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四 (5)
卷第四 (5)
1. 通膈丸
治上焦虛熱,肺脘咽膈有氣如煙搶上。
黃連(去須),茯苓(去皮),人參(各三兩,去蘆),硃砂(一分,水飛),真腦子(少許)
上細末,研勻,煉蜜丸如梧子大。熟水下三五丸,日二三服。
白話文:
治療上焦虛熱,症狀有肺部、胃脘、咽喉、胸膈之間有氣向上衝,感覺像煙霧一樣。
使用黃連(去除鬚根)、茯苓(去除外皮)、人參(各三兩,去除蘆頭)、硃砂(一分,用水淘洗)、真腦子(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用溫開水送服三到五丸,每日服用二到三次。
2. 門冬丸
治心經有熱。
麥門冬(一兩,水浥去心),川黃連(去須,半兩)
上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食後熟水下二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心經有熱的病症。
使用麥門冬(一兩,用水浸泡去除中心的硬核),川黃連(去除鬚根,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用溫開水服用二十到三十丸。
3. 《千金》地黃丸
治心熱。
川黃連(去須,四兩,粗末),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滓,二味勻,日乾)
上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麥門冬湯下。
白話文:
治療心火旺盛的病症。
將黃連(去除根鬚,約150克,磨成粗粉)和生地黃(約300克,搗爛取汁,連同藥渣一起,將這兩味藥均勻混合,曬乾)。
將以上混合曬乾的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麥門冬湯送服。
4. 人參散
治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多盜汗。此藥補和真氣,解勞倦,婦人血熱虛勞骨蒸,並皆治。
人參(去蘆),白朮,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洗),半夏曲,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秤),赤芍藥,乾葛,甘草(各一兩,炙),子芩(半兩,去皮)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四片,棗二個,煎至八分,不拘時候帶熱服。但是有勞熱證,皆可服,熱退即止。大抵透肌解熱,乾葛第一,柴胡次之,所以升麻葛根湯為解肌之冠也。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叫做人參散,主要治療邪熱侵入經絡,導致肌肉發熱、咳嗽有痰、手心腳心及心胸煩躁、頭暈頭痛、夜間盜汗等症狀。這藥可以補益調和身體的真氣,解除疲勞倦怠。對於婦女因血熱引起的虛勞、骨蒸(感覺骨頭發熱)等症狀,也都有治療效果。
藥方組成包括:人參(去除蘆頭)、白朮、白茯苓(去除外皮)、柴胡(去除苗,洗淨)、半夏曲、當歸(洗淨,去除蘆頭,切薄片,烘乾)、赤芍藥、乾葛、甘草(各一兩,炙過)、黃芩(半兩,去除外皮)。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生薑四片、紅棗兩顆,煎煮至剩八分時,不拘時間趁熱服用。只要是屬於勞累引起的發熱症狀,都可以服用,等熱退了就停止服藥。一般來說,透達肌膚、解除熱邪,乾葛效果最好,其次是柴胡。所以,升麻葛根湯才被認為是治療肌肉發熱的方劑之首。
5. 清氣散
調榮衛,順三焦,治風壅,消痰涎,退煩熱。
前胡(去苗,洗),柴胡(去苗,洗),川芎(洗),枳殼(去穰,銼,麩炒),白朮,青皮(去白),羌活(去蘆),獨活(黃色如鬼眼者,去蘆,洗,焙,秤),甘草(炙),茯苓(去皮),人參(去蘆,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荊芥一穗,煎七分服。此方敗毒散中去桔梗,加白朮、青皮,增損亦有理,用之良驗。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調理身體的營衛之氣,使三焦運行順暢,治療風邪阻塞,消除痰液,退散煩躁發熱的症狀。
藥材包括:前胡(去除根莖,洗淨)、柴胡(去除根莖,洗淨)、川芎(洗淨)、枳殼(去除內層白色部分,切成小塊,用麩皮炒過)、白朮、青皮(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羌活(去除蘆頭)、獨活(選擇黃色像鬼眼睛的,去除蘆頭,洗淨,烘乾,秤重)、甘草(炙烤過)、茯苓(去除外皮)、人參(去除蘆頭),以上藥材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加入荊芥一穗,煎煮至七分後服用。這個藥方是從敗毒散中去除桔梗,加入白朮和青皮,這樣增減藥物是有道理的,使用後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