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傷寒賦上篇
痛有寒熱燥實之不一,重按而痛漸減者,補之則安。頭搖屬風,有痛宜察,心悸、停水,氣虛亦然。寒熱為少陽之邪,便秘者可下;潮熱主陽明之燥,未結者可和。擾亂為煩,心熱之諦;憤怒為躁,腎熱之徵,汗下溫涼不同,陰虛陽實有別。脈遲厥利,不能食反能食者曰除中;下利臍痛引陰筋,食如故者名臟結(二症俱死)。
多眠神復兆,向壁臥,有陰寒之虞;衄血紅汗名,動陰血為厥竭之禁。不得臥,有數種,陽明是其大端。越經症不只一方,導赤乃其最效。膀胱有冷熱之結,咽痛有寒熱之攻。漱水者,血症與陰寒;瘈瘲者,風熱及痰飲;小腹脹滿,蓄血與溺澀宜分;大便不通,陽結與陰結宜審;動搖身振,筋骨不榮;驚悸怔忡,氣虛停飲。三物、金沸療咳嗽,而湯異功同;白虎、五苓治口渴,而同功異法。
舌苔分乎表裡,表則白滑,里生黑黃;體痛介乎陰陽,陽則煩疼,陰如被杖。汗出不止曰漏,大汗後亡陽所生;頭旋眼花曰眩,汗下後陽虛所致。項強為表證,結胸如痓者,宜陷胸丸。頭痛者,屬三陽;嘔吐涎沫者,為厥陰痛。鬱冒,直視,非佳兆;喑啞不言,豈易為?遺尿有熱有寒,寒則死,而熱可治。
譫語者,有虛有實,實則下,而虛難醫。舌卷囊縮,厥陰亦辨陰陽。手足搐攣,汗出,又逢風露,曠日持久,變證有三,汗吐下後,仍不痊,壞病,方投鱉甲飲。行住坐臥皆不定,百合,須求百合湯。前熱未除復感寒,寒熱往來號溫瘧,如何治療?原用柴胡,前症已明。瘥後宜謹,發頤、豌豆何今日之毒有餘?錯語昏沉,咎當初之汗不徹。
勞復、食復尤可恕,調中、鱉甲先嚐;女勞、易病悔誰知?逍遙、燒褌有驗。浮腫因嫌脾氣弱,水濕不流;喜唾方知胃有寒,津液不納。飲酒必然將病復,虛弱知前汗下傷。
類傷寒症有五:治食積於平胃,化痰飲於二陳,補中益氣治虛煩,加減續命醫腳氣,惟有桃仁承氣兼治瘀血損傷。再且傷風、暑濕、多眠、身重、風溫,可用葳蕤;多汗妄言濕溫,原需朮附;中暑,中暍之症,香薷飲宜投;傷濕、風濕之流,羌活湯有效;普濟消毒飲專療大頭;六神、通解方能司晚發,內外有別,男女須分。發寒熱而天癸適來,知晝明而夜譫語,服寒涼而經水適斷,防蓄血而腹滿疼。
胎產之間,毫釐千里。胎前之治,安胎是真四物;沖和治太陽,不如蔥蘇飲為穩當;紫蘇大黃下秘結,不如外導法為萬全;少陽陽明,柴葛雙解;小腹外護,青黛井泥(方見後);直中真寒,妊娠患之絕少,附子薑桂炒制用之不妨;溫毒發斑,升(麻)(連)翹加於四物;自汗口渴,白虎倍用人參;月滿既生,治法又異。診脈偏喜沉細,若浮緊反為不佳,制方切忌寒涼,雖身熱,還須禁用。
白話文:
疼痛有寒、熱、乾燥、實證的不同,如果用力按壓後疼痛減輕,表示是虛證,需要用補的方法治療就會好。頭部搖晃是風邪引起的,若有疼痛應仔細觀察。心悸、停滯水液,也是氣虛的表現。發冷發熱是少陽經的邪氣,便秘可以考慮用瀉下的方法;潮熱是陽明經的乾燥,如果還沒有結塊,可以用和解的方法。心神煩亂是因為心熱,憤怒煩躁是腎熱的徵兆,發汗、攻下、溫補、清涼的方法要根據情況不同選擇,陰虛和陽實的證型也要區分清楚。脈搏遲緩、四肢厥冷、腹瀉,如果原本不能進食卻突然能吃,叫做「除中」,是危重之兆;如果腹瀉、肚臍痛牽引到陰部,但食慾如常,叫做「臟結」,這兩種情況都很危險。
如果嗜睡後精神恢復,喜歡面壁而臥,可能是體內有陰寒。流鼻血、出紅汗,是傷動陰血導致虛脫的表現,要禁止。無法平躺,原因有很多種,其中陽明經的問題是主要原因。月經不順的症狀,治療方法不只一種,用導赤散最有效。膀胱有寒熱鬱結的狀況,咽喉痛也有寒熱的侵襲。漱口時感到冷,可能是血症或陰寒;手腳抽搐,可能是風熱或痰飲;小腹脹滿,要區分是蓄血還是小便不暢;大便不通,要辨別是陽結還是陰結;身體顫抖搖晃,是筋骨失養;驚悸不安,是氣虛或體內有停飲。三物湯和金沸草散都可以治療咳嗽,雖然藥方不同,但功效一樣;白虎湯和五苓散都可以治療口渴,雖然藥方不同,但治療方法有差異。
舌苔可以區分病在表還是裡,表證舌苔是白色濕潤的,裡證舌苔是黑色或黃色的;身體疼痛可以區分陰陽,陽證是煩躁疼痛,陰證感覺像被打一樣。汗流不止叫「漏汗」,大量出汗後陽氣耗散所致;頭暈眼花叫「眩暈」,是發汗或攻下後陽虛引起的。脖子僵硬是表證,胸部結塊像中風一樣的,可以用陷胸丸。頭痛,是三陽經的問題;嘔吐清涎,是厥陰經的疼痛。精神恍惚、眼睛直視,不是好現象;聲音沙啞,說不出話,情況不輕。小便失禁有寒熱之分,寒證是危險的,熱證可以治療。
胡言亂語,有虛證和實證之分,實證可以用攻下法,虛證則很難治療。舌頭捲縮、陰囊收縮,厥陰經也要區分陰陽。手腳抽筋,又吹到風受了寒濕,時間長了,可能會有三種變化。如果發汗、嘔吐、攻下後仍未痊癒,這是壞病,可以用鱉甲煎丸治療。坐立難安,到處走動,是百合病的表現,要用百合湯。原先的熱還沒退又感受寒氣,冷熱交替的,稱為溫瘧,該如何治療?原來用柴胡,前面的症狀已經很明顯了。病好後要注意,腮部腫大、長出豌豆狀的膿包,是現在毒邪還沒有清除乾淨;說錯話、神智不清,是當初發汗不徹底的過失。
勞累後復發和吃東西後復發,還可以原諒,用調中湯和鱉甲煎丸先試試;婦女勞累後容易生病,後悔也沒用,用逍遙散和燒褌散來治療。浮腫是因為脾胃虛弱,水濕不能正常運行;喜歡吐口水是因為胃寒,津液不能被吸收。喝酒一定會讓病情復發,虛弱是因為之前發汗或攻下傷了身體。
類似傷寒的病症有五種:治療食積用平胃散,化痰飲用二陳湯,補中益氣湯治療虛煩,加減續命湯治療腳氣,只有桃仁承氣湯可以治療瘀血損傷。再說,傷風、中暑、潮濕、嗜睡、身體沉重、風溫,可以用葳蕤;多汗、胡言亂語的濕溫,需要用朮附;中暑,中暍的症狀,香薷飲合適;傷濕、風濕之類的,用羌活湯有效;普濟消毒飲專門治療大頭瘟;六神、通解散可以治療晚發的疾病,內科和外科,男人和女人要區分開來。發冷發熱時月經來潮,白天清醒晚上胡言亂語,服用寒涼藥導致月經突然停止,都要防止體內蓄血腹痛。
懷孕和生產之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懷孕初期的治療,安胎最重要的是四物湯;沖和湯治療太陽經的問題,不如蔥蘇飲穩當;紫蘇、大黃可以治療便秘,不如外敷的方法最穩妥;少陽和陽明經的問題,可以用柴葛解肌湯;小腹外部保護,可以用青黛井泥(方法見後文);直接是真寒的情況,懷孕的婦女很少有,可以用附子、薑、桂炒製後使用;溫毒發斑,用升麻、連翹加入四物湯;自汗、口渴,可以用白虎湯,並加大參用量;生產後,治療方法又不同。診脈喜歡沉細的,如果浮緊反而不好,開藥方要避免寒涼,雖然身體發熱,還是要禁用寒涼藥。