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普濟本事方》~ 卷第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

1. 玉屑丸

治腸風瀉血久不止。

槐根白皮(去粗皮),苦楝根白皮(去粗皮各三兩),椿根白皮(去粗皮四兩三味於九月後二月前取軟者日乾),天南星半夏(各半兩並生),威靈仙(一兩去苗洗),寒食麵(三兩)

白話文:

  1. 槐根白皮(去除粗皮):三兩。

  2. 苦楝根白皮(去除粗皮):三兩。

  3. 椿根白皮(去除粗皮):四兩三錢。

  4. 天南星:半兩。

  5. 半夏(連同生半夏):半兩。

  6. 威靈仙(去除苗,洗淨):一兩。

  7. 寒食麵:三兩。

*備註:所有藥材均應在九月後至二月前採收,並曬乾至柔軟。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干之。每服三十丸。水八分一盞。煎沸。下丸子煮令浮。以匙抄取。溫溫送下。不嚼。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先將藥材搗碎成細末。把藥材和水丸成像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晾乾。每次服用三十丸,配八分滿的藥用碗的水。煎至沸騰,放入藥丸煮沸到浮起。用勺子舀起藥丸,在溫熱時服用。不可咀嚼,空腹在飯前服用。

頃年有一人下血幾盈盆。頓爾疲苶。諸藥皆不效。予曰:"此正腸風。"令服玉屑丸。三服止。予苦此疾三十年。蓄下血藥方近五十餘品。其間或驗或否。或始驗而久不應。或初不驗棄之。再服有驗者。未易立談。大抵此疾品類不同。對病則易愈。如下清血色鮮者。腸風也。

白話文:

幾年前,有一個人大出血,幾乎裝滿一盆血,頓時變得疲倦衰弱。各種藥物都無效。我說:「這是典型的腸風病。」讓他服用玉屑丸。服用三帖藥後,血止住了。我患這種病三十年了,積攢了將近五十種治療下血的藥方。其中有些有效,有些無效;有些開始有效,但時間一長就沒有效果了;有些一開始無效,放棄使用後,再服用卻有效。這不好說。總體而言,這種疾病的類型不同。如果對症下藥,很容易治好。例如,如果排出的鮮血呈鮮紅色,那就是腸風病。

血濁而色黯者。臟毒也。肛門射如血線者。蟲痔也。亦有一種下部虛。陽氣不升。血隨氣而降者。仲景云: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此下部虛而下血者也。若得革脈。卻宜服溫補藥。蟲痔宜熏。

白話文:

血色混濁而色澤深黯的是臟腑有毒。肛門噴射出如血線的是蟲痔瘡。另外一種是下身虛弱,陽氣不升,血液隨著氣之下降的。仲景說:脈象弦而大。弦脈主寒證,大脈主氣虛。寒證虛弱互搏,這種情況稱為「革」。婦女則會出現產後漏下。男子則會出現出血失精。這是下身虛弱而下血的。若遇到革脈,應該服用溫補藥物。蟲痔則宜燻洗。

《千金》用蝟皮艾者佳。予嘗作。頗得力。

2. 《千金》。熏蟲痔方。

蝟皮(方三指大切),薰黃(棗大末),熟艾(雞子大)

上三味。穿地作孔調和取。便熏之口中。薰黃煙氣出為佳。火氣消盡即停。停三日將息。更熏之。凡三度永瘥。勿犯風冷。羹臛將補。忌豬雞等。

白話文:

用穿地黃、作孔、調和三味藥,做成煙燻。用它在口中燻,薰出黃色的煙氣為好。火候消盡就停止燻。停三天讓身體休息,然後再燻,一共三次就痊癒了。不要受風寒,多吃羹湯肉類來補充營養。忌豬肉、雞肉等。

3. 蒜連丸

治臟毒。

鷹爪黃連末。用獨頭蒜一顆。煨香爛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陳米飲下。此藥神妙。

4. 槐花散

治腸風臟毒。

槐花(炒),柏葉(煉杵焙),荊芥穗,枳殼(去穰,細切,麩炒黃)

白話文:

槐花(炒熟),柏葉(用杵棒精煉焙乾),荊芥穗,枳殼(去除果肉,切碎,混著麩子炒到黃色)

上修事了。方秤等分。細末。用清米飲調下二錢。空心食前服。

《巢氏病源論》:腸癖為痔。久困飽食過度。房室勞損。血氣流溢。滲入大腸。沖發於下。時便清血。腹中刺痛。病名脈痔。又論脾毒腸風。本緣榮衛虛弱。風氣進襲。因熱乘之。便血性流散。積熱壅遏。血滲腸間。故大便下血。宜椿皮丸

白話文:

《巢氏病源論》說:腸癖就是痔瘡。長期的過度飲食和房事勞累,導致血氣外溢,滲入大腸,從下方沖發而出,排便時出血,腹中刺痛。這種疾病在脈象上稱為「脈痔」。又論述脾臟有毒,腸道有風。這是因為榮衛虛弱,風氣乘虛而入,因熱而加重,便血性質流散。積熱鬱結,血滲入腸道,所以排便時出血。應該服用椿皮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