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普濟本事方》~ 卷第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

1. 卷第六

2. 諸嗽虛汗消渴

3. 杏酥散

治嗽。

杏仁(去皮、尖),款冬花,前胡,半夏(湯浸七次,薄切,焙)五味子(揀),麻黃(去根節),柴胡(去苗,洗),桑白皮(蜜炙黃),人參(去蘆),桔梗(炒,各等分)

上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七分,通口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咳嗽的。

藥材包含: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款冬花,前胡,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切薄片後烘乾),五味子(挑選過的),麻黃(去掉根部和結節),柴胡(去掉苗,洗淨),桑白皮(用蜂蜜炙烤至黃色),人參(去掉蘆頭),桔梗(炒過)。每種藥材都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五片,一起煎煮至剩七分,放溫後服用。

4. 柏子仁丸

戢陽氣,止盜汗,進飲食,退經絡熱。

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兩),牡蠣(坩堝子內火煅,用醋淬七次,焙),人參(去蘆)麻黃根(漫火炙,拭去汗),吳白朮,五味子(揀,各一兩),淨麩(半兩,漫火炒)

上八味為末,棗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五十丸,日二服,得效減一服,好愈即住。作散調亦可。

白話文:

柏子仁丸,這帖藥方能收斂體內過旺的陽氣,停止盜汗,增進食慾,退散經絡中的熱氣。

使用的藥材有:新鮮的柏子仁(研磨成粉),半夏曲(各二兩),牡蠣(用坩堝加熱煅燒,再用醋淬火七次,然後烘乾),人參(去除蘆頭),麻黃根(用小火烤過,擦去汗液),吳白朮,五味子(挑選好的,各一兩),乾淨的麥麩(半兩,用小火炒過)。

將以上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棗肉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天早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三十到五十丸,一天服用兩次。如果病情好轉,可以減少服用次數,等到痊癒就可以停止服用。也可以將藥粉直接調和服用。

5. 牡蠣散

治虛勞盜汗不止。

牡蠣(坩堝子內煅,醋淬七次,焙),麻黃根(漫火炙,拭去汗),黃耆(蜜炙,等分)

上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白話文:

治療虛弱勞損引起的盜汗不止。

牡蠣(將牡蠣殼在坩堝內煅燒,再用醋淬七次,然後烘乾),麻黃根(用微火烤過,擦去汗液),黃耆(用蜂蜜炙過,三種藥材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