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十 (3)
卷第十 (3)
1. 通經丸
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疼痛,或成血瘕。
桂心(不見火),青皮(去白),大黃(炮),乾薑(炮),川椒(去目併合口,微炒,地上出汗),蓬莪朮,川烏(炮,去皮、尖),乾漆(炒,令煙出),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秤),桃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上細末,將四分用米醋熬成膏,和餘六分末成劑,臼中治之,丸如桐子大,陰乾。每服二十丸,用淡醋湯送下。加至三十丸,溫酒亦得,空心食前服。
徽州醫巫張橫,頃年緣事在推勘院,有王醫者,以醫職直宿,日夜與之稔熟,口傳此方,渠甚秘之,予後得此方,以治婦人疾,不可勝數,且欲廣行,不敢自秘。尋常氣血凝滯疼痛,數服便效。
有一師尼患惡風體倦,乍寒乍熱,面赤心煩,或時自汗。是時疫氣大行,醫見其寒熱,作傷寒治之,以大小柴胡湯雜進,數日病劇。予診視曰:三部無寒邪脈,但厥陰脈弦長而上出魚際,宜服抑陰等藥。予制此地黃丸。
生乾地黃(二兩),柴胡(去苗,淨洗),秦艽(淨洗,去蘆),黃芩(各半兩),赤芍藥(一兩),上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烏梅湯吞下,不拘時候,日三服。
昔宋褚澄療尼師寡婦別制方,蓋有謂也。此二種鰥居獨陰無陽,欲心動而多不遂,是以陰陽交爭,乍寒乍熱,全類溫瘧,久則為勞。嘗讀《史記倉公傳》,載濟北王侍人韓女,病腰背痛寒熱,眾醫皆以為寒熱也。倉公曰: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何以知其欲男子而不可得?診其脈,肝脈弦出寸部,是以知之。蓋男子以精為主,婦人以血為主。
男子精盛則思室,婦人血盛則懷胎,夫肝攝血者也。厥陰弦出寸部,又上魚際,則陰血盛可知。故知褚澄之言,信有謂矣。
白話文:
通經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月經不來、經痛,或者形成血塊積聚的。
藥材包括:桂心(不要經過火烤),青皮(去掉白色的部分),大黃(用火炮製過),乾薑(用火炮製過),川椒(去掉籽和閉合的口,稍微炒過,直到地上冒汗),蓬莪朮,川烏(用火炮製過,去掉皮和尖端),乾漆(炒過,直到冒煙),當歸(洗過,去掉蘆頭,切薄片,烘乾,秤重),桃仁(去掉皮和尖端,炒過),每種藥材的份量相同。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取出四成的藥粉,用米醋熬煮成膏狀,再將剩餘六成的藥粉與膏狀物混合均勻,在臼中搗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陰乾。每次服用二十顆,用淡醋水送服。可以加量至三十顆,用溫酒送服也可以,在空腹飯前服用。
徽州一位名叫張橫的醫巫,先前因為一些事情在推勘院,有一位王姓醫生,因為擔任醫職而在那裡值班,日夜與張橫熟悉,口頭傳授這個藥方給他,張橫非常保密。我後來得到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婦女疾病,效果非常好,數也數不清。我想要廣泛推廣這個藥方,所以不敢自己藏私。一般來說,因為氣血凝滯引起的疼痛,服用幾次就會見效。
另外,有一位尼姑師父,患了惡風病,身體倦怠,時冷時熱,臉色發紅、心煩,有時候還會自汗。當時正值瘟疫盛行,醫生看到她發冷發熱,就當成傷寒來治療,用大小柴胡湯等藥方來治療,幾天後病情更加嚴重。我診斷後認為:她的三部脈都沒有寒邪的脈象,只是厥陰脈呈現弦長且向上延伸至魚際的脈象,應該服用滋陰等藥物。於是我開了這個地黃丸。
藥材包括:生地黃(二兩),柴胡(去掉苗,洗乾淨),秦艽(洗乾淨,去掉蘆頭),黃芩(各半兩),赤芍藥(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烏梅湯送服,不拘泥於時間,一天服用三次。
以前宋朝的褚澄曾經為尼姑或寡婦特別制定過藥方,這是有道理的。這兩種類型的人(指尼姑或寡婦)都是獨自居住、陰盛陽衰,慾望產生卻多半不能如願,所以陰陽之氣互相爭鬥,出現時冷時熱的症狀,很像溫瘧,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勞損。我曾經讀過《史記·倉公傳》,裡面記載濟北王的侍女韓女,患了腰背疼痛、寒熱等症狀,很多醫生都認為是寒熱病。倉公說:這個病是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造成的。怎麼知道她是因為想要男人而得不到呢?診斷她的脈象,發現肝脈弦長且延伸至寸部,所以知道。男人以精為主,女人以血為主。
男人精氣旺盛就會想男女之事,女人血氣旺盛就會懷孕,而肝臟是負責儲藏血的。厥陰脈弦長且延伸至寸部,又向上延伸至魚際,可見陰血旺盛。所以說,褚澄的說法,確實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