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醫案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
川苦楝散
木香,川楝(巴豆拌炒,去豆),茴香(鹽炒,去鹽)
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酒調下。
木香楝子散,疝氣久不愈者,服此神效。
石菖蒲(一兩,炒),青木香(一兩,炒),萆薢(五錢),荔枝核(二十枚,炒),川楝子(三十個。巴豆二十枚同炒黃赤色,去巴豆不用)
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空心炒茴香鹽酒調下。
烏頭梔子湯,治內有鬱熱,外有寒束。
川烏頭(炮),梔子仁(炒,各三錢)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
加味通心湯,治㿉癃疝,內有膿血,小便不通。
瞿麥穗,木通(去皮),梔子(去殼),黃芩,連翹,甘草,枳殼(去穰),川楝子(去核),歸尾,桃仁(去皮尖,炒),山楂
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燈心二十莖、車前草五莖,煎湯,空心調服。
五苓散,見傷寒。
硇砂丸
木香,沉香,巴豆肉(各一兩),青皮(二兩),銅青(五錢,研),硇砂(一錢,研)
上二香及青皮三味,同巴豆慢火炒紫色,去巴豆為末,入硇砂,青銅,同研勻,蒸餅和丸,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鹽湯空心下,日二服。
羊肉湯,治寒疝腹痛裡急。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寒者加用),羊肉(一斤)
水八碗,煮取三碗,溫服一碗,一日飲盡。
白話文:
醫案
喝兩碗水,煎成一碗,空腹服用。
川苦楝散
木香、川楝子(用巴豆拌炒過,去除巴豆)、茴香(用鹽炒過,去除鹽),等比例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飯前用酒調和後服用。
木香楝子散,對於疝氣久治不癒的人,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石菖蒲(一兩,炒過)、青木香(一兩,炒過)、萆薢(五錢)、荔枝核(二十枚,炒過)、川楝子(三十個,與二十枚巴豆一同炒至黃紅色,去除巴豆不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麝香,空腹以炒過的茴香鹽酒調和後服用。
烏頭梔子湯,治療體內有鬱熱,體表有寒邪束縛的情況。
川烏頭(炮製過)、梔子仁(炒過),各三錢。
喝兩碗水,煎成一碗,空腹服用。
加味通心湯,治療淋病、疝氣,體內有膿血,小便不暢。
瞿麥穗、木通(去除外皮)、梔子(去除外殼)、黃芩、連翹、甘草、枳殼(去除內瓤)、川楝子(去除種核)、當歸尾、桃仁(去除外皮尖端,炒過)、山楂。
將以上藥材等比例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燈心草二十根、車前草五根,煎煮成的湯,空腹調和後服用。
五苓散,參見傷寒相關內容。
硇砂丸
木香、沉香、巴豆肉(各一兩)、青皮(二兩)、銅青(五錢,研成粉)、硇砂(一錢,研成粉)。
將木香、沉香及青皮這三味藥材,與巴豆肉一起用小火炒至紫色,去除巴豆,磨成粉末,再加入硇砂和銅青一起研磨均勻,用蒸熟的麵餅做成藥丸,大小如同桐子,每次服用七到十丸,用鹽水空腹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羊肉湯,治療寒疝引起的腹痛、裡急後重。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寒症嚴重者可增加用量)、羊肉(一斤)。
用水八碗,煮成三碗,溫服一碗,一日內飲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