水煮一斤,食之即好。
腸風下血絲爪根,經霜露過三五錢,水煎入油如錢大,空心一服斷根源。
白話文:
[腸風出血]
若患有腸風而出血,其血通常會出現在糞便之前,這被稱為近血,治療上應以清熱為主,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慮,可服用免憂煎。
烏金散
取柏葉和白礬一同煮,再取陳舊的棕櫚二兩燒燬,另取槐花四兩,切記不要炒焦,每次服用約二錢半,空腹時以酒調服,對於腸風、崩漏或痔瘡等疾病,服用後可迅速見效。
柏葉湯
此方中包含地榆、槐花、荊芥、芎歸、生地、黃連、炙甘草、烏梅及枳殼等十種藥材。
對於腸風出血的情況,可用水煮荸薺和紅棗各一斤食用,對病情有幫助。
另外,可用絲瓜根三五錢,需經過霜露,用水煎煮,加入如錢大的油,空腹時服用,能有效治療腸風出血。
以上方劑皆可針對腸風出血的症狀進行治療。
6. 臟毒下血
臟毒下血者,必然在糞後,是名為遠血,解毒方為妙。
解毒一名,八寶湯,,黃芩黃連黃柏良,梔子連翹槐花等,細辛甘草共煎嘗。(八味)
白話文:
[臟腑出血]
當臟腑有毒素導致出血,血通常會在排便後出現,這種情況被稱為「遠血」。用解毒的方法來治療是最有效的。
這裡介紹一種解毒的方劑,叫做「八寶湯」。其成分包括黃芩、黃連、黃柏,這些都有很好的解毒效果。另外,還有梔子、連翹和槐花,這些也是常用的解毒草藥。最後加入細辛和甘草,所有材料一起煎煮後服用。(共八種草藥)
7. 臟寒下血
臟寒下血,無痛脈微,陽虛陰走,溫則是宜。
理中湯(方見中寒)並薑、桂之類。
白話文:
可以使用『理中湯』(此處指可參考治療內臟受寒的藥方)以及薑和肉桂這一類具有溫熱效果的藥材來調理。」
8. 積熱下血
積熱下血,甚則兼痛,脈來洪數,解毒堪用。
三黃丸,大黃,黃連黃芩良,等分研細末,水丸茶下涼。
人參敗毒散(方見傷寒,加黃連。如酒毒下血,黃連用巴豆同炒,去巴豆不用)
余方附後:
腸風臟毒腸澼血,乾柿燒灰存性研,空心米飲調二錢,不拘新久如神捷。
腸風臟毒痔便血,黃連酒炒四兩切,入在豬臟兩頭扎,韭菜二斤水同煎,服藥搗爛丸不折,空心每服八十丸,米湯送下宜溫熱。
白話文:
[對於因長期熱毒導致的下血癥狀,嚴重時可能伴有疼痛,如果脈象呈現洪大而數的特徵,可使用具有解毒效果的藥物。
三黃丸,由大黃、黃連和黃芩組成,這三種藥材比例相等,研磨成細末後,用水製成藥丸,服用時配以涼茶。
人參敗毒散(此方可在傷寒類藥方中找到,需加入黃連。若是因酒精中毒導致的下血,則需將黃連與巴豆一同炒制,但最終只使用黃連,棄掉巴豆不用)
其他可用藥方如下:
針對腸風、臟毒、腸澼等引起的出血,可將乾柿子燒成灰後研磨成粉,每日清晨空腹時,用米湯調和兩錢服用,不論是新病還是舊疾,療效都非常迅速。
針對腸風、臟毒或痔瘡引發的便血,可先將四兩黃連用酒炒制,再放入豬腸內,兩端紮緊,與二斤韭菜一同用水煎煮,待藥物熟透後搗碎製成藥丸,每日清晨空腹時,每次服用八十粒,用溫熱的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