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3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1)

1. 固陣

秘元煎

遠志,山藥,芡實,棗仁,白朮,茯苓,甘草,人參,五味,金櫻子

如尚有火覺熱者,加苦參遺精有火,用黃柏入腎以堅之,用苦參新奇。

固真丸,治夢遺精滑。有夢而遺,必有肝火,用此澀藥,必致咳嗽吐血。

菟絲子,牡蠣,金櫻子,茯苓

玉關丸

白麵,枯礬,文蛤,五味,訶子

此等澀藥,不可輕用。

敦阜糕,經云:土太過曰敦阜,宜平治之。今脾不足而云敦阜,命名之義已謬矣。白麵,白朮,故紙

白話文:

【固陣】

祕元煎:

這是一帖包含遠志、山藥、芡實、棗仁、白朮、茯苓、甘草、人參、五味子和金櫻子的藥方。

若仍有感覺身體燥熱的情況,可加入苦參。對於因火氣導致的遺精問題,可用黃柏深入腎臟加以鞏固,苦參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個新奇的選擇。

固真丸:

適用於治療夢遺或精滑的情況。如果在夢中遺精,可能代表肝臟有火氣,使用這種收斂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咳嗽或吐血的副作用。

成分包括:菟絲子、牡蠣、金櫻子和茯苓。

玉關丸:

由白麵、枯礬、文蛤、五味子和訶子組成。這些收斂的藥物不能隨便使用。

敦阜糕:

古籍提到,當脾胃功能過盛被稱為敦阜,應該進行調理。然而,現在脾臟功能不足卻仍命名為敦阜,這樣的命名意義已經錯誤了。其成分有白麵、白朮和故紙。

2. 因陣

逍遙飲,逍遙散治婦人鬱抑而經不調者,為一定之方,何必創此以惑人?方愈多,治愈亂,此書出而使後世之醫無頭緒。

當歸,芍藥,熟地,棗仁,茯神,遠志,陳皮,甘草

決津煎,治婦人血虛經滯,不能流暢而痛極者,當以香附、胡索、青皮、芍藥為要。當以水濟水,若江河一決,而積垢皆去。熟地凝滯,焉能去積垢?此用補為瀉之神劑也。又自誇。

當歸,澤瀉但能利水,不能行積垢經滯而治痛,痛宜芍藥。牛膝,肉桂,熟地,烏藥

如陰滯不行者,非加附子不可。一味肉桂可以行滯散寒,不必附子。○如血滯血澀者,加紅花。非桃仁、胡索、青皮不能行血滯血澀。○如小腹不暖而痛極者,加吳萸。既用桂以行血中之滯而暖之,不必用吳萸之燥烈。○如大便結澀者,加蓯蓉,微者以山楂代之。大便結澀,豈有用山楂潤之乎?

五物煎,治婦人血虛凝滯,蓄積不行,小腹痛急,產難經滯,及痘瘡血虛寒滯等症,神效。未必神效,必得行氣之藥,可以理凝滯蓄積,若熟地,則泥膈。

當歸,熟地,芍藥,川芎,肉桂

兼胃寒或嘔惡者,加炮姜。此脾胃症,可用血藥治乎?○水道不利,加澤瀉,或豬苓。若婦人凝滯蓄積而小便不利,當以消瘀理氣則小便自利,豈可以豬苓、澤瀉利水乎?○痘瘡血虛寒勝,寒邪在表者,加細辛、麻黃、柴胡、紫蘇之屬。表邪豈可用四物乎?

加減不明,用藥雜亂,焉可著書誤人?

調經飲,治婦人經脈阻滯,氣逆不調,多痛而實者。經脈阻滯不用桃仁、胡索,不知何故?

當歸,牛膝,山楂,香附,青皮,茯苓

如因不避生冷而寒滯其血者,加肉桂、吳萸之類。非吳茱萸之症,理宜炮薑、生薑。○或痛在小腹者,加小茴。肉桂單入肝經血分,不必小茴。

通瘀煎,治婦人氣滯血積,經脈不利,及產後瘀血實痛。產後瘀血實痛,當以桃仁、延胡為主藥,舍此而不用,何耶?君臣佐使之道,尚未明白。

歸尾,山楂,香附,紅花無力。烏藥,青皮,木香,澤瀉此利水之藥,與血分無涉。

兼寒滯,加桂,或吳萸。慣用茱萸,亦是偏見。

胎元飲

人參,當歸,杜仲,芍藥,熟地,白朮,甘草,陳皮

如氣分虛甚者,倍白朮,加黃耆。但耆、術氣浮,能滯胃口,倘胸悶不快者,須慎用之。耆、術能滯胃口,歸、地豈不滯而用之乎?○如陰虛小腹作痛,加枸杞。當用白芍。

脫花煎,凡臨盆將產者,宜先服此,此藥催生最佳。臨盆將產而重用肉桂,必致火氣上衝而暈。可不催生矣,瓜熟香飄,自有天然之妙,不必催生。○此等方不必立,徒使後人用藥之誤。

當歸,肉桂,川芎,牛膝,車前子,紅花

九蜜煎,治產後陽氣虛寒,或陰邪入臟,心腹疼痛,嘔吐不食,四肢厥冷。產後嘔吐不食,四肢厥冷,當扶脾胃為主。此等之方,但能溫熱養血,反有泥膈傷胃之虞,宜用六君加薑、桂,方是正法。

白話文:

因陣

逍遙飲、逍遙散用於治療婦女鬱鬱寡歡、月經不調,是確定的方劑,為何要另創此方來迷惑他人?方劑越多,治療就越混亂,此書問世,將使後世醫生無從下手。

決津煎用於治療婦女血虛、經血滯留不通,導致疼痛難忍,應以香附、胡索、青皮、芍藥為主藥。需以水引導水,如同江河決堤,污垢皆去。熟地性黏膩,怎能去除積垢?此方以補藥作為瀉下之劑,實屬自誇。

如陰血滯留不通,非加附子不可。單用肉桂即可行氣散寒,不必用附子。如血瘀血澀,加紅花即可。非桃仁、胡索、青皮才能行血。如小腹寒冷疼痛難忍,加吳茱萸即可。既已用肉桂行氣散寒溫暖經血,不必再用吳茱萸燥烈之品。如大便乾燥,加肉蓯蓉,輕微者可用山楂代替。大便乾燥,豈能用山楂潤腸?

五物煎用於治療婦女血虛凝滯,瘀血積聚不通,小腹疼痛劇烈,難產、經血滯留,以及痘瘡血虛寒滯等症,療效神奇。未必神效,必得加入行氣藥,才能理氣活血,化解瘀滯,若用熟地,則會阻礙氣血運行。

兼有胃寒或嘔吐者,加炮薑。這是脾胃病症,怎可用補血藥物治療?水道不利,加澤瀉或豬苓。若婦女瘀血積聚而小便不利,應以活血理氣為主,小便自然會通暢,何必用豬苓、澤瀉利水?痘瘡血虛寒盛,寒邪在表者,加細辛、麻黃、柴胡、紫蘇等。表邪,豈能用四物湯?

加減不明,用藥雜亂,怎能著書誤人?

調經飲用於治療婦女經脈阻塞,氣逆不調,疼痛且實證。經脈阻塞不用桃仁、胡索,不知何故?

如因不避生冷而寒滯經血,加肉桂、吳茱萸等。非吳茱萸證候,應當用炮薑、生薑。或疼痛位於小腹,加小茴香。肉桂單入肝經血分,不必用小茴香。

通瘀煎用於治療婦女氣滯血瘀,經脈不通,以及產後瘀血疼痛。產後瘀血疼痛,應以桃仁、延胡索為主藥,捨棄此二藥不用,為何?君臣佐使之法,尚未明白。

兼寒滯,加桂枝或吳茱萸。慣用吳茱萸,也是偏見。

胎元飲

如氣虛嚴重,加倍白朮,加黃耆。但黃耆、白朮氣味平和,易滯留胃口,倘若胸悶不適,須謹慎使用。黃耆、白朮會滯留胃口,當歸、熟地豈不也會滯留而仍使用?如陰虛小腹疼痛,加枸杞。應當用白芍藥。

脫花煎,凡臨盆將產者,宜先服用此方,此方催生效果最佳。臨盆將產而重用肉桂,必致火氣上衝而暈厥。不必催生,瓜熟蒂落,自有天然之妙,不必催生。此等方劑不必設立,徒然使後人用藥產生錯誤。

九蜜煎,治療產後陽氣虛寒,或陰邪入侵臟腑,心腹疼痛,嘔吐不食,四肢厥冷。產後嘔吐不食,四肢厥冷,應以扶助脾胃為主。此方只會溫熱養血,反而有阻礙氣血、傷及胃氣的危險,宜用六君子湯加薑、桂,才是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