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普濟本事方》~ 卷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2)

1. 紫蘇飲

治妊娠胎氣不和,懷胎近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兼治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產。

大腹皮,人參(去蘆),川芎(洗),陳橘皮(去白),白芍藥(各半兩),當歸(洗,去蘆,薄切,三錢),紫蘇莖葉(一兩),甘草(一錢,炙)

上各細銼,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盞半,生薑四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服。

曾有婦人累日產不下,服遍催生藥不驗。予曰:此必坐草太早,心懷恐懼,氣結而然,非不順也。《素問》云:恐則氣下。蓋恐則精神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氣乃不行矣。得此藥一服便產。及婦人六七月子懸者,予用此數數有驗,不十服胎便近下。

白話文:

紫蘇飲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懷孕期間胎氣不和,導致胎兒向上頂住,引起腹部脹滿疼痛,這種情況稱為「子懸」。同時也適用於治療臨盆時的驚恐,或因氣結導致多日無法生產的情況。

藥方組成如下:大腹皮、人參(去除蘆頭)、川芎(洗淨)、陳皮(去除白色內膜)、白芍藥,各半兩;當歸(洗淨,去除蘆頭,切薄片)三錢;紫蘇的莖葉一兩;炙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仔細切碎,分成三份,每次取一份,加入一碗半的水,生薑四片,蔥白七寸,煎煮至剩七分時,去除藥渣後,空腹服用。

曾經有位婦人多日無法生產,吃遍催生藥也不見效。我說:「這一定是過早開始坐月子,心中恐懼,導致氣結所致,並非不順產。《黃帝內經》說:『恐懼會使氣往下沉。』是因為恐懼會使精神膽怯,膽怯則上焦閉塞,閉塞則氣會向上回流,回流則下焦脹滿,氣就無法順暢運行了。」服用此藥一劑便順利生產。另外,對於懷孕六七個月出現子懸的婦人,我使用這個藥方多次都有效,通常不用吃超過十劑,胎兒就會順利下降。

2. 下死胎方

桂末二錢,麝香當門子一個,同研,暖酒服,須臾如手推下。此不用水銀等。此藥不損血氣。趙和叔傳。

白話文:

桂枝粉二錢,麝香(用麝香門子一個,也就是指帶有麝香的香囊)一起研磨成粉末,用溫熱的酒服下,很快就會像用手推一樣把死胎產出。這裡面沒有用水銀等毒性藥物。這個藥方不會損傷母體的氣血。這是趙和叔傳下來的。

3. 紫石英丸

治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醫者一例呼為經病,不曾說得是陰勝陽,是陽勝陰,所以服藥少得有效。蓋陰氣乘陽,則胞寒氣冷,血不運行,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若陽氣乘陰,則血流散溢,經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當和其陰陽,調其血氣,使不相乘,以平為福。

紫石英,禹餘糧(燒,醋淬),人參(去蘆),龍骨,川烏頭(炮,去皮尖),桂心(不見火)杜仲(去皮,銼如豆,炒令黑),桑寄生,五味子(揀),遠志(去心),澤瀉,當歸(去蘆,洗,薄切,焙乾,秤),石斛(去根,淨洗,細銼,酒焙),蓯蓉(酒浸水洗,焙乾),乾薑(炮,各一兩),川椒(去目併合口,微炒,地上出汗),牡蠣(鹽泥固濟干,火燒通赤,去泥用),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米飲下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食前。

白話文:

這個藥方「紫石英丸」是針對婦女月經不調的狀況,像是月經量時多時少、經期忽前忽後、以及經期時會感到疼痛。一般的醫生都把它歸類為經病,沒有說明到底是陰氣太盛還是陽氣太盛所導致的。這樣開藥效果往往不好。

其實,如果陰氣過盛而壓制陽氣,就會導致子宮寒冷,血液循環不良,就像天氣寒冷,水會結冰一樣,所以月經量會忽然變少,而且經期會延後。反之,如果陽氣過盛而壓制陰氣,血液就會散亂溢出,就像天氣炎熱,水會沸騰一樣,所以月經量會忽然變多,而且經期會提前。因此,應該調和體內的陰陽,調理氣血,使其平衡,這樣才能達到健康。

這個藥方使用了:紫石英、禹餘糧(燒過後用醋淬過)、人參(去除蘆頭)、龍骨、川烏頭(炮製過,去除皮和尖端)、桂心(不加熱)、杜仲(去除皮,切成豆子大小後炒黑)、桑寄生、五味子(挑選過的)、遠志(去除心)、澤瀉、當歸(去除蘆頭,洗淨,切薄片,烘乾,秤重)、石斛(去除根部,洗淨,切碎,用酒烘乾)、肉蓯蓉(用酒浸泡後洗淨,烘乾)、乾薑(炮製過,各一兩)、川椒(去除籽和開口,微微炒過,炒到出汗)、牡蠣(用鹽泥包裹後燒到通紅,去除泥土)、甘草(炙燒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30到50顆,用米湯送服,在空腹或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