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二 (7)
卷第二 (7)
1. 地黃丸
治腎虛或時腳腫,兼治脾元。
熟地黃(酒灑,九蒸九曝,焙乾,秤,二兩半),肉蓯蓉(酒浸,水洗,焙乾),白茯苓(去皮),澤瀉(各三兩),桂枝(不見火),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五味子(三兩,揀),黃耆(獨莖者,蜜水塗,炙,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杵,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酒下,食前再服。
白話文:
-
熟地黃(兩種:一種是浸過酒,經過九蒸九曬,然後焙乾;另一種是稱重,二兩半)
-
肉蓯蓉(用酒浸泡,水洗,焙乾)
-
白茯苓(去皮)
-
澤瀉(各三兩)
-
桂枝(沒有經過火烤的)
-
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肚臍,各半兩)
-
五味子(三兩,挑選好的)
-
黃耆(單獨生長出來的,塗上蜂蜜水,炙烤,一兩)
2. 青鹽丸
治腎虛及足膝無力。
茴香(三兩,炒香),菟絲子(四兩),乾山藥(二兩),青鹽(一兩)
白話文:
茴香(三兩,炒香),菟絲子(四兩),乾燥的山藥(一兩),青鹽(一兩)
上將菟絲子洗淘,無灰酒浸,日中煎七日,冬天近火煨之,曝乾別末,將余藥末和勻,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鹽酒鹽湯下。予頃常服數年,壯力進食。有一婦人足嚲曳,因服此藥,久之履地如故。
白話文:
菟絲子洗淨淘清,用不加草木灰的酒浸泡,在日中煎煮七天,冬天放在火源旁煨著,曬乾後研成細末,將其與其他藥末混合均勻,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鹽酒或鹽湯送服。本人最近常服此藥數年,精力充沛,食量大增。有一位婦女腳疼痛得拖曳著走路,因服用此藥,很長時間之後能像以前一樣走路了。
3. 五味子丸
治肝腎俱虛,收斂精氣,補真戢陽,充悅肌膚,進美飲食。
五味子(揀),川巴戟(酒浸,去心),肉蓯蓉(酒浸,水洗,焙乾),人參(去蘆),菟絲子(酒浸,曝乾,用紙條子同碾,為末),熟地黃(酒灑,九蒸九曝,焙乾,秤),覆盆子,白朮,益智仁(炒),土茴香(炒香),骨碎補(洗去毛),白龍骨,牡蠣(鹽泥固濟干,火燒通赤,去泥用,以上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杵,丸如梧子大,焙乾。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二三服。
白話文:
五味子(挑選過的),川巴戟(用米酒浸泡,去中心),肉蓯蓉(用米酒浸泡,用水洗淨,烘乾),人參(去蘆頭),菟絲子(用米酒浸泡,曬乾,與紙條子一起研磨,成粉末),熟地黃(用米酒灑,九次蒸煮九次曬乾,烘乾,稱重),覆盆子,白朮,益智仁(炒過的),土茴香(炒香的),骨碎補(洗淨毛),白龍骨,牡蠣(用鹽泥固濟幹,用火燒到通紅,去掉泥),以上各等分。
4. 人參丸
此藥補精氣止汗。平補五臟虛羸,六腑怯弱,充肌膚進飲食。
人參(去蘆),山芋,白朮,白茯苓(去皮),石斛(去根,淨,洗,細銼,酒炒),黃耆(蜜水塗,炙,取頭末),五味子(揀,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飲下,久服不熱,尤宜少年。
白話文:
-
人參(去除根莖):1 兩
-
山藥:1 兩
-
白朮:1 兩
-
白茯苓(去除外皮):1兩
-
石斛(去除根部,清洗乾淨,切成細碎塊,用酒炒):1兩
-
黃耆(用蜜水塗抹,炙烤,取頭部的末):1兩
-
五味子(揀選):1兩
5. 雙和散
補血益氣,治虛勞少力。
黃耆(蜜塗,炙),熟地黃(酒灑,九蒸九曝,焙乾,秤),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川芎(各一兩),白芍藥(二兩半),官桂(去粗皮,不見火),甘草(炙,各三分)
白話文:
黃耆(用蜂蜜塗抹,炙烤),熟地黃(用酒灑過,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曝曬,烘焙乾燥後稱重),當歸(洗去蘆頭,切成薄片,烘焙乾燥),川芎(各一兩),白芍藥(二兩半),官桂(去掉粗糙的樹皮,不經過火烤),甘草(炙烤,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肥棗一個,煎至八分,去滓服。予制此方,只是建中四物二方而已,每傷寒瘧疾中暑大疾之後,虛勞氣乏者,以此調治皆驗,不熱不冷,溫而有補。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比較粗略。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盞半的水,三片生薑,一個大棗,煎煮至八分,去掉渣滓後服用。我制定的這個藥方,其實就是建中四物二方的合用。每當傷寒、瘧疾、中暑後,感到虛弱、疲乏的人,用這個藥方治療,都有明顯效果。藥方既不寒也不熱,溫和且有補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