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陽明證

(陽明經起於鼻,絡於目,循於面,行身之前;其症微惡寒,頭額目痛,鼻乾不眠)

陽明證不得眠,鼻乾目痛病之緣,惡寒身熱微洪脈,此係陽明胃經傳。柴葛解肌湯一服(即葛根湯加味),猶如渴極飲甘泉。

解肌湯用葛(根)柴(胡)(黃)芩,桔(梗)(白)芍羌(活)甘(草)白芷靈,槌法石膏末一撮,薑棗一服即身輕(熱服)。本經無汗惡寒甚,加入麻黃不用芩,冬多春少夏秋減(言麻黃),秋夏蘇葉病自平,汗而帶渴當何劑?如神白虎用如神。

陽明本病(自汗、大渴)

如神白虎(湯名)用人參,甘草麥冬五味臨,(石)膏(山)梔知母引薑棗,竹葉為槌人自清。

陽明胃腑本實病(發斑、發黃、發狂、妄亂、譫語、結胸)

口燥干發譫語,衣掀足擲手揚舉,心腹滿硬繞臍疼,發渴斑黃妄狂舞,舌卷囊縮便硬堅,邪傳正陽明胃腑。六一順氣是神力,秘之莫與庸愚睹。

六一順氣(大)黃(樸)硝(黃)芩,枳實(厚)樸柴(胡)甘(草)(白)芍勻,水煎鐵鏽三匙入,殺車槌法妙如神。

按:此湯兼調胃、三乙、大小承氣、大柴胡、大陷胸等湯下藥之總司也,然亦為急下之劑。若表病未除,里證又急,已加大黃於小柴胡湯中下之矣。必須斑黃妄狂,燥結七八日,下證已全者。投之。

氣血兩虛並老弱,婦人產後當下藥,此湯分咐去芒硝,微和胃氣細斟酌。躁渴譫語兼結胸,心下硬痛手難著,甘草除去加甘遂,桔梗瓜蔞病自削(陽證表病在而誤下之,則成結胸)。

白話文:

【陽明證】

陽明經從鼻子開始,連接眼睛,沿著臉部,行走在身體的前方。其病症會有輕微怕冷的情況,頭部額頭及眼睛疼痛,鼻子乾燥,且不易入睡。

陽明證的患者常失眠,鼻子乾燥,眼睛疼痛,這是疾病的起因。他們會有些許怕冷,身體發熱,脈搏稍快,這都是陽明胃經的特徵。服用柴葛解肌湯(即在葛根湯中添加其他藥材)就像極度口渴時喝到甘甜的泉水一樣舒適。

解肌湯的主要成分包括葛根、柴胡、黃芩、桔梗、白芍、羌活、甘草和白芷。再加入一些石膏粉,薑和棗,煮沸後服用,就能感到身體輕鬆(應熱服)。如果患者沒有出汗且非常怕冷,可以在湯中加入麻黃,但要減少黃芩的份量。冬季需多加,春季略減,夏季和秋季則更少(意指麻黃的使用量)。到了秋季和夏季,可以改用蘇葉,疾病自然會好轉。如果患者出汗且口渴,應該使用什麼藥物呢?那就該使用如神白虎湯了。

陽明本病(自汗、大渴)

如神白虎湯的主要成分有人參、甘草、麥冬、五味子,以及石膏、梔子和知母,佐以薑和棗,竹葉作為輔助,服用後能讓人感到清涼。

陽明胃腑本實病(發斑、發黃、發狂、妄亂、譫語、結胸)

患者口乾舌燥,胡言亂語,撕扯衣物,腳踢手揮,腹部脹滿且硬,繞肚疼痛,口渴,皮膚出現斑點,黃疸,精神錯亂,狂躁。舌頭捲曲,排便困難,這是邪氣進入了正陽明胃腑。六一順氣湯具有強大的療效,這種祕方不能輕易告訴普通人。

六一順氣湯的主要成分有大黃、樸硝、黃芩、枳實、厚樸、柴胡、甘草、白芍,用水煎煮,加入三匙鐵鏽,其療效神奇。

此湯能同時調理胃部、三乙、大小承氣、大柴胡、大陷胸等湯藥的功效,但也是一種緊急治療的藥物。如果表面病狀尚未消除,內部病狀又十分嚴重,已經在小柴胡湯中加入了大黃。必須等到皮膚出現斑點,黃疸,精神錯亂,燥熱持續七八天,所有下痢的症狀都出現了,才能服用此湯。

對於氣血兩虛、年老體弱或產後婦女,如果需要服用此湯,應去除芒硝,微調胃氣,謹慎斟酌。如果患者躁動口渴,譫語,結胸,心下硬痛,手難觸摸,應去掉甘草,加入甘遂,再加上桔梗和瓜蔞,疾病自然會消失(若是陽性症狀,表面病狀仍在,卻錯誤地進行了下痢治療,就會形成結胸)。

2. 少陽證

(起於目銳眥,止頭角,絡耳中,循胸脅,行身之側)

少陽證嘔而苦,耳聾胸脅多痛楚,脈來弦數膽之經,本經切禁汗下吐,病在半表半裡間,柴胡雙解飲方妥(小柴胡湯加減)。

雙解飲用甘(草)(人)參陳(皮),乾葛柴胡半夏(黃)芩,加入薑棗槌法妙,艾汁三匙藥更神。嘔吐竹茹姜搗汁,小水不利茯苓入,脅痛青皮應速增,痰加貝母瓜蔞實,寒熱似瘧桂枝用,渴症天花(粉)知母共,嗽加五味金沸草,口齒無津石膏重。

心胸飽悶未經行,非是結胸理自明,表黏至胸未入腑,只用小柴桔(梗)枳(殼)增,不效陷胸加枳桔(小陷胸湯,瓜蔞、黃連、枳實、半夏),合用柴胡功最靈。壞病本方加鱉甲;虛煩竹葉炒粳米;本經病與陽明合,芍藥葛根二味新。熱入血室歸紅著,男加生地更調停,老婦傷寒無表證,熱甚硝黃酌量增。

按:傷寒汗吐下後,仍不瘥名曰壞病。前熱未除復感寒,寒熱似瘧名溫瘧,本湯加桂枝、芍藥,寒多倍桂,熱多倍芩。女人傷寒,經水適來適斷,晝則明瞭,夜則譫語,如見鬼狀,名曰熱入血室。

白話文:

【少陽證】

起始於眼睛的外側角落,終止於頭的兩側,聯繫到耳朵中,沿著胸部和脅部行走,位於身體的兩側。

少陽證的人會感到噁心嘔吐且身體不適,常有耳鳴和胸脅疼痛,脈象呈現弦數,這是膽經的問題,對於這條經絡,不能使用發汗、瀉下或催吐的方法治療。疾病位於半表半里的位置,適合使用柴胡雙解飲(即小柴胡湯加減)來治療。

雙解飲的成分包括甘草、人參、陳皮、乾葛、柴胡、半夏、黃芩,加入薑、棗和槌法能產生奇效,再加入三匙的艾汁,藥效更強。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加入竹茹和搗碎的薑汁;如果小便不通暢,可加入茯苓;若脅痛,應迅速增加青皮;若有痰,可加入貝母和瓜蔞實;若出現寒熱交錯的症狀,可用桂枝;若口渴,可用天花粉和知母;若咳嗽,可加入五味子和金沸草;若口乾舌燥,應加重石膏的份量。

若是心胸飽脹、噁心,但並未月經來潮,這不是結胸,道理很明白。表證停留在胸腔,但尚未進入腑臟,只需用小柴胡湯加上桔梗和枳殼。若無效,可加入小陷胸湯(瓜蔞、黃連、枳實、半夏)中的枳實和桔梗,與柴胡湯合用效果最佳。病情惡化時,可在原方中加入鱉甲;若出現虛煩,可用竹葉和炒粳米;若此病與陽明經的病症相合,可使用新鮮的芍藥和葛根。若熱邪侵入血室,女性可用當歸和生地來調節;老年婦女感冒,無表面的病徵,熱度高時,可酌情增加硝石和黃連的用量。

註解:感冒後經過發汗、催吐或瀉下的治療,但病情仍未好轉,稱為"壞病"。前面的熱症未消除又再次感染寒氣,寒熱交錯,類似瘧疾,稱為"溫瘧",這種情況下,可在原湯中加入桂枝和芍藥,寒氣重時,桂枝的份量要加倍,熱度高時,黃芩的份量要加倍。女性感冒,月經剛來或剛完,白天清醒,夜晚則說胡話,彷彿看到鬼,稱為"熱入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