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普濟本事方》~ 卷第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5)

1. 菊花散

治肝腎風毒熱氣上衝眼痛。

甘菊花,牛蒡子(炒熟,各八兩),防風(三兩,去釵股),白蒺藜(一兩,去刺),甘草(一兩半,炙)

上細末,每服二錢,熟水調下,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菊花(八兩)、牛蒡子(炒熟,八兩)、防風(三兩,去掉根部)、白蒺藜(一兩,去掉刺)、甘草(一兩半,烤焦)。

《素問》云:久視傷血。血主肝,故勤書則傷肝。主目昏,肝傷則自生風。熱氣上湊目,其昏亦甚。不可專服補藥,須服益血鎮肝明目藥。地黃丸。

白話文:

《素問》中說:長時間的閱讀會傷血。血液主導著肝臟的運作,所以過度用眼讀書就會傷肝。肝臟受損後會產生風熱,熱氣上升到眼睛,眼睛就會更加昏花。不能只服用補藥,需要服用益血、鎮靜肝臟、明目的藥物。比如地黃丸。

2. 地黃丸

熟乾地黃(酒灑九蒸九曝,焙乾,秤一兩半),黃連(一兩,去須),決明子(一兩),沒藥(別研),甘菊花,防風(去釵股),羌活(去蘆),桂心(不見火),光明硃砂(各半兩,水飛)

上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後,日三服。

白話文:

  • 熟乾地黃(用酒浸泡,蒸九次,曬九次,烤乾,稱一兩半)

  • 黃連(一兩,去除鬚根)

  • 決明子(一兩)

  • 沒藥(研磨成粉)

  • 甘菊花(半兩)

  • 防風(去除根部莖葉)

  • 羌活(去除葉子)

  • 桂心(未經火烤製)

  • 光明硃砂(各半兩,用水飛法製備)

讀書之苦,傷肝損目,誠然。晉範寧嘗苦目痛,就張湛求方。湛戲之曰:古方宋陽子少得其術,以授魯東門伯,次授左丘明,世世相傳。以及漢杜子夏,晉左太衝,凡此諸賢。並有目疾,得此方。云用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旦起晚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氣簁,蘊於胸中。

白話文:

讀書會傷肝損眼,這個說法確實有道理。晉朝的範寧曾經飽受目痛的困擾,於是向張湛求教治療方法。張湛開玩笑地對他說:「古方中,宋陽子早年就掌握了治療眼疾的方法,他把它傳授給魯東門伯,後者又傳授給左丘明,世代相傳。到漢朝的杜子夏、晉朝的左太衝等等賢人,都曾患有眼疾,並且都採用了這個方子。這個方子包括六項內容:第一,減少讀書的時間;第二,減少思慮;第三,專注於內觀;第四,減少外在的觀察;第五,早起晚睡;第六,晚上早點休息。這六樣東西,用神火熬製,用氣簁吞下,蘊藏在胸中。」

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時,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棰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

治頭風冷淚,龐安常二方。

白話文:

過了七天後,再開始服用這些方子,每天不間斷地堅持服用,不久就能數清楚自己的眼睫毛,即使看遠處也能看到超出尺杖之外的距離。長期服用不會間斷,就能透視牆壁之外,不只眼睛明亮,也能夠延年益壽。依照這種方法來做,不能稱之為笑話,也是一個奇特的方子。

3. 治頭風冷淚方

甘菊,決明子(各三分),白朮,羌活(去蘆),川芎(洗),細辛(去葉),白芷(不見火)荊芥穗(各半兩)

上細末,每服一錢,溫湯調下,食後,日三服。

白話文:

甘菊、決明子(各 1.5 兩),白朮、羌活(去蘆),川芎(清洗),細辛(去葉)白芷(不要見火),荊芥穗(各 0.5 兩)

4. 又方

川芎(洗),甘菊,細辛(去葉),白朮,白芷(各一分不見火)

白話文:

川芎(洗淨),菊花,細辛(去掉葉子),白朮,白芷(各一份,不要經過火烤)

上細末,蠟丸如黍米大,夜臥納二丸目中,一時辰換一丸。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細末,搓成像黍米一樣大小的蠟丸,晚上睡覺時將兩粒藥丸放入眼睛中,每隔一個時辰更換一次藥丸。

荀牧仲頃年嘗謂予曰:有一人視一物為兩,醫者作肝氣有餘,故見一為二,教服補肝藥,皆不驗。此何疾也?予曰:孫真人云:目之繫上屬於腦,後出於腦中。邪中於頸,因逢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目系入於腦。入於腦則轉,轉則目系急,急則目眩以轉。邪中其睛,所中者不相比,則睛散,睛散則岐,故見兩物也。令服驅風入腦藥得愈。

白話文:

荀牧仲最近曾經告訴我說:有一個人看一個東西就會變成兩個,醫生認為是肝氣太盛,所以看一個東西會變成兩個,於是教他服用滋補肝臟的藥物,但都沒有效果。這是什麼病呢?我說:孫思邈說:眼睛的上部與大腦相連,然後從大腦中出來。邪氣侵入頸部,如果正好遇到身體虛弱的時候,其侵入就會很深,就會順著眼睛的系統進入大腦。邪氣進入大腦就會旋轉,旋轉就會使眼睛的系統緊張,緊張就會使眼睛眩暈並旋轉。邪氣侵入眼睛,被侵入的部位彼此不相聯繫,就會使眼睛散亂,眼睛散亂就會分叉,所以就看到了兩個事物。讓他服用驅風入腦的藥物,就痊癒了。

犀角升麻湯。王檢正希皋,昔患鼻額間痛,或麻痹不仁,如是者數年。忽一日連口唇頰車髮際皆痛,不可開口,雖言語飲食亦相妨,左額與頰上,常如糊急,手觸之則痛。予作足陽明經絡受風毒,傳入經絡,血凝滯而不行,故有此證。或者以排風小續命透冰丹之類與之,皆不效。予制此犀角升麻湯贈之,服數日而愈。

白話文:

犀角升麻湯。王檢正希皋,過去曾患鼻額間疼痛,有時麻痺而沒有知覺,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年。突然有一天,連嘴脣、臉頰、鬍鬚、髮際線都疼痛,無法開口,即使說話和飲食也受到妨礙,左額與臉頰上總是感覺像糊糊的,用手觸摸就會疼痛。我認為這是足陽明經絡受到風毒,傳入經絡之中,血液凝滯而無法運行,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症狀。有人給他服用排風小續命透冰丹之類的藥物,但都不見效。我為他制定了這個犀角升麻湯,服用幾天後就痊癒了。

上等犀角(鎊,一兩一分),真川升麻(一兩),防風(去釵股),羌活(去蘆,各三分),白芷(不見火),黃芩(去皮),川芎(洗),白附子(炮,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粗末,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後臨臥,日三四服。

白話文:

上品的犀角(磨成粉,一兩一分)

真正的川升麻(一兩)

防風(去掉粗糙堅硬的部分)

羌活(去掉根部,各三分)

白芷(沒有被火烤過)

黃芩(剝掉外皮)

川芎(洗過)

白附子(炮製過,各半兩)

甘草(炙烤過,一分)

足陽明胃也。《經》云:腸胃為市。又云: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膻五味,無所不納,如市鄽無所不有也,六經之中,血氣俱多,腐熟飲食,故食之毒聚於胃。故此方以犀角為主,解飲食之毒也。陽明經絡環唇挾口起於鼻交頞中,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白話文:

足陽明經是胃經。《內經》說:腸胃就像市場。又說:陽明經血氣旺盛。胃裡能容納腥羶等各種口味的食物,就像市場上什麼都有。六經(手三陽、足三陽)中,陽明血氣最旺盛,負責腐熟飲食,因此飲食中的毒素都聚集在胃裡。所以這個方子以犀角為主藥來解飲食之毒。陽明經的經絡環繞脣上下連結口鼻並交匯在頞中,沿著臉頰到耳朵前面,經過客主穴,再沿著髮際延伸至額頭和太陽穴。

故王公所患,皆此一經絡也。故以升麻佐之,余藥皆滌除風熱,升麻黃芩專入胃經。稍通醫者自能曉。

治鼻塞清涕出,腦冷所致。

白話文:

所以王公所患的,都是這一條經絡。因此用升麻來作為輔助藥,其他藥物都濡濕消除風熱,升麻黃芩專門進入胃經。稍通醫理的人,都能明白。

通草,辛夷(各半兩),細辛(去葉),甘遂,芎藭,桂心(不見火),附子(各一兩,炮,去皮臍)

白話文:

通草、辛夷(各 15 克),細辛(去掉葉子)、甘遂、芎藭、桂心(不經過火烤)、附子(各 30 克,經過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

上細末,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令氣泄,丸如大麻子,稍如微覺小痛,搗薑為丸即愈。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狀,用棉花包好,塞入鼻孔中,並密封鼻孔以防止氣體泄漏,丸的形狀要像大麻子,過一會兒如果感覺到輕微的疼痛,立即搗碎生薑捏成丸狀即可以痊癒。

此《千金方》也,治腦冷所致。此疾亦有腦熱者,亦有肺寒者。《素問》云: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又曰:泣涕者腦也,腦滲為涕。又曰:肺之液為涕。其來各有由矣,當審詳之。鼻淵者,濁涕下不止,清濁亦自異。

白話文:

這篇《千金方》是治療因腦冷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也有一些是腦熱引起的,還有一些是肺寒引起的。《素問》中說:膽臟將熱氣輸送到腦部,就會導致辛頞鼻淵。又說:流鼻涕是因為腦部的緣故,腦部滲出體液就變成了鼻涕。還說:肺部的液體就變成了鼻涕。它們的來源各有不同,應該仔細辨別清楚。鼻淵是指濁鼻涕不斷往下流,清鼻涕和濁鼻涕的性質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