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六 (3)
卷之六 (3)
1. 不語
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心脾受風,故舌強不語。亦有因腎脈不上循喉嚨挾舌本者。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會厭者,音聲之戶;舌者,聲之機;唇者,聲之扇。風寒客於會厭,故卒然無音。若因痰迷心竅,當清心火;若因濕痰,當清脾熱;若因風熱,當清肝火;若因風痰,當導痰涎;若因虛火上炎,當壯水之主;若因虛寒厥逆,當益火之源。神仙解語丹、滌痰湯、加味轉舌膏、八味丸隨證選用。
取龜尿少許,點舌神效。置龜於新荷葉上,以豬鬃鼻內戳之立出。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關於「無法說話」的問題。在中醫理論中,脾臟的經脈與胃相聯,並經過咽喉,連接舌根,散佈在舌下;而心臟的分支經脈也連結著舌根。如果心臟和脾臟受到風邪侵襲,就可能導致舌頭僵硬,無法說話。
另有一種情況,是因為腎臟的經脈不能正常沿著咽喉,夾住舌根。咽喉是氣體上下運行的通道,會厭則是發聲的門戶,舌頭是聲音的發動器,嘴脣則像扇子一樣控制聲音的出口。如果風寒入侵會厭,可能會突然失聲。
如果因為痰濕影響了心臟的功能,應該清心火;如果是因為濕痰,應當清除脾臟的熱度;如果是因為風熱,應當清除肝臟的火氣;如果是因為風痰,應當導引痰涎排出;如果是因為虛火上升,應當滋養腎水;如果是因為虛寒和厥逆,應當補充身體的元氣。
在治療上,可以選擇使用神仙解語丹、滌痰湯、加味轉舌膏、八味丸等藥物,根據具體症狀來選用。
另外,還有一個小祕訣,就是取一點龜尿滴在舌頭上,有神奇的效果。具體操作方法是把龜放在新鮮的荷葉上,再用豬鬃戳一下龜的鼻子,龜尿就會馬上流出。
2. 手足不隨
肌膚盡痛,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而循行於身體。風寒客於肌膚,始為痹,復傷陽經,隨其虛處而停滯,與血氣相搏,故風痹而手足不隨。實者脾土太過,當瀉其濕;虛者脾土不足,當補其氣。血枯筋急者,四物湯;木旺風淫者,四物湯加鉤藤、秦艽、防風;痰多者,六君子加秦艽、天麻、竹瀝、薑汁。
白話文:
[手腳不靈活]
所有的肌肉和皮膚都感到疼痛,人體的陽經皆從手足開始,然後沿着身體運行。當風寒侵入肌膚時,最初表現爲痹症,再次傷害到陽經後,它會停留在身體虛弱的地方,與血液和氣相搏鬥,因此形成風痹,導致手腳不靈活。如果是因爲脾臟功能過強導致的,應瀉去體內過多的溼氣;如果是脾臟功能不足造成的,應補給身體所需的氣。對於血液乾涸,筋肉緊張的人,可以服用四物湯;對於肝木旺盛,風邪過度的人,則需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鉤藤、秦艽、防風;而對於痰多的人,可以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秦艽、天麻、竹瀝、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