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5)

1.

上用五靈脂、青皮、陳皮為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氣末,拌勻,好醋打糊為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稀涎散,治中風口噤,單蛾、雙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兩半),牙皂(三錢,切片),明礬(一兩)

上先將礬化開,卻入二味攪勻,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吹入,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燈芯湯下五分;在喉者即吐,在膈者即下。

星香散,治中風痰盛,服熱藥不得者。

南星(四錢),木香(五分)

水一盞,姜十片,煎七分服。

藿香正氣散,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或感濕氣,霍亂吐瀉,伏暑吐瀉,轉筋。加香薷、扁豆、黃連,名藿香湯。

大腹皮(洗),白芷,茯苓,紫蘇,藿香(各一錢),厚朴(薑汁炒),白朮(土炒),陳皮(去白),桔梗,半夏(各七分),甘草(四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清陽湯,治口眼喎斜,頰腮緊急,胃中火盛,汗不出而小便數。

黃耆,當歸身,升麻(各二錢),葛根(一錢五分),甘草(炙),紅花,黃柏,桂枝(各一錢),蘇木,生甘草(各五分)

酒三盞,煎一盞服,炒香附熨摩緊急處即愈。

秦艽升麻湯,治口眼喎斜,四肢拘急,惡風寒。

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藥,人參(各五錢),秦艽,白芷,防風,桂枝(各三錢)

每服一兩,水二盞,蔥白三莖,煎一盞服。

順風勻氣散,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白朮(二錢),人參,天麻(各五分),沉香,白芷,紫蘇,木瓜,青皮,甘草(炙,各三分),烏藥(一錢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服。

虎骨散,治半身不遂,肌肉乾瘦,為偏枯。忌用麻黃髮汗,此方潤筋去風。

當歸(二兩),赤芍藥,續斷,白朮(土炒),藁本,虎骨(各一兩),烏蛇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溫酒送下。骨中煩疼,加生地黃一面,臟寒自利,加天雄五錢。

虎脛骨酒

石斛(去根),石楠葉,防風,虎脛骨(酥炙),茵芋葉,杜仲(炒),川牛膝,川芎,狗脊(燎去毛),當歸,續斷,巴戟(去心,各一兩)

上銼,以酒一斗,漬十日,每熱服一碗。

地黃飲子,治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行,腎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下。

熟地黃,巴戟(去心),山茱萸,肉蓯蓉(酒浸,焙),石斛,附子(炮),五味子,白茯苓,菖蒲,遠志(去心),官桂,麥門冬(去心,各五分)

姜五片,棗二枚,薄荷七葉,水二盞,煎八分服。

滌痰湯,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南星(薑製,二錢),半夏(湯洗七次,二錢),枳實(炒),橘紅(一錢二分),石菖蒲,人參(各五分),竹茹(六分),甘草(三分),茯苓(一錢)

白話文:

[脈]

將五靈脂、青皮、陳皮磨成粉末,然後加入玄精石粉末,以及前述兩種藥材的粉末,攪拌均勻,用好的醋調成糊狀,做成如豌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稀涎散,治療中風導致口噤、單側或雙側扁桃腺腫痛。

將江子仁(六粒,每粒切成兩半)、牙皂(三錢,切片)、明礬(一兩)。

先將明礬融化,再放入牙皂和江子仁攪拌均勻,等明礬乾燥後磨成粉末,每次取三分吹入患處,各種病症都能治癒。痰涎很多的人,用燈芯湯送服五分藥粉;若痰在喉嚨,會立即吐出;若痰在胸膈,則會排出。

星香散,治療中風痰多,不能服用熱藥的人。

將南星(四錢)和木香(五分),

用水一杯,加入生薑十片,煎煮至剩七分服用。

藿香正氣散,治療因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發冷發熱,或是因潮濕引起的疾病,以及霍亂導致的嘔吐腹瀉、抽筋。若加入香薷、扁豆、黃連,則稱為藿香湯。

將大腹皮(洗淨)、白芷、茯苓、紫蘇、藿香(各一錢)、厚朴(用薑汁炒)、白朮(用土炒)、陳皮(去白)、桔梗、半夏(各七分)、甘草(四分)。

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後服用。

清陽湯,治療口眼歪斜、臉頰肌肉繃緊、胃火旺盛、不出汗但小便頻繁。

將黃耆、當歸身、升麻(各二錢)、葛根(一錢五分)、甘草(炙)、紅花、黃柏、桂枝(各一錢)、蘇木、生甘草(各五分)。

用酒三杯煎煮至剩一杯服用,並用炒過的香附熱敷按摩繃緊的部位,即可痊癒。

秦艽升麻湯,治療口眼歪斜、四肢拘攣、怕風寒。

將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藥、人參(各五錢)、秦艽、白芷、防風、桂枝(各三錢)。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兩杯,加入蔥白三根,煎煮至剩一杯服用。

順風勻氣散,治療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將白朮(二錢)、人參、天麻(各五分)、沉香、白芷、紫蘇、木瓜、青皮、甘草(炙,各三分)、烏藥(一錢五分)。

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虎骨散,治療半身不遂、肌肉消瘦,即偏枯。禁止使用麻黃發汗,此方有潤筋、祛風的效果。

將當歸(二兩)、赤芍藥、續斷、白朮(用土炒)、藁本、虎骨(各一兩)、烏蛇肉(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溫酒送服。若骨頭內部疼痛,加入生地黃一兩;若脾胃虛寒導致腹瀉,加入附子五錢。

虎脛骨酒

將石斛(去除根部)、石楠葉、防風、虎脛骨(用酥油炙過)、茵芋葉、杜仲(炒)、川牛膝、川芎、狗脊(燒去毛)、當歸、續斷、巴戟(去除心部,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酒一斗浸泡十日,每次加熱服用一碗。

地黃飲子,治療舌頭僵硬不能說話、腳廢不能行走,由腎虛弱導致氣血不能到達舌下。

將熟地黃、巴戟(去心)、山茱萸、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烘乾)、石斛、附子(炮製過)、五味子、白茯苓、菖蒲、遠志(去心)、官桂、麥門冬(去心,各五分)。

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二枚、薄荷七葉,用水兩杯,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滌痰湯,治療中風導致痰迷心竅,舌頭僵硬不能說話。

將南星(用生薑炮製,二錢)、半夏(用湯水洗七次,二錢)、枳實(炒過)、橘紅(一錢二分)、石菖蒲、人參(各五分)、竹茹(六分)、甘草(三分)、茯苓(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