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三 (4)
卷第三 (4)
1. 烏豆粥
大烏豆一升,隔宿洗淨用七升水浸,明日入油一升,炭火煅至晚,當糜爛,可煮三升米,極熟下豆,入白糖一斤和勻,入生薑棋子四兩,啜之。
白話文:
將大黑豆一升,隔夜洗乾淨後用七升水浸泡,隔天放入一升油,用炭火熬煮到晚上,讓黑豆煮到軟爛。接著煮三升米,煮到非常熟爛後放入黑豆,再加入白糖一斤攪拌均勻,最後加入生薑四兩切成棋子大小的塊狀,就可以食用了。
2.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
3. 化痰丸
治停痰宿飲。
半夏(湯洗七次,別末),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白朮,桔梗(切作小塊,薑汁浸,各一兩),枳實(去穰,麩炒),香附子(麩炒,舂去皮),前胡(去苗,淨洗),甘草(炙,各半兩)
上細末,用半夏薑汁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治療停留在體內的痰液和積久的飲邪。
藥材包含:半夏(用湯洗七次,另外研成粉)、人參(去除蘆頭)、白茯苓(去除外皮)、白朮、桔梗(切成小塊,用薑汁浸泡,以上各一兩)、枳實(去除中間的瓤,用麩皮炒過)、香附子(用麩皮炒過,搗碎去除外皮)、前胡(去除根苗,洗淨)、甘草(烤過,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半夏的薑汁煮成糊狀,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薑湯送服。
4. 三生丸
治中脘風涎痰飲,眩瞑嘔吐酸水,頭疼噁心。
半夏(二兩),南星,白附子(各一兩)
上並生為末,滴水丸如梧子大,以生面袞衣,陰乾。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生薑湯下。
白話文:
治療胃部因風邪、痰飲引起的疾病,像是頭暈眼花、噁心嘔吐、吐酸水、頭痛欲吐等症狀。
藥材:半夏(二兩),天南星、白附子(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都生用,磨成粉末,滴入少許水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再用生麵粉裹上外衣,陰乾。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
5. 旋覆花湯
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雜,腸鳴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脅肋急脹,痛不欲食,此胃氣虛冷所致。其脈沉弦細遲。
旋覆花(揀去梗),細辛(去葉),橘皮(去白),桂心(不見火),人參(去蘆),甘草(炙),桔梗(炒),白芍藥,半夏(湯洗七次,各半兩),赤茯苓(三分,去皮)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心口到腹部一帶,由於痰濕、寒氣積聚在中焦(脾胃所在位置)所引起的病症。病人會感到心口下方有種空虛、水聲咕嚕的感覺,伴隨嘈雜不適,肚子經常叫,口中多痰液,甚至會無緣無故地流出清水。同時,兩側肋骨部位會感到脹痛,讓人沒有食慾,這些都是因為胃氣虛弱、寒冷所導致的。病人的脈象會呈現沉、弦、細、遲的狀態。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旋覆花(去除莖梗)、細辛(去除葉子)、橘皮(去除白色內膜)、桂心(不經過火烤)、人參(去除蘆頭)、甘草(炙烤過)、桔梗(炒過)、白芍藥、半夏(用湯洗過七次,以上每味藥各半兩)、赤茯苓(去除外皮,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半水,再放入七片生薑一起煎煮,直到剩下八分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
6. 檳榔丸
治心下停飲冷痰,頭目暈眩,睡臥口中多涎。
檳榔(三分),丁香(一分,不見火),半夏(湯洗七次,一兩),細辛(去葉),乾薑(炮),人參(各半兩,去蘆)
上為細末,薑汁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心窩下有停滯的痰飲、冷痰,導致頭暈眼花,睡覺時口中有很多口水。
檳榔(三分),丁香(一分,不可用火處理),半夏(用湯洗過七次,一兩),細辛(去掉葉子),乾薑(炮製過),人參(各半兩,去掉蘆頭)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煮成糊狀,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用薑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7. 乾薑丸
治酒癖停飲吐酸水。(《聖惠方》)
乾薑(炮),葛根,枳殼(去穰,銼,麩炒),橘紅,前胡(去苗,淨洗,各半兩),白朮,半夏曲(各一兩),甘草(炙),吳茱萸(湯泡七次,焙,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用飲下。甲寅年服上二方有驗。
白話文:
治療因嗜酒而停止飲酒,導致嘔吐酸水的情況。(出自《聖惠方》)
藥材包括:炮製過的乾薑、葛根、去除內膜並切碎後用麩皮炒過的枳殼、橘紅、去除莖苗並洗淨的前胡各半兩,以及白朮、半夏曲各一兩,炙甘草、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的吳茱萸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同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開水送服。甲寅年服用以上兩種藥方都有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