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普濟本事方》~ 卷第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1)

1. 續斷丸

治風濕四肢浮腫,肌肉麻痹,甚則手足無力,筋脈緩急。(都君予方)

續斷(洗,推去節,銼,焙),萆薢當歸(洗去蘆,薄切,微炒),附子(焙,去皮臍)防風(去釵股),天麻(各一兩),乳香(乳缽坐水盆中,研),沒藥(各半兩),川芎(三分)

白話文:

川續斷(清洗乾淨,去除節,切成薄片,烘焙)、萆薢、當歸(清洗乾淨,去除蘆頭,切成薄片,略微炒至微黃)、附子(烘焙後去除外皮及臍部)、防風(去除根莖)、天麻(各一兩)、乳香(放入乳缽中,隔水研磨)、沒藥(各半兩)、川芎(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或飲下,空心食前。

2. 增損續斷丸

治榮衛澀少,寒濕從之痹滯,關節不利而痛者。(楊吉老方)

續斷(洗,推去,焙筋,銼),薏苡仁牡丹皮,山芋,桂心(不見火),白茯苓(去皮),黃耆(蜜炙),山茱萸(連核),石斛(去根,淨洗,細銼,酒炒),麥門冬(用水浥去心,各一兩),乾地黃(九蒸九曝,焙乾,秤,三兩),人參(去蘆),防風(去釵股炙),白朮(炮),鹿角膠(各七錢)

白話文:

川續斷(洗淨、去除雜質、烘烤、切碎),薏苡仁、牡丹皮、山藥、桂心(不經過火烘烤),白茯苓(去除皮),黃耆(用蜂蜜炙烤),山茱萸(連核一起使用),石斛(去除根部,清洗乾淨,切碎,用酒炒過),麥門冬(用水分浸泡,去除心),乾地黃(蒸九次,曬九次,烘乾,秤重,三兩),人參(去除須根),防風(去枝幹,炙烤),白朮(炮製),鹿角膠(各七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

3. 川烏粥法

治風寒濕痹,麻木不仁。

川烏(生,去皮尖,為末)

上用香熟白米作粥半碗,藥末四錢,同米用漫火熬熟,稀薄,不要稠,下薑汁一茶腳許,蜜三大匙,攪勻,空腹啜之,溫為佳。如是中濕,更入薏苡仁末二錢,增米作一中碗服。

白話文:

先把香熟的大米煮成半碗粥,加入四錢藥粉,一起用小火慢慢燉煮至熟,粥的濃度要稀一點,不要太稠,加入一茶匙的薑汁,三匙的蜂蜜,攪拌 均勻,空腹的時候喝,溫熱的粥比較好。如果是濕氣過重的人,可以再加入二錢的薏苡仁粉,米飯的量增至一碗,服用。

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隨,痛重不能舉者,有此證預服防之。左氏云:風淫末疾。謂四肢為四末也,脾主四肢,風邪客於肝則淫脾,脾為肝克,故疾在末。穀氣引風濕之藥,徑入脾經,故四肢得安,比陽劑極有力。予常制此方以授人,服者良驗。

白話文:

這種粥主要治療手腳四肢無法行動,疼痛嚴重到無法舉起的疾病,有這種症狀的人可以預先服用來預防。左氏說:風邪侵犯末梢部位引起疾病。四肢被稱為四末,脾臟主導四肢,風邪侵犯肝臟則會侵犯脾臟,脾臟被肝臟剋制,所以疾病在末梢部位。穀物的能量可以引導風濕藥物,直接進入脾經,所以四肢可以得到安撫,比陽氣藥劑更有效果。我經常把這個方子交給別人,服用過的人都有很好的效果。

治濕傷腎,腎不養肝,肝自生風,遂成風濕,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在肩髃,肌肉疾痛,漸入在指中,薏苡仁散

白話文:

治療因濕氣傷害腎臟,導致腎臟無法滋養肝臟,肝臟因此產生風熱,而形成風濕病,散佈到四肢筋骨,或進入肩胛骨和肌肉,產生疼痛,逐漸蔓延到手指,可以用薏苡仁散來治療。

薏苡仁(一兩),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小川芎乾薑(炮),甘草(炙),官桂(去粗皮,不見火),川烏(炮,去皮尖),防風(去釵股),茵芋(去梗,銼,炒用),人參(去蘆),羌活(去蘆),白朮麻黃(去根節),獨活(黃色如鬼眼者,洗去蘆,焙,秤,各半兩)

白話文:

薏苡仁(一兩),當歸(洗淨後去除蘆頭,薄片切片後焙乾),小而纖細的川芎,乾薑(炮製後),甘草(炙),官桂(去粗糙的外皮,不需經過火烤),川烏(炮製後,去皮和尖端),防風(去除細枝),茵芋(去梗,切成碎片,炒製後使用),人參(去蘆頭),羌活(去蘆頭),白朮,麻黃(去除根和節),獨活(黃色似鬼眼,洗淨後去除蘆頭,焙製,稱重,每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酒調下,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